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个人与社会☆教学内容人类社会是由人在活动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关系构成的系统。
构成这种社会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
这些个人是有生命、有躯体、有灵魂的感性存在物,是从事活动的个体主体。
每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在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上,在能力的发展和能动性的发挥上,都各有其特点,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但他们又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在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1、人的个体存在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是这种主体最基本的形态。
其他主体形态,包括各类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乃至整个人类主体,都是在个人或个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
人的个体存在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反过来,人的社会存在也依赖于人的个体存在。
2、人的个体发生的两个遗传(1)人的个体发生的生物遗传遗传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同其他物种的生物一样,最初人作为个体生命的诞生纯粹是一个自然现象。
婴儿虽然一生下来就进人了社会,但他或她首先遇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社会联系,而是血缘的、自然的联系。
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惟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
在个人的幼年时期,对于个体而言的以家庭为主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都首先具有自然的特点。
(2)人的个体发生的社会遗传随着个体的成长,人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关系领域。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就得掌握必要的社会程序。
这种社会程序是人作为生物的遗传基因中没有的,只能通过社会的教育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学习来获得。
社会凭借自身的机制将自己积累的程序一代一代传下去,颇似作为生物的自然程序的自然遗传,因而被称为人的社会程序的社会遗传。
人通过发育和成长实现自然遗传和社会遗传的过程,是人的“成熟”期。
由于人需要掌握必要的社会程序,因而人的“成熟”期与其他动物相比要长得多。
个体的人的社会“成熟”与生物成熟相伴而行。
这是人作为完全意义上的生物个体和社会个体的发生过程。
在此期间,、人逐渐成为具备必要的素质和郎力,享有充分的权利和相应的义务,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社会成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通用的社会程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人在青少年时期需要学习和掌握越来越多的社会程序。
作为社会的人需要掌握的社会程序的量越来越大,因而要求人们付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个体达到社会成熟的时期慢慢地延长着,而生物成熟的期限在人类整个历史期间却没有表现出延长的趋势。
相反,近几十年来,人们看到,人类个体的生物成熟期似乎在缩短,至少在一部分人类个体那里是如此。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个体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期,对个体个性的形成发生深刻的影响,需要特别予以重视。
这种关键期也被称为临界期,它持续的时间可能不长,但在此期间,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发育、成长和变化方面,在人的社会品质的发展中,会发生明显的解构和重建。
已知的个体发展的关键期有: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退化期。
在这些关键期中,个体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良好的影响或是不良的影响,都有特别敏感的感受。
人的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形成某些新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以后个体个性进一步发展变化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
”作为现实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序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人类不仅依靠生物自然遗传,而且依靠人类社会遗传,积累千百万年进化的成果。
人类进化的巨大成就,只有在存在两种遗传形式—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时才能实现,前者把一切遗传变化的成果储存于自身,后者则把社会历史实践的经验通过学习世世代代传下去。
婴儿刚生下来时只是一个自然存在物。
他或她的自然察赋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而他或她参与其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则是激发和形成他或她的意识的社会环境因素。
进人人类社会的个人,要形成自觉的人的意识,成为多样化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就必须积极地、全面地掌握以往世代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成果。
由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人逐步进人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进入到形成人的社会本质的现有社会关系体系之中。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教育成为各个世代的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能够保持历史文化继承性的主要因素。
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的继承性,是通过社会积累的历史经验即其社会程序的世代相传实现的,由此而形成了人类文化的社会遗传。
文化的社会遗传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而是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的,是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掌握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各种群体或集体,就是人们体验、交流、传递社会经验即社会程序的人群共同体。
3、社会遗传与生物遗传的区别对于人类的个体发展而言,其生物遗传性和社会遗传性的区别,集中表现为两者的继承性机制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
个体的生物属性的继承有赖于生物的遗传性,在人类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同时,人作为特定生物物种的基因,即其自然的程序或结构,通过胚胎细胞遗传下去。
社会的人的活动程序或结构,不是通过生物基因这种物质载体传递下去,而是通过社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在人们学习和掌握大量历史积累的经验的过程中,使社会的程序或结构在每个人、每个世代那里得以延续。
人类这种历史经验的世代相传,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遗传。
社会遗传的实质不在于人体和头脑内实现的物质的、生物的过程,而在于后人再现前人的思想、表达和行为的方式,亦即后人再现前人与客体、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关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遗传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规定和影响人的个体发生的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具有不同质的程序系统的统一体:一个是生物遗传的程序系统,它是人成为社会存在物的自然前提;另一个是社会遗传的程序系统,这是一种超越生物、超越自然的文化结构,它使人进入社会关系之中并具有社会本质。
从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意义上说,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人所固有的两种不同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然本质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本质的力量。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社会特征不是由人的生物基因决定的,而是在人类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这种社会因素不是通过自然的生物遗传,而是通过每个世代创造性地接受以往历史时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才得以代代相传。
由于社会遗传,人类个体才有可能较快地掌握基本的、必要的社会程序。
文化就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的社会程序以及其中内含的为人的价值取向。
社会遗传是人的活动的过程,是以过去世代的人类经验为基础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类每个世代的个体都要通过学习来接受已有的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程序和价值取向。
社会遗传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延续和实现的社会机制,它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生产力,亦即整个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凝聚为社会的程序和取向,集中在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之中,在人类世代更替中传递,并通过实践而使人成为社会的现实,在社会存在的连续性中为新的创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历史前提。
个人首先要掌握已有的社会遗产,借以形成自己的基本的社会程序。
但他或她又是具有意识和意志的能够选择和创新的个人,既要适应现实的状况,又不满足于现实的状况。
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在遵循已有的社会程序的同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也在修改和补充原有的社会程序,甚至创造新的社会程序。
每一世代的人由于继承和创新而拥有的社会程序又通过社会遗传传递下去,对于以后世代的人来说,这是他们不仅必须掌握,而且必须向前发展的社会程序。
社会的发展要求相应的社会程序的发展,但发展的前提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起点。
社会程序的传承即社会遗传,乃是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根基。
社会遗传不同于生物遗传,不是生物基因复制的产物,而是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的结果。
人的个体发生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更是社会遗传的结果。
个人是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社会存在物。
如果说个人是通过活动来表现其存在的话,那么,作为人的个人就是作为社会存在物而从事活动的,也就是说,个人作为人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而他们的存在和活动所发生和表现的关系就是社会本身。
个人只有处于那些社会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之中,才是现实的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1、现实个人的范畴人类之“类”本身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作为类的实体而存在的人只能是现实的个人。
个人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个人,是指由自然界长期进化而产生的高级生物物种人类的单独个体;第二,相对于群体而言的个人,是指作为社会共同体中一个成员的单个的人。
个人即个体的人,这一概念是从人的个别性和单独性方面来描述现实存在的人。
具体的个人作为特殊的单一的整体具有一系列属性:存在形态和生理、心理组织的完整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持续性以及活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等。
这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认为,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个人的现实性。
2、马克思关于现实个人的基本规定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不是苍白的抽象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的有生命的个人,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人们的现实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1)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个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仅在普遍的意义上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的活动,而且在特殊的意义上是某人区别于他人的最根本的基础,因而成为人之共性和个性具体统一的现实根据。
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始终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所以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就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个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物。
从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其生存的条件、文明的程度和人与人之间在发展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