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宋王安石变法ppt5 北师大版课件

北宋王安石变法ppt5 北师大版课件

3、革除弊政成为朝野的共识,庆历新政昙花 一现。
宋神宗: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心忧…..
一、北宋王安石变法 之 背景



4、王安石具有的“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 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 安

石 变 法
国 强
内 容

理财(富国) 整顿军队(强兵) 科举选官(强兵)
节省了军费开 支,改变了宋 军的编制,提 高了战斗力。
将Hale Waihona Puke 法改革科举制 度 改革选官制 度
北方各路设100多“将”
士 考试内容由诗赋词章
变为经义策论
有利于选拔人才,使
一批新进之士取代反
采取 择优录用原则 对改革的旧官。
三、王安石变法 之 结局
变质
1085年,神宗去世,司马光等逐步废除新 法--------“元佑更化”; 1093哲宗亲政,蔡京借复兴新法之名,行 聚敛之实,变法性质改变。
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 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 才能成功。此外要注意用人。
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
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 “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 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 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 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 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 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 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们 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 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 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 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 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 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 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116万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
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 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 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 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 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 的十分之九,造成 “ 冗 兵 ”问题。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费”的形成
13186万余贯
所出无余
1上26对77冗辽万余费和贯西养夏兵的、战养争官及所高需额的赔巨款,额都费给用宋,政加 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之 富国之法 解决积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贫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粮
农业 富
国 免役法 政府以钱代役

增收;限制高利贷对农民 的剥削,缓和阶级矛盾
保障农民生产时间,打击 贵族官僚特权,增收。
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开荒,兴修水利。 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 〝 理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贫瘠收税 增收、打击豪强地主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 压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行 新政直至去世。
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 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2、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4、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进步性:1)变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积贫积弱的局面。 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 上利于社会的进步。 3)王安石能针对北宋统治积 弊进行改革,其勇于改革和斗争精神值得肯定。
局限性:1)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 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相似:商鞅被杀;王安石被革职, 后又被迫辞职。
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 背景不同 点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 没有根本改变,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
变法背景 变法内容 变法评价
理财(富国) 富
国 强
整顿军队(强兵)
兵 科举选官(强兵)
性质 积极作用 局限不足
类别 比较点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相同 点
直接目的 支持者 变法内容 个人命运
实质
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财 〞
市易法
商业 购滞销物,缺时卖出
限制商人对市场的 控制,增收。
均输法 “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调节物资供求,增收。
王安石变法内容 之 强兵、选官 解决积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十户一保,农闲练兵, 保甲法 战时作战,实行连做
法。
兵 强
兵 设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法 保马法 百姓可申请养马
2、“三冗”现象使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 贫积弱”的局面
北宋初宋太祖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采取了 “ 收精 兵、削实权、制钱谷 ” 等 一系列措施,最终改变了唐 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 局面。但北宋中期后,这些 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 宋太祖赵匡胤 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 费的所谓 “三冗”问题。
“冗官”的形成
2. 4万 1. 7万 1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冗官 北宋增设了 大量官僚机构,用以
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 使他们互相牵制。但
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 的大大增加,既影响
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 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 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冗兵”的形成
126万
91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北宋的积贫积弱
“三冗”使国家财
政入不敷出,国库空
虚,出现了严重的财
政危机,导致积贫局
面的形成。
为防止武将拥兵
自重造成藩镇割据,
北宋政府大力削弱武
将的将兵权和调兵
王小波、李顺起义
权,致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一、北宋王安石变法 之 背景
北宋 王安石变法
毁誉千年王安石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其历史作用。
【方法技巧】
加强中央集权---中期社会危机---王 安石变法---缓解危机,但不能根本
消除---北宋灭亡
北 宋 王 安 石 变 法
一、北宋王安石变法 之 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和统 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