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不会告诉你的10件事1.“最火爆的新款饮料:水”人们的“渴求”没有减弱,但他们正在向最基本的东西回归。
研究表明,水是饮料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而传统汽水的销量却呈现下降态势。
市场研究机构英敏特公司(Mintel)201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到2011年普通软饮料销售额下降1。
9%至270亿美元。
报告说:“如此看来,这个门类似乎已经见顶,目前正在回落。
”(美国饮料业协会(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一位发言人说,消费者在越来越多地选择热量更低或没有热量的饮料。
)这种下降体现了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据饮料信息集团(Beverage Information Group)和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数据,从2001年到2011年,瓶装水的年人均消费量猛增56%至26加仑(约98升),用普通的20盎司(约590毫升)瓶子来装就相当于166瓶。
与此同时,汽水人均年饮用量下降16%至44加仑,相当于281瓶左右。
事实上现在很多汽水生产商也拥有瓶装水品牌。
可口可乐(Coca-Cola)有“Dasani”,百事(PepsiCo)有“Aquafina”,Dr Pepper Snapple有“Deja Blue”。
虽然销量可能是跑了一些气,但汽水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的首席行业分析师哈里·巴尔泽尔(Harry Balzer)说,10年前80%的美国人每两个星期至少喝一瓶汽水,现在72%的人继续这么做。
他说:“汽水仍然是美国人饮食中非常流行的部分,喝汽水的美国人多于喝能量饮料和咖啡的美国人。
”2.“可乐喝胖了圣诞老人”通常认为可口可乐对于圣诞老人现代形象的形成功不可没: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这个红脸蛋、大块头的家伙就出现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之中。
圣诞老人的原型、欧洲的圣尼古拉斯(St. Nicholas)的形象就要更加苗条一些。
但在肥胖率上升引起日益强烈担忧的情况下,圣诞老人的三围已经开始蕴含新的意义。
英敏特的那份报告说:“汽水仍被认为是造成肥胖的原因,减肥行动的支持者继续呼吁对这种饮料征税。
”据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201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含糖饮料饮用量的增加是肥胖症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盖洛普(Gallup)和医疗咨询机构Healthways编制的“幸福指数”(Well-Being Index),约26%的美国成年人认定自己为肥胖。
华盛顿非营利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营养政策部门负责人马戈·乌坦(Margo G..Wootan)说,糖摄入量过多是II型糖尿病最直接的肇因之一。
事实上,根据《糖尿病杂志》(Diabetes Journal)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每天喝一到两瓶含糖饮料会使患上II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6%。
3. “低糖饮料不是健康食品。
”坏消息:低糖汽水可能也不利于你的健康。
法国研究人员最近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低糖饮料与II型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这项研究发现,饮用“低糖”饮料的女性往往比饮用普通含糖饮料的女性多喝43%。
另外在饮用同等数量饮料的时候,人工增甜饮料跟患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
美国饮料业协会的金德乐斯伯格说,这些论文没有排除饮用人工增甜饮料以外其他因素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
他说,其他因素难逃干系:比如据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及肾脏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数据,II型糖尿病风险更大的人群包括特定种族、超重人群或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
4. “我们有咖啡因依赖症。
”能量饮料是饮料行业的新来者,专家说,它正在悄无声息地夺取传统汽水的市场份额。
据市场研究机构Packaged Facts数据,到2017年,能量饮料销售额将在去年125亿美元的基础上增至215亿美元。
软饮料企业有自己的能量饮料品牌。
可口可乐有“NOS”,百事有“Amp Energy”,Dr Pepper Snapple有“Venom Energy”。
但能量饮料里面的咖啡因成份曾引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注意。
FDA为软饮料咖啡因含量设定的上限是0.02%,相当于12盎司听装饮料可含72毫克左右。
但FDA一位发言人说,能量饮料没有这样的限制,某些能量饮料的咖啡因含量可能超过了FDA的推荐限值。
这位发言人说:“迄今为止,其他类型的饮料还没有设定监管性质的咖啡因含量限值,不过FDA曾接到多封要求制定这类规定的请愿书。
”市面上最流行的能量饮料之一、16盎司听装“Monster Energy”含有大约160毫克的咖啡因(12盎司听装百事可乐的咖啡因含量是38毫克),而且消费者一天喝几听的现象也并非罕见。
Monster Beverage发言人塔米·泰勒(Tammy Taylor)指出,该饮料的咖啡因含量只有很多大杯咖啡的一半。
据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数据,大杯(16盎司)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含有330毫克的咖啡因,16.5盎司的Panera冰摩卡含有267毫克的咖啡因。
5. “咖啡因和酒精配成了危险的鸡尾酒”太多往往不是好事,咖啡因含量极高的能量饮料尤其如此。
据联邦政府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管理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3月份公布的医院调查报告,2007年到2011年,急诊室反映喝能量饮料后心跳加速、疾病发作以及头痛的患者数量从一万增至两万多。
该调查报告称,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
急诊医师、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发言人汤姆·苏格曼(Tom Sugarman)说:“带着这些问题前来就诊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把能量饮料同酒精混起来喝的年轻人。
”而且不只是年轻人。
前不久,一位接受苏格曼咨询的母亲说孩子老是不睡觉,结果发现是她在哺乳时喝了能量饮料。
苏格曼说:“能量饮料直接就进入了孩子身体里面。
”能量饮料生产商对上述急诊数量调查结果持不同看法。
Monster Beverage的一位发言人说,这项调查“极具误导性,并不支持能量饮料对消费者不安全的结论”。
另外正如美国饮料业协会的一则官方声明所说,这份调查报告“显示42%的急诊量都是承认饮酒或服用非法物质、药物的人前来就诊……而这些物质同能量饮料混合饮用,意味着能量饮料可能与此并不相干”。
6. “我们的产品是一些人喝的最后一口饮料”很多能量饮料被当作膳食补充剂,所以生产商必须向FDA报告可能与产品存在关联的死亡案例。
截至2013年3月6日,有一份报告表示一个人在死前喝了膳食补充剂兼能量饮料Rockstar Energy;13份死亡报告提及“5-Hour Energy”可能起到了作用;八份死亡报告提及Monster。
Monster准备将其标签换为常规食品,但它曾向FDA表示,打算在换用标签之后继续自愿提交负面事件报告。
当然谁也不知道饮料与死亡之间的关联是不是随机性质。
美国饮料业协会发言人莫琳·比奇(Maureen Beach)说,能量饮料在美国已经“安全享用”了15年以上,在世界上安全享用的时间则已超过25年。
5-Hour Energy(不是美国饮料业协会会员)的发言人伊莱娜·卢茨(Elaine Lutz)说,5-Hour Energy是一种 1.93液体盎司的“药剂”(shot),而不是一种“饮料”(drink),并且只作为膳食补充剂卖给成年人。
Monster和5-Hour都表示,这类报告的提交并不意味着是产品导致了人的死亡。
卢茨说,5-Hour不向儿童销售产品,并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两瓶(中间间隔数小时)。
Rockstar Energy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7. “没办法我们就是喜欢大杯”今年3月,纽约州最高法院(New York State Supreme Court)推翻了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禁止餐馆、餐车、食铺、体育场和电影院小卖部出售16盎司以上含糖饮料的计划,让很多公众健康代言团体深感失望。
布隆伯格政府计划提起上诉,但专家表示,即使超大杯汽水禁令得以颁行,零售商还是会马上找到办法绕开禁令。
在禁令被推翻之前,唐恩都乐(Dunkin’ Donuts)挂出招牌对顾客说,他们可以在大杯、超大杯饮料当中自己加糖或“调味花”。
此举可以在事实上帮助顾客绕开禁令。
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纽约全城的唐恩都乐门店都为遵守纽约市饮料规章做好了准备。
她说,为顾客配备调味品架让他们自己添加调味品或增甜剂,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困惑”。
美国国家餐馆协会(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政府关系负责人斯科特?德法夫(Scott DeFife)说,禁令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他说,比如即使禁令有效,纽约的连锁南方风味餐馆Brother Jimmy BBQ的顾客还是可以点大罐装的马格丽塔等鸡尾酒(以及吃到撑的排骨),也可以通过点多份小杯的办法点24盎司的饮料。
另外,7-Eleven超大号的“Big Gulp”饮料不会受到禁令的管辖,因为大部分便利店和超市都在纽约市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外。
8.“我们财大气粗,汽水税行不通”专家说,当公众健康代言团体和参议院领袖加紧研究针对汽水和其他含糖饮料开设新的联邦税种时,汽水企业的游说支出也在不断加码。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执行理事迈克尔·雅各布森(Michael F. Jacobson)说,从2005年到2009年,在公众健康代言团体大力争取对汽水征收联邦税的同时,汽水行业的游说支出增长了30多倍,达到了2009年的4,030万美元。
雅各布森说,这些支出是征税主张在全国层面失利的原因之一。
从2009年到2011年,费城、得克萨斯州、华盛顿特区等多个州市的立法机关都曾研究征收汽水税,但大部分提案都遭否决。
此后,游说支出开始减少。
雅各布森说,2011年可口可乐、百事和美国饮料业协会的支出金额下降至1,000万美元。
软饮料行业表示其游说行动也针对农业、税收、营养和交通等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