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十七班《哲学生活》试卷政治试题(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今年3月28日晚上8:30,全球各地的人们为“地球一小时”而熄灯,用全球性的努力一起来应对气候变暖。
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 848个城市和村镇参与了这一活动。
“地球一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
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B.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C.价值观指导实践取得成功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2.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一个名叫许三多的普通农村孩子,凭着对理想“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士兵,这启示我们:①自我价值的满足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③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怕失败、顽强奋斗的精神④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目标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3.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为此而举办“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符合展览要求的哲学主题是:A.主观决定客观,实践产生理论B.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C.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D.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促进发展4.人民网就《你怎样看待“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这一问题进行问卷,结果有38%的人支持,认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有57%的人反对,认为这样会造成不便。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②利益出发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07年,北京首次公布的市民幸福指数调查显示:月收入不足4000元时,幸福感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达到4000元后,幸福感呈波状上升,5000—7000元中等收入的幸福感最强;达到7000元后,出现下降。
幸福感和收入的关系体现了:①矛盾具有个体差异性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④事物在统一与斗争中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当前,着力调整结构,主要是继续抓好一批关系到全局重大工程建设,加强技术改造,支持和引导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行业发展。
之所以要继续抓好一批关系到全局重大工程建设,是因为: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全局高于局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④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7.“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是唐朝诗人罗隐在《西施》中的名句。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C.量变是质变的重要条件 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8.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这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全面启动。
为了这一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期待了多少年,多少人未及梦圆己抱憾西去;为了这天,几代人奔走呼告,孜孜以求。
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C.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D.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9.依托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累,我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100枚奖牌,51枚金牌,居金牌奖牌榜首位,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为祖国争光添彩。
这说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C.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10.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A.①②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③④11.随着观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X 波段多普勒雷达的出现,今天气象部门能够每隔一小时提供一份气象预报,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这表明: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C.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D.正确的实践使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12.下列古语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3.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这说明: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D.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4.为抵御日趋严峻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十项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A.处理矛盾必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创新能够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D.真理是绝对的、有条件的15.近十年来,中央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稳健的”到“适度从紧的”,再到现在的“适度宽松的”变化。
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体现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联系是可以创造的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6.“青山助人寿,碧水说人情,好花不常在,怒放须争春。
环保事虽小,功在千秋人。
”这是在某省刚刚结束的“绿色环保你我他”环保文艺大赛中参赛的优秀作品。
由此可见:A.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17.学贵有疑。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B.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18.“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这段话表明:①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④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④19.于2008年8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立法过程,可谓异常艰辛:1994年起先后5次被列入立法计划,直到2007年8月才被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这表明:A.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B.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C.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反作用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0.合成生物学家认为,生物的基因组图谱绘正在完成,基因规律的揭示使得“细胞和基因可视作可编程的物质”,人类能够创造出全新的物种,比如培育出一种自给自足的高效生物体,它能把太阳光转化为清洁的生物燃料,实现有害气体“零排放”。
这表明:A.规律是必须尊重的B.人们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C.规律是事物的客观联系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21.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鼻等几个器官,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
美国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高度都相等。
这表明: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艺术创作无规律可循④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A.①② B.②④C.①③④ D.③④2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
运用矛盾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A.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3.北京奥运会歌曲《we are ready》的歌词中写道:“一年一年的等待,我们看见未来,一起用汗水来灌溉五种色彩。
”歌词蕴含的哲理有:①实践决定认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4.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新词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如“招标”.“炒鱿鱼”.“知识经济”.“按揭”.“绿色食品”等。
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5.核能在利用上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量密度高,对环境污染少,但核泄漏和核辐射也会带来环境问题,核武器的存在对人类和平造成潜在的危险。
对核能的认识启示我们:A.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B.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C.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D.分析形势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6.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寂寞可能部分是由于基因遗传,但如果你能够与其他人接触向外扩展.参加团体并且避免独自隔绝,可能你就可以建立一个丰富的人际网络。
这说明: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多种多样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不是客观的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A.①② B.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27.毛泽东同志指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
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
”这一论段中“学会弹钢琴”的哲学寓意是:A.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B.既要看到矛盾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特殊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28.“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
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29.“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
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0.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
这说明: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殊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气候变暖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之后一直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