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关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字号•••评论邮件纠错2013年10月17日14:31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

全省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80.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7%。

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8%,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集中呈现为:林产工业产品初加工向深精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向寒带生物产业提档、矿产开发向绿色矿业转型、森林旅游向低碳旅游升级转变,产业基础日益坚实,经济结构良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38.2:46.8:15;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立方米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生产木材315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560.5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188.1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

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

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主要包括:(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产业。

虽然黑龙江省林业木材采伐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递减,但林木采伐依然是很多地方产业经营的主要手段。

鹤岗市,有3家木材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依然以采伐木材为主,近年来木材价格整体下滑,其产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林木种苗方面,传统的由国家投资各林场组织生产的经营方式依然主导,种苗产业没有形成大的项目和产业规模,从调研走访的地市看,除黑河建有一个中俄科技产业园之外,大多数地方没有形成真正的种苗产业基地,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二)林木加工产业。

目前,黑龙江省林木造纸行业以齐齐哈尔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恒丰纸业(600356,股吧)、佳木斯佳纸股份三大核心,形成了三大林浆纸产业群,其中包括大庆海达纸业等一批项目发展,年总销售收入近50亿元。

今年又新上一批大的项目,其中包括计划投资260亿元的佳木斯泉林秸杆综合利用项目计划,计划投资近30亿元的牡丹江恒丰纸业特种纸扩建项目、计划投资16.6亿元的佳木斯龙江福浆纸有限公司硫酸盐针叶浆生产线改扩建项目、投资5.1亿元的肇东东顺纸业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等,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造纸产业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黑龙江省板材家具生产企业共有2500多家,其中哈尔滨格林、中德、东宜、北鹤、迈德、格林、远东、森鹰、华信、双象、双丰、盛达,凯达,伊春光明,绥芬河大亚、三峡、兴佳、鑫麟、广宇、龙江商联、茂盛、汇薪,七台河双叶、恒丰科技,齐齐哈尔华鹤、郭氏、三和,绥化名木源等家具板材加工企业都有较大的投资规模,年产值均超亿元。

今年,黑龙江省新上木材加工项目近百个,其中牡丹江中加科技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由中国通用集团与加拿大共同投资,计划超过150亿元,嫩江凯迪生物能源林发电项目、黑龙江远东木业与浙江兔宝宝(002043,股吧)集团合作高性能木材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均超过20亿元,有伊春光明创业园区项目、同江市龙兴广发境外木材加工园区项目、华鹤家具扩建生产项目等投资均在5亿元以上。

目前绥芬河、穆棱、海林、牡丹江市、东宁县等地先后建设了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有仿古实木家具、实木地板、集成材、百叶窗、家具配件、刨花板、纤维板,以及木制工艺品等,产品畅销全国及至欧洲、美洲市场。

(三)非木材产品的培育与采集产业。

以黑木耳为代表的森林食用菌产业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重头戏,黑龙江省有东宁绥阳、尚志苇河两个黑木耳大市场,建设了东宁、嘉荫、尚志、海林、林口、绥棱等多个黑木耳、猴头、灵芝、蘑茹产业基地,年产值近200亿元。

食用菌产业是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黑龙江省除西部盐碱地区外,大多可以组织生产。

尤其是东宁县,年培育黑木耳20亿袋,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黑木耳第一县。

省林业厅所属的尚志林管局规划建设一个全国及至全世界最大的菌包厂。

目前,全国黑木耳交易大多集中在黑龙江,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由其带动下,其它菌类生产也日趋兴旺,如灵芝、猴头等也展示出良好的市场表现。

(四)森林食品加工产业。

近几年,大兴安岭、伊春、牡丹江、鹤岗、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双鸭山等地市大面积发展坚果、浆果林,未来2-3年内黑龙江省坚果、浆果产量将实现历史性突破。

目前,黑龙江省浆果产业发展良好,其中伊春越橘蓝莓、大兴安岭百盛、超越蓝莓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好,市场旺销,基本可以实现黑龙江省就地加工,就地升值。

坚果产业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黑龙江省森林坚果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足,大多数产品仍以原字号出省,调研中了解到,黑龙江省的红松籽大多被吉林省企业收购,并打吉林的品牌走向市场,产品附加值大量流失。

如能吸引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就地生产加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将给黑龙江省森林食品加工产业的产值、利税、技术、就业等方面带来大幅度提升,形成以资源成本节约,资源销售发展的良性循环,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五)北药花卉产业。

北药花卉是林业新兴产业,黑龙江省北药资源丰富,特别是人参、黄芪、万寿菊等优势品种,年产量居全国前列,仅逊克人参年产量就达110万斤。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营养丰富,具有药材花卉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有多年种植经验,技术成熟,药材花卉产量高于其他省份,药效成分也优于其他地区。

但目前黑龙江省产出的人参、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多被南方医药企业收走,在南方加工出口国外或内销其他省份,造成黑龙江省大产量、小收入的局面。

据悉,明年全国500强医药企业之一的神威药业将在逊克、尚志投资20亿元建设北药加工项目,届时将极大改变黑龙江省原药出口的不利形势,为黑龙江省林下种植业增加收入,提高职工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六)森林旅游产业。

黑龙江省有15个旅游名镇,还有牡丹江牡丹峰、佳木斯大亮子河、双鸭山市七星峰、伊春茅兰沟、汤旺河等几十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基本齐备,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

但从黑龙江省看,产品单一、质量低下,接待能力有限、产业延伸不够等成为制约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从调研掌握的数据看,森林旅游业仅占林业总产值的十五分之一,这与黑龙江省众多的湿地森林资源、与黑龙江省良好的生态养生休闲环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极不相称。

明年香港好乐高集团将与省林业厅合作在省林业厅宾西林场计划投资120亿元建设大美龙江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将引进先进的国际品牌理念、文化战略、规划设计,集旅游度假、养生疗养、林产展示、科教研发、文化推介、森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国际一流的生态主题旅游体验区。

如该项目建成,将大大提升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品质和效益。

(七)野生动物驯化养殖产业。

随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及加工利用业快速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人工驯养繁殖品种不断增加,有狐狸、狍子、雉鸡、野鸭、大雁等50多个品种。

梅花鹿养殖、马鹿驯养、黑熊养殖、野猪圈养、林蛙养殖,都在全国都占有较大比重。

特别是黑宝熊胆、兰西黑猪、尚志紫貂、宾西梅花鹿等叫响全国,相关配套产业也不断发展,发展前景巨大。

(八)林地资源开发。

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开发一点保护一片,林下产业林中发展,工业产业林外发展的思路,黑龙江省严格林地审批,促进林地资源合理、有序、科学开发。

主要涉及风能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开发等。

黑龙江省风能发展迅速,大量风电项目快速崛起,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鹤岗等地市。

目前,黑龙江省林业厅与黑龙江省地矿局正合作探索森林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以森林矿产发展收益,用于生态效益补偿,未来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将是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新兴增长点。

(九)森林产品进出口及境外资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认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动拓展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合作项目。

2011年黑龙江省年进口木材1000万立方米,坚果、浆果、北药、木耳等林产品出口额也都呈上升趋势。

境外林业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省内多家林业企业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圭那亚等国家有生产园区,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依托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树种齐全,材质优良的优势,建立了原材料基地,中国林业集团还规划投资110亿元在绥芬河建立国家进口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进口加工将是未来黑龙江省林业巩固地位、提升档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但与一些高端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三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

有些地方仍然固守“被动挨打”的老路子,脑海里还是转不过林业人造好树、防好火就行了的弯,没有形成发展产业促一地经济、发展产业成一番事业、发展产业富一方人民的信心、决心和责任心,等省里下任务、等省里想路子、等省里给资金,缺乏主动探索发展路径、积极挖掘发展潜力的意识。

2.统计不到位。

目前,许多地方仍然不清楚林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和外延,不清楚哪些该划作林产品加工业,甚至将一些“天经地义”的林业产业都漏统了,造成我们产业统计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着林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提升。

3.管理不到位。

一方面对境内涉林企业管理粗放,有些地方认为境内涉林企业不是林业主管部门筹划建设的,我们就管不着、碰不得。

有的地方管理被动,企业找上门才知道有这家企业,企业不找,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另一方面对境外涉林企业无人管理。

黑龙江省在境外进行木材加工、涉林贸易、林产品进出口的企业数量不少,且贸易额逐年递增,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的林业部门没有将这部分企业拢起来、管起来,甚至没有统计进来,不仅损失大块产值,也丢掉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