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分封制
(重点)
特点 作用 破坏 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重点)
特点 作用
★知识拓展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 承性)和稳定性。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3.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内容: ①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大宗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③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而且是政治隶属关系。
课堂笔记
漫画中跪着接受象征权力的“帽子”的人,一看就没有手拿象 征知识的“书卷”的站立者有出息,但没有办法,正如图中的 长者所说“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这就是对 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 以长不以贤”。 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可奈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第1课讲中国古代 早期的政治制度,第2.3.4课围绕着两条线索展 开,一条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 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 的地位。 (2)消极作用(西周后期): ①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长远看不利于集权(西周。 ②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课堂笔记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武王灭商和西周的建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①西周建立,疆域扩大。②经历短暂的社会动荡, 即“三监之乱”。 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本质: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3.分封对象:王族(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先代 贵族)。其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4.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 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 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5.被分封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 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特点:层层分授,等级森严。
讨论:该由谁来继承王位?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 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B
C
5.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课堂笔记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
天子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诸侯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分封为
四、礼乐制度
1.含义:即“周礼”,是规范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 活准则。 2.作用: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是维护宗法、分封 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课堂笔记
练习题
• 1.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 2. 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课堂笔记
本课总结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中央
夏商的政治制度
相、卿、师等的设立 地方 封侯、伯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嫡长子继承制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夏 商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庶
5.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 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家”“国”结合,强化王权。 ★知识拓展 宗法制的现代影响: 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 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 尊卑(男尊女卑等),个体自主和平等意识受到约束,与现 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6.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①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②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确立:启开始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2)实质: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家”天下 取代“公”天下。 (3)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亡。 课堂笔记
3.商朝的建立
(1)商朝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地方
商朝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封侯和伯
(2)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3)弥漫着神权色彩 课堂笔记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 一定“小”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宗主) 小宗
天子
大宗 诸侯
嫡长子(嫡长孙……小宗 )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课堂笔记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王室贵族:燕、鲁、卫、晋、吴
分封对象
先代贵族:杞、宋、许、陈、楚
功臣:齐
6.特点:
天子 层层分授,形 成贵族统治阶层内 诸侯 部的森严等级“天 子——诸侯——卿 ﹝卿﹞大夫 大夫——士”。
体现了分 封制什么 特点?

庶民
奴隶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7.评价: (1)积极作用(西周前期):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分 配政治权力、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突出特点(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B
C
• 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 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A.1234 B.123 C.234 D.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