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委婉语的定义 (1)
二、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
(一)避讳功能 (1)
(二)文雅功能 (2)
(三)掩饰功能 (2)
三、委婉语与合作原则 (2)
(一)违反量准则 (2)
(二)违反质准则 (3)
(三)违反关联准则 (3)
(四)违反方式准则 (3)
四、结束语 (3)
论委婉语的功能及语用浅析
[论文关键词]委婉语功能合作原则
[论文摘要]委婉语是用一种委婉有礼的、令人愉快的说法代替粗鲁无礼令人不愉快的说法,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叙谈语用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是指导人们言语交际的原则之一。
它可以很好地解释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的关系,这对于交际委婉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交际中,委婉语出于避讳、文雅、掩饰等原因常常违反合作原则的量、质、关系和方式准则。
这样便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独特的语言效果。
本文将通过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和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简要分析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功能和语用价值。
一、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谈吐优雅”。
它就是“通过一定的措词把原来令人不悦的或是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的得体、比较的文雅。
其方法是使用一个不直接提及事情不愉快的侧面的词来替代原来那个包含令人不悦的内涵的词”。
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第二,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人民心理。
二、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一)避讳功能
避讳功能是委婉语的基本语用功能。
避讳是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许多语言禁忌。
在交际中,话中一些不能说或说了会对会话双方氛围不利的都属于避讳范畴。
尤其是生老病死,人们往往用各种各样委婉语来避凶求吉。
其中对死亡的禁忌最为典型,如“死亡”用委婉语“回老家、安息、作古、长眠、走了、闭眼”来指称它。
通过这些委婉的表达方式,来冲淡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近年来,艾滋病广泛流行,已成为人类的一大棘手问题,几乎人人谈之色变,于是使用委婉语“social disease”来指称它。
(二)文雅功能
通俗地说,委婉语的文雅功能就是指交际中的礼貌问题,其通常借助语言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的偏离所产生的模糊性达到礼貌、婉转地表达效果,使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中摈弃陈腐,给人以新颖;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削除粗俗,给人以文雅。
礼貌是交流文明的标记,能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进而能达到定向交际目的,完成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
在一定的场合,恰当、得体地使用委婉语可以使一个人的谈吐显得文雅大方。
如说一个人“肥胖”一般不直接说,而是说“丰满”“壮实”。
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满口污言秽语,就会被指责为没礼貌、无教养。
相反,一个人如果出言高雅,多用委婉语,就会被认为是彬彬有礼、有教养的人。
(三)掩饰功能
使用委婉语往往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为磨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恨。
”委婉语的使用的确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用委婉语掩盖真相、混淆视听的实例。
三、委婉语与合作原则
1967年哲学家H·P·Grice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取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合作原则”。
这一原则由四准则组成: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的准则、方式的准则。
总的来说,这四大准则要求说话人将实话讲得简明扼要,不要含糊离题,使每一个交谈的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然而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说话人往往通过违反这个原则,以达到某种目的或效果,委婉语便是通过违背合作原则,而达到会话含义的语用现象。
(一)违反量的准则
在交际时要求讲话者提供的信息量不能低于交谈所需的信息量,也应避免冗余信息。
而委婉语的常用表达手段恰恰违背了此原则。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往往有意不提供足量信息,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影响受话人理解,受话人可以凭借双方共知信息或自己的经验补全信息,领会出话语的“弦外之音”。
如交际中常用的省略表达法,说话人常常基于某种考虑省去那部分令人尴尬或难以启齿的字眼,造成信息量的缺少,但是在受话人那里完全可以凭借经验或语用线索补全信息,达到交际目的。
例WC=water closet ,小老婆只用“小”,“做小”、“讨小”等。
(二)违反质的准则
质量原则要求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缺乏足够的证据的话,这就要求说话人的话既要真实,又要有根有据。
从语用学的角度上来讲,反语是语谓行为与语用行为成
对立或不一致出现来达到交际目的的会话。
由于反话有着语谓意义与语用意义截然相反的特点,反语会话的有效性只能通过会话含义来实现,否则谈话会因说话双方的误解而失效。
对质量的原则在反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领导给你布置了一项任务,但在规定的期限内你完成了还不到一半,领导很无奈的感叹到:“你完成得太棒了!”一句看似夸奖的话,实际上间接含有的讽刺意味不在直接讽刺之下。
所以他的语谓行为并不属实,与他的语用行为完全相反,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达到了反语的使用的语用效果。
反语通常是在关于修辞的书中进行讨论的,涉及的是反语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但反语在口头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实际交际中,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等功能。
另一种情况是,委婉用语还常常为了掩盖缺点和不足,或夸大事实,如当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一位聋哑人问路,旁边的人可能会提醒你,这位先生“听力不好”,而不直接说“他是聋子”。
“他是个瘸子”被说成“他腿脚不便”。
这就是对方的缺点尽量缩小化,而不至于伤害对方。
还有像一些称呼中的委婉语,如称听话人的父亲为“令尊”、女儿为“令爱”、剪头发的称“理发师”、餐厅做饭的称“厨师”,往往抬高对方实际的现状和地位,从而得到一种承认与尊重的效果。
(三)违反关系的准则
委婉语的语言形式应与所指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说话人故意采用一些与谈话无关的词语或表达形式迂回地、间接地涉及话题,或答非所问。
如周强爱慕小静已久,一天鼓起勇气向小静表白,问:“愿不愿意与我交往?”
小静瞪圆眼睛微笑着说“真希望有个你这样的哥哥”。
(四)违反方式的准则
委婉语的间接性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要违反方式准则,使表达变得模糊。
从委婉语的定义我们知道委婉语实际上就是使用一种模糊的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直率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
如政客将政治上的错误说成是“misspeaking”;“nuclear accidents”被称为eventS”。
结束语
综上所述,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是语言艺术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蕴涵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交际主体的心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促使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和交际技巧,委婉语可以满足特殊的社交需要,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符号,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语言现象,
也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社会文明进步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委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其重要的交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功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探析 [期刊论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2)贾萍;张素敏;;不同心理基础委婉语的运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2期(3)韩银燕,刘蕾;从心理因素看委婉语的社会交际功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王永忠;从语言模糊性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5)杨琴;汉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