本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π型布置的煤气锅炉。
本锅炉前部为炉膛,全膜式水冷壁。
炉顶、水平烟道及转向室设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及低温过热器,四周设顶棚管和包墙管等。
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过热器膜式隔墙分隔为双烟道,前部烟道布置旁路省煤器,后部烟道中布置低温再热器。
尾部竖井烟道下部布置主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全钢焊接结构。
炉膛、过热器、再热器和旁路省煤器均为全悬吊结构,主省煤器和尾部空气预热器为支承结构。
本锅炉设计工况:90%高炉煤气+30%转炉煤气(热值比);校核工况:100%纯烧高炉煤气;锅炉点火、启动按液化石油气考虑,点火方式为二次点火(先利用高能点火器点燃液化石油气,然后引燃主燃烧器);燃烧器前后墙布置。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安徽贵航特钢煤气发电二期工程锅炉本体钢架(钢架、顶板、加固钢架)组合安装项目。
三、主要工程量四、编制依据a)国家、行业有关规范,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专业设计;b)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2—2009;c)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d)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e)设计图纸(包括设计修改通知单、有效的工程联系单);f)会议纪要。
1、技术准备1.1钢架设备按组合要求有序进场1.2柱基础划线已验收结束1.3焊条已按要求烘焙好1.4吊装用钢丝绳、缆风绳、硬支撑等已准备好2、技术准备2.1找正用的斜垫铁已制作好2.2锅炉钢架图纸已到齐并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会审结束。
2.3施工人员已学习本作业指导书,并经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2.4锅炉开工报告已审批3、现场条件准备3.1组合架已抬设好3.2钢架柱基础满足强度要求,其纵横中心线已经中间交接3.3现场通道畅通,满足钢架组合,运输,吊装条件3.4机械已进入现场具备投运条件。
六、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工、器、具配置1、作业人员配置1、作业主体方案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锅炉钢架立柱分别在地面单根组装成“Π”式后吊装,联系横梁及拉条单根吊装,斜撑可小范围组合安装,不管是立柱和联系梁吊装前必须把平台扶梯的支架焊接好。
2、作业程序基础划线设备清点编号检查钢架(K1~K4)组件拼接组件验收安装就位联系梁垂直支撑安装立柱框架整体复查找正大板梁划线检查大板梁吊装就位大板梁整体找正次梁小梁安装联系梁垂直支撑安装钢架整体复查找正柱脚底板固定二次灌浆3、制作场地布置锅炉炉左5米左右与新建冷却塔左为钢架和水冷壁拼装场地。
4、基础划线4.1锅炉基础验收应由技监部门、建设、监理、土建、安装单位共同进行检验土建施工质量,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具备完整的施工质量技术资料,共同验收合格后交安装单位施工。
4.2土建应及时提供基础移交技术资料,砼标号、强度、外形尺寸,中心座标偏差。
4.3土建应在锅炉基础上标记纵横中心线。
1米标高线标记,以备验收时复测。
4.4对其基础进行全面检查,表现应平整,无蜂窝麻面、裂纹等缺陷,外形尺寸偏差值应在允许差范围之内。
4.5锅炉基础验收后,安装单位即可进行划线放样,划出各线必须用铅油做好标记。
基础划线允许偏差为:柱子间距≤10m ±1mm,>10m ±2mm柱子相应对角线≤20m 不超过5mm ,>20m 不超过8mm。
5、钢架组合5.1安装前的检查和准备5.1.1根据钢架图纸及组合要求对钢架设备进行编号5.1.2外观检查有无锈迹、重皮和裂纹等缺陷5.1.3检查制造厂焊接质量有无缺陷5.1.4检查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其质量标准如下:主要检查:柱弯曲度≤1/1000且≤10mm柱扭转值:≤1/1000且≤10mm柱脚底板垂直度偏差:≤ 5mm柱脚底板平整度:≤ 5mm板梁检查:板长度(主梁)±15mm板梁长度(次梁) -10mm, 0板梁高度偏差(H≤1600mm)±3mm(H≤ 3000mm)±5mm板梁腹板中心偏差:≤ 5mm板梁旁弯度:≤1/1000且≤10mm板梁扭转值:≤1/1000且≤10mm板梁垂直桡度:≤30(向上),≤5mm(向下)横梁检查:梁的桡度和旁弯度≤1/100且≤10mm梁长度偏差(≤1000mm) -4mm, 0(≤3000mm) -6mm, 0(≤5000mm) -8mm, 0( >5000mm) -10mm,0地脚螺栓中心线偏差±2mm柱底板的水平偏差≤0.5mm柱底板标高偏差±3mm柱底板相互间标高偏差≤3mm5.1.5冷校法:当构件变形小且均匀采用分段施压法。
弯形小构件为局部变形时,则采用集中施压法校正。
5.1.6在锅炉基础外围钢架基础中心线外10m处用型钢搭设两座长30m,宽10m的工作平台,平面离地面高约0.6m,设有8个型钢支点固定在工作平台下部,材料用20#H型钢、9mm铁板、219无缝管及L50*5角钢连接,工作平台要求水平面任意两点不水平偏差<3mm,且牢固。
5.2立柱拼装5.2.1本锅炉钢立柱,制造厂将其各分段运送现场,因此,前道工序必须将每一根立柱吊置于工作平台上,要求各对接端面应平整、腹板焊接处的油漆要打磨干净且各打磨坡口30°钝边1—2mm,同时清除距坡口处10—15mm的锈蚀油漆至光亮。
5.2.2锅炉钢架用25t吊车进行拼装。
采用先吊的钢架后拼装的方法,把最后吊装的先拼装的施工工序法。
5.2.3锅炉钢架共8根立柱,计划分4组分别组装顺序:V1K1—V2K1、V1K2—V2K2、V1K3—V2K3、V1K4—V2K4。
四片组合件重叠组合堆放在工作平台上,逐一调整立柱彼此垂直、平行度、几何尺寸。
用对角测量法,确保两立柱在同一平面上。
(备注:实际立柱编号按图纸要求)5.2.4将钢架立柱上中下三段每一段的两端和中部,分别划出上面和左右侧面中心线。
5.2.5在立柱的上部和侧部拉钢丝,使平面的中心线重合。
5.2.6在两侧面用水平管找正中心线,用斜垫铁工装固定在组合架上。
5.2.7复核立柱总长,及各层托架标高使满足以下要求对接中心线偏差:≤1.5mm总长度偏差: +2mm,-8mm柱弯曲度:≤1/1000且≤10mm柱扭曲值:≤1/1000且≤10mm托架高度偏差: +2mm,-4mm5.2.8先焊接柱间对称接头,然后焊接覆板,焊接时要注意次序,防止变形超标,考虑柱接头焊接收缩量应使用立柱总长度未焊接前控制在+10mm左右。
焊接钢架立柱时采用J507焊条,焊接钢架横梁时采用J422焊条。
5.2.9焊接结束后复查立柱中心线,并作好标记,将立柱中心线引至柱脚底板上,然后检查底板螺栓螺栓相对中心线的位置误差。
5.2.10立柱对接焊接要求:5.2.10.1对焊区域内(10-15mm)清理干净,并用角磨机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5.2.10.2坡口形式如下简图:(如构件厚度<16mm,可采用双“V”型坡口)~21~35.2.10.3焊接时采用双人对面同时焊接,尤其是焊接覆板是,应有序,间断,对焊。
5.3顶板次梁组合5.3.1在顶板次梁上划出纵横中心线,根据图纸尺寸K1-K2间次梁找正固定好,注意留出焊接收缩量(3mm)左右。
5.3.2将各小梁进行焊接连接。
连接前要以柱顶板为基准,检查梁的牛腿、顶板位置的误差,要求误差≤±3。
焊接时应控制次梁垂直度及开档尺寸,其质量标准如下:梁标高差±3mm梁水平偏差≤3mm梁间距偏差±3mm梁水平度偏差≤3mm梁对角线偏差≤0.7/1000且≤7mm5.3.3钢架吊装时在立柱上安装爬梯,顶部横梁安装保护栏杆。
5.3.4为确保板梁吊装安装,须在板梁上焊好临时脚手架栏杆和扶梯等。
柱顶部焊接角钢,便于安装板梁的调整,撬动。
6、钢架吊装6.1钢丝绳计算:公称直径为Φ32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55吨,钢架最重为29.4吨,经计算其钢丝绳方向拉力为31吨,用四根Φ32的钢丝绳抬吊。
安全系数为:55×4÷31=7.09倍。
故选用钢丝绳合格,可以使用。
6.2钢架吊装顺序:将V1K1—V2K1吊装后(用缆风绳手拉葫芦调整几何尺寸、垂直度,底脚找正后与立柱底板焊接)V1K2—V2K2柱吊装→(上部利用V1K1—V2K1柱用花兰螺丝调节钢柱垂直度)→安装K1柱及K2柱之间横梁→吊装V1K3—V2K3柱→安装K2柱及K3柱之间横梁→V1K4—V2K4柱吊装→安装K3柱及K4柱之间横梁→炉顶大板梁及部分横梁斜梁安装。
6.3钢架吊装前复查基础划线尺寸、标高、其质量要符合要求,起吊前,标出1m标高线,随钢架一同吊装的预装件应连接牢固,钢丝绳捆绑吊装时应在组件棱角处采取防磨防滑措施。
6.4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先用220T吊车将立柱(或梁)起吊到离地面200-300毫米高度,持续5分钟看有无下沉现象,如果情况良好,则可正式起吊。
50T吊车辅助200T吊车吊高,缓缓转正。
当钢架吊装垂直后,解除50T吊车在钢架上的钢丝绳,用200T吊车缓缓落至锅炉基础地脚上。
当钢架立柱底板逐渐着落在基础上时应特别小心,让钢柱底板中心线对准钢柱基础中心线,同时将两对称的风绳固定在厂房基上,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1米标高线和钢柱中心垂直度,通过调节顶丝来找正,以及调整风绳的斤不落来找直,直至达到安装高度和垂直度的质量要求。
6.5立柱定位找正调整达到要求后,钢柱底板与柱基础临时固定,防止柱脚滑动错位。
6.6吊装钢架时吊车站在锅炉K2Z柱和K3柱之间左侧位置.由炉前向炉后的方向吊装。
吊装用的吊车为200t汽车吊,后用50t的吊车辅助吊.吊好第一片后拉四根缆风绳,保证垂直度。
吊后三片(操作步骤与前两片相同)。
6.7根据钢结构设计特点,锅炉钢结构主要采取组合件吊装。
吊装顺序为炉前至炉后。
立柱吊装后及时安装柱间横梁及支撑,已确保钢架稳定性。
垂撑及主梁的安装时主要能保证顺利安装,不得强行就位。
6.8钢架安装过程中,需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控制钢柱的垂直度和高度, 用测对角线的办法始终保持组合构件的矩形状态,钢架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全面复查间距、对角线、垂直度、标高等,复查合格后焊紧地脚。
6.9顶板吊装6.9.1顶板吊装前先将板梁立直垫平,在各立柱顶端板面上方划出各板梁中心线,检查板梁各尺寸符合相关要求。
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先用吊车将板梁起吊到离地面200毫米高度,持续10分钟看有无下沉现象,重点检查起升及制动机构,无异常后再将板梁起落两次。
一切正常后,正式起吊板梁至高于炉顶约半米后回转将板梁摆置安装为止。
吊车回转时应确保同步,防止偏拉增加负荷。
6.9.2炉顶大板梁组合,分3跨(前段、中段、后段)分别在地面拼装后、吊装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