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材料材料4.资源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材料材料4.资源
市场信息,发动机技术,配协件制造技术,****理念,专业知识等
b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公司绩效管理系统包括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绩效管理模型见图4.4.1.1-1。
图4.4.1.1-1 公司绩效管理模型
(1) 建立以KPI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估体系。
① 依据公司战略与单位责任,制订各单位的KPI指标
企划部组织制定和分解公司级的KPI指标,并分解为部门的KPI指标;部门KPI指标通过月度计划任务分解方式落实到科室、工段及责任人,形成员工KPI指标。员工绩效的完成直接支持了部门及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
图4.4.1-1人a 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责任链机制,扁平化组织
公司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合理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纵向沟通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在横向,公司设立了责任链机制即每个岗位要承担本职工作100%的责任,又要承担上游岗位工作30%的责任,岗位责任环环相扣,促进上下工序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大限度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对职位设置与管理,公司坚持科学的“以事定岗,以岗定人”的原则,实行动态职务分析与动态定员法,灵活调整职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目前已建立《高级管理职员职责》、《部门职能》、《员工岗位工作说明书》三个层次的职能职责体系,明确了各层次的职能、职责、任职资格、工作权限划分及组织关系,促进组织的授权。
为营造全员参与管理的组织文化氛围,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公司开展了跨部门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如开展“五赛五比”创建先进模范、卓越班组管理、QC小组、TPM、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涌现一批全国性班组或小组如“全国百佳班组”、 “全国青年文明号班组” ,“国家级优秀QC小组”等。
② 制订基于业绩的工资晋升(调整)制度。公司制定《岗位工资晋升与调整办法》,提升业绩优秀人员岗位工资。
③ 制订基于能力的分类的激励措施。公司制订了全方位的激励措施(见表4.4.1.1-3),充分地激励和调动公司各类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多渠道沟通,合理采纳员工建议
公司强调领导、员工、合作伙伴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具有****特色的多种沟通方式,积极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制订了《合理化建议管理规定》,对被采纳的意见或建议,给予奖励。
① 公司总经理班子巡视制:对各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巡视,认真听取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及建议,经班子评审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4.4 资源
4.4.1 人力资源
为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基于****的 “人本理念”,公司建立了由职位分析评价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培训开发体系、素质能力识别体系等5大体系构成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见图4.4.1-1),营造卓越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多通道的职业发展空间,有效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内部工作,管理动向,管理知识,市场信息,竞争对手动向,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等
职位之间
工作例会,师带徒,技术、管理骨干配助手,质量、安全、设备事故案例讲解,QC小组活动,绩效面谈等
操作技能,业务知识,工作经验,工作技巧,事故原因,防范、改进方法与措施等
地区之间
YCSS系统,****局域网,视频会议,技术交流,服务月活动,YC结合体会议,经销商、服务站人员培训,供应商技术支持
② 按管理层次,制订高层职员目标责任制、中层动态量化考评办法、员工绩效考评规定,用于各层次KPI指标评价并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以便于绩效的改进。
高层职员实行目标责任制,总经理每年初根据高层职员分管工作的KPI指标通过签订责任状方式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年末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中层职员动态量化考评办法》对中层干部进行月度和年度的绩效评价。
对供应商技术指导和咨询
供应部
不定期
顾客
见4.3“顾客与市场”章节
(3)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形式
利用IBM企业信息与协同系统,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平台,见表4.4.1.1-2。
表4.4.1.1 -2 沟通与知识、技能共享一览
部门之间
IBM企业信息与协同系统信息平台,各子信息系统,电子书架,建设者报,干部论坛杂志,市场信息简报汇编,跨部门工作会议
各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员工绩效考评办法,对普通员工岗位KPI指标及岗位过程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月度和年度考评。
为确保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公司制订了生产、质量、安全等过程考核办法,监控公司绩效目标实现过程各因素,体现过程管理与目标成效并重的绩效考评原则。
(2)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激励体系
① 确立以工时工资、岗位工资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公司对定额人员实行工时工资、对非定额人员及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分配,月度和年度的个人工作评价结果将作为工资发放考核的依据。
表 4.4.1.1-1 其它听取和采纳员工建议的渠道
内
部
系
统
内部员工
满意度调查
企划部
每年一次
工作例会
各单位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总经理信箱
全体员工
随时
合理化建议
全体员工
随时
讨论园地
全体员工
随时
集体合同检查
工会
每半年一次
外
部
系
统
供应商
走访供应商和高层领导互访
总经理班子
一年二次以上
YC商务配套会议
供应部
一年一度
② 目视看板:在车间设立目视看板,员工只要在看板上写下合理的建议,管理人员必须限时收集、分析、改进并答复。如2003年一发厂总装工段通过目视看板,收集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化建议20多条,经实施后,工作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由此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班组”荣誉。中央电视台对目视看板作了专栏节目报道。
③ 绩效面谈:上级对下级下达工作任务时,通过与员工面谈,听取员工的合理建议,共同制订下级的绩效目标、任务与计划。实施过程中,上级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工作进度,听取下属意见,提供支持;工作结束,对绩效验收,与下属面谈沟通,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和方向。
④ 职代会:每年职代会,公司高层领导通过《职代会提案表》,收集、汇总员工各种提案,用于公司相关管理工作的完善,对重大的合理建议,公司高层领导必须在会上答复解决方案并承诺限期解决。如2003年职代会职工提出住房紧张的提案,公司做出每年建设11栋住宅楼的决议并且如期实施。
除此外,公司还有很多其它听取和采纳员工建议的渠道,见表 4.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