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一.垂直分层 二. 水平分异 三. 立体交叉 四. 多级嵌套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一. 垂直分层
从整个地球看,垂直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从地核、 地幔、地壳,到水圈、大气圈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地球表 层同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生物圈显示出垂直方向的明显分层外,这些圈层内部也表 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环境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 说其复杂,是因为它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系统组 成,并且涉及环境的因素多、空间范围大。对 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如果事无巨细、面 面俱到,是无法对其进行刻画与研究的。这里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对其基本组成与特征做 一个简要的叙述。
从系统学的角度说,这就是系统的多层次性、多级 次性。这些系统不是拼凑在一起的,而是在空间上 相互交叉、叠置,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 是多级嵌套的。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一.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二. 地球表层系统的可预测、可调控功能
第三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一.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
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仅仅用无机界与有机界还难以表达
清楚。在自然地理学中,更有必要来强
调一下人类的重要性。故有人提出了用
人文界来表示人类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
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这么
说,地球表层系统是地球表层无机界、
第 三
人在四大圈层中的地位

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又与一般的生物有着本
质的区别。人类与四大圈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
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位置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表示了三重含义:
(1)人类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但又不 同于一般的生物;
物 生圈
(2)人类生存在四大圈层的交界面上, 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与发展的环境;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三. 立体交叉
组成地表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 圈,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
岩石圈中有水与大气的参与,水圈中含有大气 ,水是大气圈的组成成分,生物圈更是岩石圈、水 圈、大气圈交叉融合的产物。很难找到一个明显的 界限,将其截然分开。
(3)人类对四大圈层均有着重要的作 用与影响。
四大圈层之间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
第 三
组成二、三 大 界
章,自通然常界物可质以可划以分划为分无为机无界机与物有与机有界机。物
但如果用无机界与有机界来概括表达地
球表层系统,似乎还不够全面。因为人
类诞生、发生发展在地球表层。人类在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四. 多级嵌套
地球表层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空间尺度的
环境。例如,地球表层环境可以划分为陆地环境和 海洋环境。
陆地环境还可以划分为各大洲的环境、各个 国家的环境,进一步的划分为各区域的环境及局地 环境
海洋环境可以划分为四大洋、进一步划分为 大洋和边缘海,边缘海还可以划分为大陆架和大陆 坡等等。
有机界与人文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
构成的一个系统。
组成三、固、液、气三态物质
◆ 地球表层在物质组成上还有一个特征, 就是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共存。 地球 表层是由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组成的。 例如,岩石、冰是固态;水、岩浆是液态;空 气、水汽则是气态。
不仅三态物质相互作用,而且在一定的条件 下相互转化,成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循环、 能量传递与转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水平方向上,大洋与大陆之间、大洋与大 洋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 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例如:岩石圈包括上地幔的上部与地壳。地壳又可以 分为上部的硅铝层和下部的硅镁层。硅铝层主要由O、Si、 AI、K、Fe、Na等组成,和花岗石的成分相似,又称为花 岗石层;硅镁层虽然也以O、Si、AI等为主,但Mg、Fe、 Ca等明显增加,和玄武岩成分相似,又称为玄武岩层。
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地球表层系统的垂直分层现象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 上地幔的上部 地壳
上部的硅铝 下部的硅
二第.二水节平分地异 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地球表层环境的水平分异也非常明显;所谓水 平分异,就是指在水平分布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比如说,南方与北方冷暖不同,大陆东岸与西岸 的干湿不一样,山区与平原的植被、土壤有一定的 差异。再如有的地区火山、地震比较频繁,有的地 区却少有发生;有的地区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有 的地区却高山峡谷、悬崖峭壁;有的地方冰天雪地 ,有的地方却四季如春;有的地方林木茂密,有的 地方却寸草不生。
第 三
组成一、四大圈层

地球呈现出圈层构造,
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与
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
括地壳、地幔、地核。
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指环绕 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 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 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他们在空间上有着一定 的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以 及发生发展过程方面,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于系统来说,一般都具有物质传输、能 量流动、信息传输的功能。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 的功能。既然地球表层系统在结构上存在垂直分层 、水平分异、立体交叉与多层次的特征,那么地球表 层系统在各个圈层之间、各个地域之间、各个不同 层次的系统之间,就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 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垂直方向上,各个圈层之间、各个圈层内部 的各个次级层次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 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 间、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 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