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高一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地球上的水资源广义上是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______。

目前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其储量还不到全球水体总量的1%。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狭义和广义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水体的全部,包括陆地水和海洋水两部分;狭义上的水资源即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答案:海洋水陆地水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利用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C.水资源是最清洁的资源之一,它的分布在全球非常均匀D.水资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但是它具有水利与水害的双重特性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性质。

水资源是最清洁的资源之一,但是它的分布就全球来说并不均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双重性。

水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BC3.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A.夏秋多,北方多B.冬春多,东部多C.夏秋少,南部少D.冬春少,西部少思路解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从空间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时间看,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D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降水总量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C.河流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思路解析: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答案:D2.七大洲中,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A.亚洲大洋洲B.亚洲南美洲C.北美洲南美洲D.亚洲非洲思路解析:在世界七大洲中,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最少的是大洋洲。

答案:A3.中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在世界所占的地位分别是()A.第一、第三B.第三、第一C.第一、第六D.第六、第一思路解析:中国是世界水能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国家,水力资源居世界第一位。

衡量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我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7 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所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4.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A.夏秋多,冬春少B.夏秋少,冬春多C.东南多,西北少D.东南少,西北多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在解题时,应从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着手。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洲亚洲的东部和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的西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存在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的分布规律,在其影响下,我国的水资源也存在着这一规律。

其中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属于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属于时间分布规律。

5.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防止水的污染C.兴建水库D.节约用水思路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反映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来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把丰水期时多余的水储存起来,以弥补枯水期时水量的不足。

因此兴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的根本途径。

答案:C6.为了使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人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有()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节约用水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⑤开渠引水⑥海水淡化A.①②④⑤B.①②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思路解析:人们采取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其中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

节流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挖掘水资源的潜力。

所以正确选项应该为B。

答案:B7.读漫画(图3-3-1),完成下列问题。

图3-3-1(1)该漫画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问题;该问题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途径有哪些?思路解析与答案:(1)水资源严重短缺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有:水资源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不均;工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水污染;资金和技术因素的限制,水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人口总数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2)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空间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兴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快乐时光无线电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罗马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国家的科技文化先进水平。

意大利人说:“我们国家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世纪的文物,你猜是什么?”罗马人说:“什么?”“一部电话!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早在那时就发明了电话,那得比你们国家早多少年呀?”意大利人得意地说:“那又怎样,我们那时候什么文物也没发现,这说明我们当时就已经使用无线电了!”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A.河水、冰水B.地下水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地下水、淡化海水思路解析:淡水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水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以及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等。

其中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利用的淡水主要是便于开采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答案:C2.水资源的广泛性是指()A.水资源无处不在,广泛地存在于地球水圈之中B.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C.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D.热带和温带沙漠地区没有水资源思路解析: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

水资源的广泛性是指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

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以及文明利用水资源进行水产养殖、航运、发电等都离不开水资源。

广泛性特点不反映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因此B项是对的。

从分布上来看,热带和温带沙漠水资源分布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答案:B3.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B.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区水资源短缺C.夏秋季节丰富,冬春季节短缺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思路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审题。

地域性差异,应该是指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D4.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A.补给的循环性B.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D.水利水害双重性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特性。

水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性: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双重性。

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体现的是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答案:B5.“水”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的发展,解决西北地区水源紧缺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是()①跨流域调水②人工降雨③大力开采地下水④建集雨节灌水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水资源特别不足。

题目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跨流域调水和建集雨节灌水窖属于最经济、实用的办法。

答案:D6.关于水资源与工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30%左右②空调用水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③产品用水作为产品原料或生产过程的介质④接近水源地是确定工业厂址的重要因素之一⑤取自河道的天然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思路解析:水资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了解水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既要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还要注意水资源分布和水源的质量。

本题中①的数字应为70%,冷却用水是工业生产中最大的水资源消耗方式,但用于冷却的水不能直接排放,否则这种热水或温水又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一般而言,取自河道的天然水,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如净化、沉淀等)才能使用。

答案:A7.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思路解析:首先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加之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大增加;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工业的污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中,故水体被污染,水质变坏,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

因此,世界各国水资源紧张。

本题问的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所以①③是正确的。

答案:B8.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的主要措施是()A.防止水的污染B.兴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思路解析:从我国气候特点来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其地区分布规律为南多北少,南北两方位于不同的流域区域。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跨流域调水。

答案:C9.“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地理含义是()A.说明水资源具有水害与水利的双重性B.说明水资源时多时少,少的时候能载舟,多的时候有覆舟的危险C.说明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覆舟的水资源丰富,有开发利用的价值D.水能覆舟,所以人们把洪水称之为猛兽,故有洪水猛兽之说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特性。

世界万物都具有其双重性的特点。

水资源也具有水害和水利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重视这一特性,严格按自然和经济规律办事,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

不能因为存在着危险我们就放弃不用。

答案:A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表3-3-1海河流域32 10 627.02 212.06 432.83 淮河流域33 15 502.03 625.29 656.92材料二:“中国局部水系图”(图3-3-2)图3-3-2(1)表格中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M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