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首”字,导入新课。
1.出示短语,学生口头填量词“首”。
一()歌一()古诗
2.学习认识“首”字。
(1)指名交流识记方法。
(2)出示词语,巩固识字。
首首都自首首长首先
3.学写“首”字。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5.出示第一首诗《池上》,简介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读,相机正音。
4.出示这首诗中的四个生字“踪、迹、浮、萍”,学生用笔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5.指名读相机正音。
6.齐读。
7.自主识记字形。
8.同桌互相检查识记情况,互相教认。
9.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相机指导。
(1)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轮读,相机指导。
(2)出示词语,指名教读,巩固识字。
踪踪迹行踪踪影无影无踪迹踪迹足迹人迹印迹浮浮萍浮力漂浮浮现萍浮萍绿萍萍踪萍水10.读去拼音课文,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学写“采”字。
1.师范读,生边听边看文章插图,看看能听懂哪句诗。
2.指名交流“:你听懂了哪句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师相机点拨,只求理解大意。
)3.师说诗句意思,生读相关诗句。
4.齐读古诗。
5.学写“采“字。
(1)出示“采”字的演变,帮助理解字义。
(2)观察字形,把握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指名交流。
(上小下大,爪字头。
“木”的横位于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
)(4)师板书,生书空。
(5)生练习。
(6)指名口头组词。
出示组词,生齐读。
采采花开采风采采光采风四、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1.小娃采白莲,希望别人知道吗?(不希望)诗中那个字告诉了我们?(偷)指导感情朗读一二句。
2.真的没人知道吗?谁知道了?怎么知道的?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呀!诗人白居易是多么喜欢这个他呀!指导感情朗读三四句。
3.多种形式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五、拓展延伸。
1.把今天学会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2.自主学习《小池》。
板书设计池上白居易
小娃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