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走路的姿势也是其中一个。
当我们很随意地走着的时候,可能就会因为这些随意的细节,影响我们的颈椎,影响身体骨骼的生长。
到底怎么样才算正确的走路姿势呢,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步骤/方法
.
1
.
正确地走路,上体伸直,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过于用力,心情舒畅,步伐轻松,飒爽英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下面将正确走法归纳为五个要点。
重要的是五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成一个动作。
五个动作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走这个动作。
最基本的是腰要伸展,腰若弯,就不能恰当地支撑体重,上体也不能直立。
其他五个要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
.
2
.
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
这样,脊柱伸直,轻微呼吸时,腹部稍有起伏。
用这种姿势走,你会觉得是用胸走、用腰走。
因为走的时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
这种姿势与那种直通通像个棍似的直立姿势不同,它要求上体稍向前倾,走起来飒飒有声。
这样走,不但看起来看,还有一定道理。
首先,下巴突出、抬高头,气力充实。
这时就像头顶有根绳吊着上体似的,而且好像线头有几米长。
这样专心致志,思想集中在一点上,精力自然旺盛。
其次,两肩向后拉,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气。
由此点出发,可以看出走是一项可持续时间长的运动,这么说毫无勉强,由于两肩向后拉,两手才可大幅度摆动。
需要指出,即使说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
脊柱伸直后,就可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
无论用多大劲走,都要采用这种姿势。
轻微呼吸时,腹部略有起伏。
这说明腹部处于轻度紧张状态。
这样可减轻腹腔内的脏器对腰的负担。
最后一点,在走时胸和腰感到位置稍微提向前方。
这样有利于迈大步,而且腿部有从后面反弹过来的感觉。
这种姿势走起来很帅,易于坚持。
.
.
.
3
.
伸直膝盖
展开膝盖,并非僵硬、不灵活,而是使伸直的膝盖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行走。
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
大步走必须伸直膝盖。
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
伸直膝盖走时,上体稍向前倾,好像要倒下来似的。
后腿蹬,这样前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也迈得大了。
此外前脚向前迈出时,同一侧腰也好像向前运动,腰与腿要有效配合。
走的时候要大腿带动小腿,膝伸直,步幅也就大了。
膝盖伸展开,上体自然保持端正,速度也出得来。
这就是伸直膝盖的理由。
如果走的时候膝盖是弯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这样易觉疲劳,腿部很快会没劲儿。
脚跟先着地,再将身体重心移到脚尖前脚着地时,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落在脚跟上。
然后,身体重心由脚跟通过脚掌向脚尖方向“滚转”,最后到达脚尖。
实际上,有人走路时,身体重心是由脚跟马上移到脚尖。
也有人用脚尖着地,这么走,属芭蕾舞等特殊情况。
关于身体重心从脚跟到脚尖的滚转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脚跟着地,不等于脚跟承受全部体重,也不意味着脚跟使劲儿踏地,使劲踏会震脑袋。
练习时,不抬胯,后腿膝关节弯曲,然后向前自然摆出。
这样,只有前脚脚跟着
地。
抬高大腿的“高抬腿”走,消耗的能量太多,不属于现在提倡的自然走法之列。
需强调的是,脚跟不承受全部体重,身体重心移动是流畅地在整个脚底下进行。
前脚着地瞬间,后脚尖同时蹬出。
身体重心移动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支撑体重的点不是脚跟,而是后脚大拇脚趾趾根附近区域。
.
.
4
.
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后腿要伸直。
腿伸直,膝盖伸直,前脚自然向正前方迈。
前脚向正前方迈出,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
一般人们总觉得脚尖多少有点向外撇。
有时为追求速度,向外撇点很有必要。
有的人慢步时也脚尖外撇,俗称八字脚,这样走较稳定。
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当脚跟着地,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由脚跟移向脚尖,后脚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脚趾为中心踢出,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
脚掌的其余部分发挥弹力的作用,使步行圆滑、流畅。
步子迈大了,你就能掌握昂首挺胸,有韵律走的要领了。
顺便说一下“螃蟹步”的走法。
这是脚尖向外撇,脚跟外侧着地,大拇脚趾内侧踢地。
此外,它的特征是弯腰、屈膝、驼背,并且脚不要向正前方迈。
.
.
5
.
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两手插在衣袋里。
这种走法不对。
这样走两肩收拢,走起来松松垮垮。
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
因为在走这个动作中,手与脚,或者说胳膊与腿有密切关系。
胳膊与腿的动作也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左手向前摆。
其中,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
如果摆的比肩还宽,膝盖易弯曲。
摆动时,大拇手指似触非触衣服为佳,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
最近美国流行一种训练方式,叫做“运动式走”。
这
股风也传到了日本。
其特点是胳膊要摆到90度,臀部也要左右摆动,精神要饱满。
我倒认为自然摆动更好些。
美国的“运动式走”可能适宜训练,但人为因素较多。
估且不论它在平地有何利弊,起码这种走法不是到处可行的。
因而,还是把胳膊自然地甩起来吧。
.
.
6
.
以上把正确走的动作分解成五个方面,并逐一加以说明。
关键在于把五个动作集中统一成一个走的动作。
按此说明去走,就会走得正确,走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