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

浙中城市群规划(2008-2020)浙中城市群是我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

浙中城市群规划从2008年1月开始编制,2011年6月13日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期限:2008-2020年,近期2008至2015年。

规划范围:为金华行政管辖的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0941平方公里。

同时将周边功能联系密切的缙云、龙游、诸暨南部作为本次规划的协调区,强化其空间、产业、设施等方面与金华市域的统筹协调。

规划定位:是“我省参与长三角区域竞合的载体之一,特色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基地;以国际商贸城、特色五金基地为依托的浙江中西部门户地区;浙闽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发展龙头;我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和生态屏障,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浙江中部宜居宜游城市群、优质生活圈。

”规划目标:以建设宜居城市群为目标,至2020年,城市群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市群总人口达到780万人,城镇人口达到550万人以上;城乡差距显著缩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小于0.6吨标准煤、综合水耗小于120立方米。

空间发展框架:构建网络型城市群,形成“一个核心区域、两条发展带、三个城镇集群、两个支撑网络”的空间发展框架。

一个核心区域:由金华、义乌城市和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为主体共同构成,是承载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城市区域。

将为提高金华-义乌都市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加快要素集聚,培育新型产业提供强大的空间平台和服务基地;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两条发展带:一条为金义主轴线,作为网络型城市群核心功能的载体,主要通过培育金东-义西南战略区,促进主轴线产业发展,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主轴线的交通联系等措施实现其核心集聚效应。

另一条为联结兰溪——金华——武义——永康——磐安——东阳——义乌——浦江的发展带,是网络型城市群内部要素集聚的主要空间。

两条发展带通过快速交通体系及基础设施综合廊道,串联现有重要的县市域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以及未来的重要开发节点,形成有重点的串珠状发展空间,促进浙中城市群融合发展。

三个城镇集群:分别为西北城镇集群,由金华、义乌、兰溪、浦江四城市和游埠等中心镇共同组成;南部城镇集群,由永康、武义二城市和古山等中心镇共同组成,向北可延伸辐射至磐安;东部城镇集群,由东阳城市和横店等中心镇组成。

三个城镇集群将成为产业集群培育的主要空间载体。

两个支撑网络: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网络,由“一心、两带、三片、放射廊道”构成,以建设全省生态屏障和生态城市为目标,形成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休闲、界定城镇发展形态为主的生态绿地网络;二是基础设施网络,由交通、能源、通讯等功能组成,形成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的设施载体,强化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为“一主两副五级”。

“一主”即以金华、义乌为城市群主中心城市,共同引领城市群发展;“两副”指永康、东阳两个副中心城市;“五级”指主中心、副中心,县市域中心(兰溪、浦江、武义、磐安),以及11个重点镇、54个一般镇的五级城镇。

产业空间布局:金东—义西南产业升级示范区、金兰综合制造业区、义乌商贸产业区、永武五金产业区。

金东—义西南产业升级示范区:以金东——义西南发展战略区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与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战略型产业基地。

金兰综合制造业区:以金华主城区为核心,以金华、兰溪的各类开发区和功能区为依托,形成长三角重要的综合制造业集聚区。

义乌商贸产业区:以义乌主城区为核心,整合义乌及东阳、浦江周边的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小商品总部办公、研发设计、制造、物流、贸易营销、旅游购物等各个环节相互支撑的商贸产业区。

永武五金产业区:以永康主城为主体,以永康、武义、磐安周边的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为依托,形成特色突出的五金、汽摩配产业区。

生态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片、放射廊道一心:以金华盆地中部的丘陵山地为主体构成城市群生态支持体系的核心,为城市群的“绿肺”。

两带:以东阳江-义乌江-金华江-兰江为主轴的生态带,以宣平港-武义江-永康江为主轴的生态带,保障水安全格局。

三片:以城市群东部、东北部大盘山、会稽山为主体;以北部、西北部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为主体;以南部仙霞岭山脉为主体,构建城市群区域生态屏障,起到重要的生物栖息、水土保持以及区域防灾功能。

放射廊道:从绿心串联外围生态空间的放射状生态隔离廊道,以加强各自然“斑块”之间、“斑块”和“种源”之间的生态联系,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综合交通网络:轨道交通:形成大区域、省域和城市群内部多层次网络,大区域层次新建杭长客运专线,实现与北京、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间4-6小时到达,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及周边南昌、长沙等省会城市2-3小时到达;省域层次在现有和在建的浙赣、金温、金千、杭长铁路基础上,规划新建沪杭金衢、金台、金甬铁路3个通道,与杭、宁、温等主要城市1-2小时到达;城市群内部建设轨道等公共交通网,实现城市群主要城镇及景区间30-40分钟到达的同城化目标。

高速公路:形成“三横、二纵、一环”的网络体系,在现有5条高速公路基础上新建临金高速公路。

三横:杭金衢、金甬、金台高速;两纵:临金-金丽温、诸永高速;一环:金华—武义—永康—东阳—义乌—金华高速环线。

城际快速道路:城市群内部构建17条城际机动车快速通道,其中金义主轴线设置4条快速路。

规划金华义乌间设置1条03省道、2条城际快速路和1条一级公路;永康-义乌(东阳)规划设置2条省道及1条城际快速路,其中一条延伸至武义;其余主要城镇间按交通需求设置1~3条快速道路。

空港交通:近期使用义乌机场,远期在义乌与金华之间预留4D级浙中机场。

水运交通:形成“三干二支四港一库”总体布局。

其中“三干”航道为兰江、衢江、金华江航道;“二支”航道为义乌江、武义江航道;“一库”航道为东阳横锦水库航道。

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四大物流中心,即:义乌国际物流中心、金华金三角国际物流中心、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物流中心、兰溪市嘉宝物流中心。

同时,根据需要和建设条件,在杭金衢、甬金、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重要的产业集群发展区域,适时规划布局建设若干规模较小的物流活动集聚场所。

市政设施网络:建设高速信息流通骨架网。

建设500kV电网、高压输气管网为主体的高效能源保障网。

以水资源跨行政区共享为重点,按规划分区域实施联合供水的一体化给水保障网络。

落实近期行动计划: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完善城市群综合交通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规划等专项规划,以近期建设项目为主体,构建城市群七大行动计划,推动规划落到实处。

七大行动计划为:金义轴线增强计划、城际交通连接计划、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库计划、区域旅游、文化、商贸交流计划、区域空间信息平台计划、区域水资源配置计划。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06-2020)现行金华城市总体规划自2002年批准实施以来,对促进金华城市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在城市框架和结构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2006年,我市对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规划于2011年7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金华概况金华地处浙江省中部。

《金华府志》云:“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

金华是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金华现辖婺城、金东2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市和浦江、武义、磐安3县,总面积109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6.16万。

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2044.68平方公里。

2010年市区城市人口71.06万人,建成区面积71.9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信息枢纽。

城市规模:人口:2020年市区人口预测为165—185万人,城市化水平84%;中心城区人口预测为100万人,金东经济开发区人口预测为24—26万人,金西经济开发区人口预测为9—10万人。

建设用地:2020年市区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15平方公里,金东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5—45平方公里,金西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5—20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市区层次(规划范围2044平方公里):重点深化“一中两翼两三角、聚合主轴线”的战略思路,在市区范围内统筹部署空间发展战略与城乡居民点体系,市区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处理好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确定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心城区层次(规划范围约280平方公里):基本框架不变,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及相关深化规划的要求,结合市区空间发展战略,适当扩大用地规模,并实施局部布局调整。

市区空间发展战略:“两山一廊,聚合主轴”“两山一廊”:南山、北山为主要生态空间加强保护,中部走廊作为发展主轴妥善安排城乡发展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成市区“两山一廊”的总体格局。

“聚合主轴”:以“一中两冀两三角”、“聚合主轴线、强化浙中城市群内核功能”为城乡发展总体思路,加快中部走廊的人口与产业集聚,并妥善安排城乡发展空间与生态空间。

突出金义主轴线的地位,中心城区、两个外围开发区同步推进,适度扶持位于主轴上条件较好的城镇作为重点镇。

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公路:形成“五高十三联”的公路主骨架网络。

“五高”为杭金衢,杭金衢高速公路支线,金丽温,甬金,临金高速公路五条。

“十三联”以金义主轴线尤其是义乌方向为重点的十三条国省道、城际公路。

铁路:浙赣铁路、杭长客运专线、金温铁路、金甬铁路、金台铁路。

航空:在蒋堂镇区北侧预留机场用地,远期在义乌与金华之间预留浙中机场,规划等级为4D级。

水运:金华江规划为五级双线干航道,义乌江、武义江为六级双线支航道。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心城区远景可采用轻轨,并向外延伸轨道线路,优先考虑东西主轴线上的延伸。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形成“一个核心区七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核心区”:即一环以内的内城区,是全市金融贸易、商业服务、行政文化、娱乐休闲的中心。

“七大功能区”:(1)城南:以湖海塘高级休闲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

(2)城北:以浙师大为特色的综合区。

(3)城东:以金东新区公共中心为特色的综合区。

(4)城西:以十里长湖公园为特色的综合区。

(5)城东北:以仙桥交通枢纽,物流仓储中心、区域性市场的产业园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