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班级管理责任制的结构体系及构建原理一、关于这种体制的说明1、概念解释:(1)各教学班以班主任为首,团结科任教师、教练、生活老师,形成一个负责该班教育、教学、生活、管理的工作团队。
“三位一体”指以班主任为首的文化老师、教练、生活老师,他们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
(2)在校长领导指挥下执行董事会校委会的决策。
用新理念指导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生活管理等一系列,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并发展其个性特长的任务。
(3)以学校办学的硬件为前提;以小团队先进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实践和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师业、清正的师风为吸引力;以班主任(文化老师)、教练、生活老师真诚热忱的爱心为亲和力;以班级教育教学的实际进取、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具体事实取得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去赢得社会声誉,而有利于不断扩大生源。
(4)以“三位一体”小团队工作过程和完成任务的实效的记载为主要依据,以学生、家长们的正确反馈为参考,依据综合情况,按照工作条例,对小团队的每个成员落实奖罚。
2、这种体制的构建思路:(1)针对学校实际而制定:我们是私立学校,学生原有水平低,无论是学习习惯、方法、成绩,还是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都不理想,都不同程度地受过不良影响的污染,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教育力度,改进教育方法,以新的理念,更加爱护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全方位负责任地帮助他们,首先教会做人、做事。
(2)文化学习、特长学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搞好教学工作。
而学生基础差,所以在文化学习和特长学习上难度大,这就需要我们有相应的得力措施,启发其爱学、会学、乐学。
这种体制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能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在措施上保证教学质量。
(3)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必须全天候服务,因此在生活区必须安排好教育、帮助、培养和劳务等各项工作任务,必须有较高素质的人来承担生活老师。
(4)这种体制的形成是依据先进的理念确定的,教育和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和服务理念,更新管理制度。
教学上突出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更新教师的角色意识,更新学生观、质量观。
这种体制利于实行改革。
(5)着眼学校的发展:实行这种体制能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以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学生自身纵向对比有较大的可比差,其进步成长是看得见的;因此能取得社会较好的声誉,也就会不断扩大生源了。
3、体制图示:图①学校管理系统:图②班级内部管理体系:二、构建原理1、突出观念的转变: 线领导指挥帮助教育、关爱系统 线为反馈系统横线为领导组织关系竖线为协作关系团支书(中队长) 班长 学习委员文体委员(队长) 纪律委员(宣传委员) 生活委员宿舍寝室长 卫生值日小组长团支部委员( 中队委)小组长 科代表 落实到每位同学的成长与进步 班主任 科 任 教 练生活老师(1)管理是服务:处分与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
A:对学生的服务是帮助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B:对教师的服务是帮助促使其日臻完善,成为合格的教师。
(2)管理要以人为本:人的素质提高了事业就发展了。
A: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一切教育教学安排从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期望值鼓励为主。
B:要考虑教师的心理,以调动其积极性为主,管理工作要为教师工作铺路架桥。
2、运用系统论的“组合质变原理”着力调整班级管理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优化要素结构。
(1)职责定位解说,注意与“岗位职责”区别,突出“定位”。
(2)“三位“的关系应该是优势互补形成1+1+1>33、运用电磁场理论,强调管理和教育教学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而这两者又必须和谐地统一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连续不断的办学举措之中。
当这两种过程和谐时,教育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目标,因为学校要发展,所以要有学生明显的成长进步效益,学校才会兴旺;因为要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要有高素质的的管理,要有良好师资队伍,要有适合发展的体制。
(1)职能部门的定位:不仅是查漏,更主要的是引发“三位”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工作无漏。
(2)“三位”的定位:各司其职团结合作,以团队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特长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3)学校只有一个中心:当前整个时代的特征是知识经济端倪已见,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由此可看到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
而今天,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的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这些人一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二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只有如此才能有尊严地生活、工作、改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
学校工作的中心就是培养这样的人。
管理的目标如是,教育教学目标如是,所以二者必须统一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各项举措之中。
4、根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的原理,强调保护与培养、扶植师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完善素质,充实提高。
三、教学班内部管理1、第一责任人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三位一体”小团队的首位,其职责是:(1)思想工作:包括政治方面,人生理想,道德情操,人际关系,学习目的态度,学习心理方法,思想方法等。
经过一阶段工作,要使学生基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集体、尊敬父母师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遵纪守法自律自强,有开拓创新意识。
(2)班集体建设:形成有良好班风的团结进取的集体,培养出一批能严格自律,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有组织能力、有凝聚力的、带领同学一起进步的先进学生,形成一支骨干队伍作为班干部。
(3)心理教育:能使大多数同学有平和的心态,能冷静深思,能活泼严肃,能力争上游积极进取,能宽容大度,能应对挑战和挫折。
(4)完成学校要求的阶段性教育任务,寓长远教育目标于阶段性工作之中。
(5)文化课教学任务,科研任务。
(6)与家长沟通参与招生工作。
(7)负责“三位一体”小团队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附:科任教师(1)负责文化课教学工作。
(2)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实践工作,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及实践工作。
(3)个别生的转化工作。
(4)完成班主任交给的临时班级管理任务。
2、学生特长及基本素质的培养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教练。
其职责是:(1)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如个人服从集体,小集体服从大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及民主与集中令行禁止等。
(2)文明礼貌良好行为安全纪律意识的培养。
如上、下课的文明用语,整队集合解散的文明用语;人际关系中的礼节,各项活动中的不安全事故的防范;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
(3)特长培养。
上好武术课及课外活动辅导制定教学计划,照计划完成不同层次的训练任务。
(4)部分生活指导服务工作。
如教育学生勤俭节约,给学生存取零用钱,带需外出就医的学生看病等。
3、学生生活上的导师和护理——生活老师。
其职责是:(1)安全、卫生、健康管理教育工作。
(2)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及训练培养工作。
(3)学生生活中的劳务工作,如帮学生洗衣服被褥,照看学生用餐,护理照顾病号工作及学生生活方面的杂务工作。
5、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是:班委会、班长领导各部委员、总负责全班班风班纪工作团支部(中队)、各委员分管其职通过小组长落实、书记(队长)全班思想工作、另设科代表、寝室组长、板报组等分管理其职。
班主任抓班长、支书(中队长)及班委会、团支部科任:学习委员教练:纪律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队长)生活教师:生活委员、寝室长四、学校对班级管理学校对班级的管理意义就是落实校长的办学思想,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让一切学生都到得发展,要经过不同渠道的教育帮助指导检查,而这一切都要贯彻校长的决策精神。
1、渠道(1)校长是“三位一体”对班级管理的最上层的决策者和指挥者,负责宏观调控监测,评估。
校长对工作的布置、指导、帮助、监测、评估大部分要通过职能部门去贯彻落实。
(2)各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是完成校长的部署指挥,来源于学校的工作计划。
所以一切工作,必须对校长负责,对各班负责,对“三位”负责。
A校办公室:直接下达校长的指令,做上下沟通和协调工作。
B总务处:负责财产、财物的分配供应,使用检查,后勤。
C教科研室:负责对“三位”的培训,总结试行新体制的经验教训,组织有关科研。
D政教处、团委:制定中近期各年级不同的德育目标、内容,对德育工作布置安排,过程监测;学生总体成长发展的监测;对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指导;指导对优生培养,个别生的转化(成长监测);对“三位”工作的指导检查、评估;临时性中心工作;学生出入校管理。
E教务处:制定中、近期学校各年级教学工作总目标,教学常规工作的布置指导检查,对学生学习习惯、态度与方法的教育帮助,对教的过程的监控,对教师教的管理、对学习成绩的总体监测、评估。
(3)建立年级组,作为同年级的集群管理层,统一接受上级的领导,统一安排本年级的共性工作。
有召集上传下达及合作,协调作用。
2、手段:(1)每学期各部门在接受了校长的指令前,召集“三位”中的有关人员,拟定工作计划。
(2)每学期各部门在接受了校长的指令后,召集“三位”中的有关人员,修改并布置计划。
(3)各部门布置任务后注意随时深入班级管理工作,了解并帮助指导,了解工作过程,检查落实情况,注意动态管理。
(4)小结工作,层层参与形成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材料。
(5)组织评估小组,给予动态发展性的和量化的评估结论,提供给校长做总评估的重要参考。
3、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团结就是力量,学校就有一个中心,大家都围绕董事会、校长的决策指挥去工作,绝不允许节外生枝或搞特殊;任何部门工作的特殊性,指其工作本身,而不是指另有意图,都应该在校长指挥下完成统一的工作部署。
为此,应该:(1)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应该是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作风;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有健康的健全的心理素质。
(2)建立健全各部门规章制度。
制度要突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有了制度要抓落实抓改进,重指导重提高。
(3)完善对“三位”、对班级、对学生的评估体系,要按照各项工作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去衡量,重过程与重实效相结合。
评估强调科学性、开放性、民主性、激励性。
(4)明确各自分工与统一大目标,明确统一大目标下的各自分工,各部门互相协调合力共进,有全局意识密切配合。
五、先进理念为指导思想的评估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已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