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指导】17年福建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最全考研经验必看——致18学子

【专业指导】17年福建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最全考研经验必看——致18学子

【专业指导】17年福建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最全考研经验必看——致18学子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

我本科就是广播电视学,但是真没感觉自己四年下来学到了什么,大学时间基本都花在和主持有关的事情上了,并且我特别反感拍片和剪辑,感觉就是折磨,所以研究生果断选择了学硕,因为可以写论文就好。

戏影的学硕有两个方向,相比起电影,个人对电视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因为对电影的各国历史实在是不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好自己想考的学校和专业后,我就开始联系学长学姐,找各种资料了(后面细说)。

资料都准备齐了,我就从暑假开始复习了。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说说我自己的备考经验吧。

1、在家还是在校?暑假我是在家复习的,这个因人而异吧。

我个人比较自觉,觉得在家里复习舒服点,时间也机动一点。

但是实际上我基本按照自己给自己定的安排表去完成每天的任务的,有时候坐得腰酸了就躺床上继续看,也挺好的,在学校肯定没那么舒服,但是如果自律性不好或者喜欢学校的氛围,完全可以申请暑假留校,也是比较保险的选择。

等9月开学后,我也老实地回学校了。

我们大四上只有两门课,因为和考研基本无关,也感觉没什么帮助,所以我就申请了免听,把时间尽量留给考研。

并且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个很舒适的自习座位,在那里复习的同学都很认真,我背对着他们,脑袋里浮现的都是他们奋笔疾书的样子,哪怕只是我想象的,但这确实激励了我不少。

2、时间要怎么规划安排?我的时间总共6个月,大概做了一个进度的规划,7-8月打基础,9-10月加强,11-12月冲刺,我做了一个文档,感觉比较详细(见所附文档),但是后期调整的也比较多,因为计划毕竟是计划,不可能完成百分百。

我当时买了一本本子,用来写写画画,后期每隔几天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还在本子上划日历,每天完成了就安心地划掉。

对于计划,其实真的因人而异,我时间就半年,每到一个新的复习阶段都很陌生,但也基本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走了下来。

补充一点,自己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很多信息包括参考书、报录比、最低分这些其实官网基本都有,不懂要勇敢问,但是别问你动动手就能找到的东西,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做到了,但是我努力地这么做了还有就是,真的不建议熬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只要熬夜就会觉得自己心里不踏实,没法好好做事,所以我从不熬夜,备考期间也没有生过病。

每天6:30起床,7点左右到自习室,11点左右离开;下午1:30到自习室,5:00离开;晚上6:30/7:00/7:30/8:00到自习室都有,因为有时候洗头洗澡洗衣服买东西之类的确实要花挺多时间,然后11:00回宿舍,12:00睡觉。

后期我早上一般6:00就起床,考前几天回到6:30。

每一段时间都踏实过来,别总想着用熬夜去弥补自己的贪玩,慢慢地就习惯了。

3、公共课书籍的选择。

这个其实很多经验贴都有,我讲讲我自己的。

先从政治说起吧。

政治我听学长的,全程跟着肖秀荣老师学的,事实证明我们都是对的,难道是福建人保佑福建人吗哈哈。

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核心考点、8套和4套,其实就是除了讲真题我都买了。

因为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真题最多练练感觉,找找答题思路,不用像英语那样反复做。

1000题我也是听学长建议多做,我第一次做了一遍,第二次打印了复印件再做了一遍,两次都错的我就在复印本上用修正带涂了一遍,再做第三遍。

当然正确率也没有特别高,毕竟政治的知识点太多了,记了又忘,我也只能忘了什么再去翻翻什么。

还有个技巧就是多思考怎么从时事出题,根据时事去复习考点。

比如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这肯定是大事,很有可能考,那和孙中山有关的就是辛亥革命了,要重点关注。

还有长征胜利80周年,肯定长征也要多关注。

最后一题时事政治,G20杭州峰会这么让中国骄傲的事件怎么可以不关心?其实换个说法就是猜题,我特别爱猜题,因为知道自己时间不如别人多,记忆力也没有很好,所以技巧和努力并用吧。

英语书籍我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系列。

我买了150篇阅读,还有05-16的精编版真题讲解,随便买了一份历年英语真题,还有何凯文英语写作高分攻略,红宝书单词,最后20天左右脑袋热还买了王江涛的写作20篇。

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我在复习的第一天做了一份07年的真题,错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全卷估计也就三四十分,但也就是这个分数让我认清了现实,我以前觉得自己还不错的英语原来水平真不咋地,看来还得好好摸索一下出题人的套路。

要么正话反说,要么以偏概全,要么东拼西凑,题目多做,感觉就有了。

我比较对不起的是150篇,时间比较赶,做了几篇就放一边了全部扑真题,真题我也是05-16的做了两遍。

作文我是自己买了本子整理,小作文有哪些形式,大作文有哪些句式和短语,我不完全依赖别人整理的,我挑出自己需要的,整成自己想要的。

靠前20天左右我每天下午都写一篇作文,大小轮流,题目随便找,自己给自己改。

多练练就有底了。

当然,单词是非常重要的。

我单词每天都背,没有一天落下。

4、关于最重要的专业课。

我们的专业课有两门,中外广播电视史和影视艺术概论,书籍目录官网都有。

电视史个人认为重要性排名1《中外电视史纲要》>2《中外广播电视史》>3《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4《影视艺术史》>5《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

概论则是6《电影的读解》>7《影视艺术概论》>8《影视文化前沿》。

有精力当然这些书都要看,都要熟悉,而且如果比较早开始复习可以多看点考纲外的书,当然我没有做到,所以一直都很心虚。

实在赶时间的同学史纲和前沿可以简单翻翻就好。

都知道专业拉分,我这次初试成绩都比较平均,没有出现拉分的情况,但是如果一旦专业课放松了,公共课再好都难补救。

我真的是个爱做笔记的人,做的笔记有123467,但是重点的只有1267,其他都是挑重点做。

专业课,对文科生来说,就是背嘛,一遍记不清,两遍,两遍还是不行,只能第三遍了。

只是每次记忆的过程你要真真正正记下去至少有点印象,而不是每个阶段都停留在最初的层面。

到后期你要能做到看到标题大概知道自己能写什么。

还有一个我在复习期间很纠结的问题就是,感觉在背电视史的时候,很多书籍的时间阶段划分都有出入,这个让我很尴尬,问了学长学姐,说选个自己比较认可的说法就好,也确实是这样。

每个作者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查阅了百度等资料,记忆的时候就按照自己整理的来复习。

下面说说真题。

真题对每个专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比高考的时候还要心虚。

我知道自己的基础,因为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想考研。

这边插一句关于考研的动机和目的。

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后,我知道自己要努力的很多,但是我更注重技巧。

和政治一样,我爱猜题。

我们专业课的题型总共三种,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看着简单,分值都挺高。

特别是论述题,每题30分,听着就手酸。

我同样拿了本大的笔记本,把07-16年的各类题型整理在一起,然后在专业课复习的时候找出对应内容和页码。

一标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很多反复出现过的考点,甚至是书上没有出现过的考点。

我只能说,我们尽力把书本上的掌握了,实在没有接触过的就凭运气和积累了,毕竟大家都一样。

一系列的电视理论我也仔细筛选过,以为会考电视儿童理论之类的,但是也没有,还是要提醒大家多留意没有考过的电视理论,结合当下热点,多多关注。

说起热点,之前学长们就和我说过,多看看期刊杂志,《当代电影》、《当代电视》之类的,如果有余力,《中国电视》也可以关注,并且准备一本本子,把自己看到的好的观点纪录下来。

爱做笔记的我基本上是做到了,我还关注了很多相关的公众号,除了专门的考研公众号,还有我们自己专业相关的,比如“看电视”、“影视强音”、“影艺毒舌”、“传媒内参”等等。

相比起杂志,我觉得我看公众号多一点。

公众号内容生动有趣,容易理解,但是期刊上的论文条理清楚,观点鲜明。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都看。

再有就是,我们考影视的,电影电视节目肯定要多看,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让我花个大半天去看真是太浪费时间了。

因为复习的不如别人早,所以我都是利用吃饭的时间看的,边吃边看,每次看个几十分钟就停了,傍晚或者明天继续,所以我这几个月都是打包饭回宿舍吃。

这样看电影和电视节目也许不太好,因为毕竟断断续续,这也只是我没办法的办法,想省时间,个人也能接受,在继续观看的同时还能回想一下之前看过的内容,加深记忆。

如果可以,看完一些电影电视可以去知网找找相关的论文或者中肯的评论,重新理解一下这些节目,如果纯粹只是走马观花当个任务看了就看了,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你到考场上也举不出什么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了。

5、初试两天初试时间很短,也很重要,但是别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

你只要想着,我努力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两天,我要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多给自己一点信心,这时候再怀疑自己就没什么意义了。

也许是因为酒店住不习惯,我考前一天尽管提早关灯,但是却没有很早入睡,早上醒来也感觉精神状态不太好。

到了考场,其实多少还是有点紧张,心也在跳。

还好让我们提早15分钟进考场,也让我有时间缓缓。

卷子发下来,我看着大大的题量,提起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和学姐聊过,确实在考场上没有很多的时间给你思考,你只能尽量按照逻辑顺序写下来,充实自己的内容。

也许因为没怎么睡够,我眼睛看到的字都在晃,跟荡秋千一样,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松了,我摇摇头,按照脑袋里冒出来的东西继续写下去。

政治全部写满了,专业课一也写满了,专业二写11页多。

其实我想说,看着好多页,觉得很害怕,我自己上考场之前也很虚,但是你真的写起来就觉得把这些观点的首尾写完整了就还好了。

我考专业课一的时候,因为名词解释之间留的空白比较大,导致后面论述题可以写的空间很小,专业课二就吸取教训了,写的比较刚好,也比较美观。

6、同样让人紧张的复试。

复试时间安排3月29-31,但是我们戏影的今年29就全部搞定了,31早上体检完就可以回家了。

早上是报道,下午英语口试、政治审查和专业面试。

英语口试和政治审查倒是不太需要担心,也基本都会过。

英语口试我是第二个进去的,与其等着紧张,不如早点结束。

面试我的只有一个女老师,我坐着和她只有一米的距离,让我自我介绍,也没有打断我。

然后根据我的介绍提问,问要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问我毕业了想做什么之类的。

我可能除了自我介绍还准备了一二十个问题,全部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写的,也就用上了一两个。

政审是书记,之前以为只会聊聊价值观政治观的问题,没想到问我两学一做和四个全面,政治我在初试完就忘得差不多了,还好这次有说出来,书记问我是不是党员,我说是,说那就相信我的政治立场,让我签个字就好了。

专业面试在29号只有戏影专业,电影方向的同学进去好几个都是苦着脸出来的,刚好没有把老师引到自己擅长的方向去提问,所以自我感觉不太好。

电视方向我是第一个进去的,对面坐了7/8个老师,还有专门的摄像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