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学期《财政与税收》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社会保险B. 社会救济C. 社会福利D. 社会优抚与安置满分:2 分2. 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A. 公产收入B. 对外贷款归还收入C. 债务收入D. 耗费收入满分:2 分3.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A. 营业税B. 增值税C. 个人所得税D. 关税满分:2 分4.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税收收入B. 企业收入C. 债务收入D. 事业收入满分:2 分5. 交换效率要求满足的条件是()A. 每一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 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C. 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D.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满分:2 分6. 当物价上涨率快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则会出现()A.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增长B.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不变C.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负增长D. 财政收入名义不变,实际负增长满分:2 分7. 当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税负()A. 易向前转嫁B. 易向后转嫁C. 不转嫁D.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满分:2 分8. 引起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问题的发生的决定性的条件是()A. 跨国纳税人B. 跨国征税对象C. 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D. 经济渊源同一满分:2 分9. 一般来说,下列属于公共资源型产品的有()A. 博物馆B. 公共池塘C. 公共电影院D. 公共游泳池满分:2 分10. 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一致,则()A.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增长B.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不增不减C.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上负增长D. 财政收入名义不变,实际负增长满分:2 分11. 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 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C. 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满分:2 分12.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A.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B.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C.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D. 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类满分:2 分13. 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A. 扩大内需B. 增加公支出C. 国债D. 减少公支出满分:2 分14. 两个社会成员各自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如满足条件GA=G、GB=G,则体现了公共产品的()A. 非排他性消费B. 非竞争性消费C. 排他性消费D. 竞争性消费满分:2 分15.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A. 国家B. 社会C. 企业D. 家庭满分:2 分16. 美国“9.11”事件后,国防支出增加,这符合()A. 瓦格纳法则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C.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D. 凯恩斯干预经济理论满分:2 分17. 当社会财富的分配越趋于公平时,基尼系数()A. 越趋于0B. 越趋于1C. 越趋于无穷大D. 将等于1满分:2 分18.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实行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则意味着()A.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率一致,不会有实际增长B. 税收收入的增长必然对于物价上涨率,实际负增长C.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率一致,实际也增长D. 税收收入的增长高于物价上涨率,实际也增长满分:2 分19. 一般来说,下列是纯公共物品的有()A. 国防B. 花园C. 教育D. 桥梁满分:2 分20. 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A. 积累性支出B. 消费性支出C. 购买性支出D. 转移性支出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增值税纳税人是()A.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 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 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D. 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满分:2 分2.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 垄断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 收入分配不公D. 经济波动满分:2 分3. 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有()A. 增值税B. 房产税C. 关税D. 消费税满分:2 分4.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生产技术水平C. 价格D. 收入分配体制满分:2 分5. 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有()A. 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B. 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C. 主要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D. 私人出资、定期收费满分:2 分6.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 资源配置职能B. 收入分配职能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满分:2 分7. 一般来说,下列属于俱乐部产品的有()A. 博物馆B. 教育C. 桥梁D. 公共游泳池满分:2 分8. 紧缩性财政政策手段是()A. 增加税收B. 减少税收C. 增加支出D. 减少支出满分:2 分9.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A. 收入效应B. 挤出效应C. 替代效应D. 排挤效应满分:2 分10. 公债的发行价格有()A. 平价发行B. 溢价发行C. 折价发行D. 贴现价发行满分:2 分11.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A. 完全基金制B. 现收现付制C. 部分基金制D. 预收现付制满分:2 分12. 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具有的特征表现为()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排他性D. 竞争性满分:2 分1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有()A. 社会保险B. 社会救济C. 社会福利D. 社会优抚满分:2 分14. 体现政府重要作用的资金分担方式()A. 雇主和雇员分担B. 政府、雇主、雇员共同分担C. 雇员单独负担D. 政府和雇主分担满分:2 分15. “拉弗曲线”的政策意义是()A. 税率越高,税收收入越多B. 税率越低,税收收入越多C. 提高税率不必然导致增加收入D. 降低税率不必然导致减少收满分:2 分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非义务教育应采用市场提供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筹资方式()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由政府承担()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对于跨国自然人,居民(公民)管辖权适用法律标准时,国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正常情况下,政府财政开支的增长往往要快于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情况表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由于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不足和失效问题,因此可以由财政来替代它分配社会资源()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从低税非居住国(非国籍国)向高税居住国(国籍国)或低税非居住国(非国籍国)的转移是跨国纳税人回避高税非居住国地域管辖权,减轻在非居住国有限纳税义务的做法()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充分就业就是失业率为零()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并不表明公共物品必须由公共部门来生产()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自动性的财政政策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宏观经济波动超过一定限度该财政政策即趋于失效()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单选题答案1-5 ACCAB6-10 CDCBD11-15 ABCAA16-20 AAABD多选题答案1、ABC2、ABCD3、ACD4、ABCD5、ACD6、ABD7、ACD8、AD9、AC10、ABC11、ABC12、AB13、ABCD14、BD15、CD判断题答案1-5 BBBBB 6-10 ABAAA 11-15 BA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