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的MR表现PPT

肝脏的MR表现PPT

ADC
26
T1W-FS 预扫
延迟期 5min
DWI
胰腺囊肿
动脉期
T2WI-FS
ADC
2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FNH是肝内良性病变,由排列紊乱的正常肝细胞、胆管构 成,主要由动脉供血,因此增强动脉期可呈明显结节样强 化,门脉期呈等或稍高信号,其它序列常呈等信号。偶尔 T2压脂也可呈稍高信号 2/3的FNH存在中心瘢痕,T2压脂高信号,延迟期呈等或 稍高信号
T1反相位
MR同-反相位图像示肝实质信号于反相位图像信号弥漫性减低
12
脂肪肝
T1同相位
局灶性脂肪浸润
T1反相位
13
脂肪肝
T1同相位
左内段局灶少脂区(肝岛)
T1反相位
14
肝脓肿
肝脓肿是肝组织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病理学表现
急性期局部肝组织充血、水肿、大量WBC浸润,进 一步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腔;周围肉芽组织增生 形成脓肿壁;脓肿壁周围肝组织可有水肿
肝脓肿
反相位
ADC图
延迟90min 冠状位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
常见良性肿瘤,直径2~20cm不等,>5.0cm 称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是有许多扩张、扭曲的异常血窦组成的, 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海绵结构,充 满血液,偶尔肿瘤内血栓形成可出现钙化
21
肝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长T1,均匀长T2(“灯泡征”) 强化方式(动脉期和门脉期)
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稍高/等信号 肝胆特异期(延迟90min):病灶呈等信号
29
(莫迪司 ) 肝右叶FNH
T2压脂:稍低信号,中 央裂隙样高信号 T1预扫:呈等信号,中央 裂隙样低信号 动脉期:呈爆米花样强化 门脉期:呈等或稍低信号 90分钟延迟:病灶呈等信 号(胆囊内可见对比剂充 盈)
30
54
T1W-FS 预扫
门脉期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肝右后叶小肝癌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T2WI-FS
55
同相位
肝右后叶小肝癌
反相位
DWI b值=800
ADC图
56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多中心型肝癌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T2WI-FS
57
同相位
多中心型肝癌
T2压脂:不均质高信号 T1预扫:高低混杂信号 动态增强:明显不均质强化,20分钟延迟后呈
低信号 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 可含脂质;易合并出血坏死
36
OPC[=oral contraceptive pills]口服避孕药丸
37
38
肝硬化
常见病因:肝炎,酗酒 根据病灶形态不同分为:
➢小结节型:再生结节<1cm ➢大结节型:再生结节1~3cm,增生的纤维组织粗
晕环可强化
16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肝脓肿
动脉期
延迟期 5min
T2WI-FS
17
同相位
DWI b值=800
肝脓肿
反相位
ADC图
18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肝脓肿
动脉期
延迟期 5min
T2WI-FS
19
同相位
DWI b值=800
T2WI 冠状位
大结节型 T1W高、T2W低信号
47
48
非铁质沉着型:T2WI低信号,T1WI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无强化 49
再生性大结节(RN)
50
再生性大结节(RN)
右前叶下段结节,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呈等信号,肝胆特异期呈高信号
再生性大结节?退变结节?高分化肝癌?
51
增生性(退变)结节(DN)
周边结节状明显强化;延迟期:显著强化,持续 时间 > 5分钟
整个肿瘤明显强化,持续时间>5分钟 周边结节状明显强化, 延迟期显著强化,持续时
间>5分钟,肿瘤内始终存在不强化的区域
22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左叶囊肿 肝右叶血管瘤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T2WI-FS
44
肝结节性病变
国际胃肠病学会1995年会议的分类和命名
再生性结节(RN): 单腺泡、多腺泡再生结节 肝硬化结节 FNH
增生/退变结节(DN): 低级别-DN 高级别-DN 肝癌(HCC)
45
肝癌的发生过程
46
再生性结节( RN)
弥漫小结节型
铁质沉着型-T1W、T2W低信号,增强无强化 非铁质沉着型- T1W、T2W等信号,增强缓慢上升型
(Hepatic Adenomas)
无肝炎病史,HBsAg (–) 国外:中青年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国内:男性不少见,与口服避孕药无关 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 无肝硬化背景、信号混杂、T1WI 见高信号灶,
有假包膜的多血供肿块应考虑腺瘤的可能性
35
肝腺瘤
(Hepatic Adenomas)
脓肿多为单房,少数为多房,为脓肿内纤维肉芽组 织或未被破坏的肝组织分隔而成
内向外:坏死区 脓肿壁
水肿带
15
肝脓肿
MRI表现
T1WI:圆形或类圆形的低信号区。脓肿壁的信号强 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表现较厚的圆环状稍高 于脓腔的异常高信号区,称晕环征
T2WI:脓腔显著高信号,稍低信号晕环,周围水肿 带明显高信号
肝脏炎性病变
细菌性肝脓肿
肝脏良性病变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囊肿
肝脏恶性肿瘤
肝细胞肝癌 胆管细胞癌 肝脏转移瘤
8
脂肪肝
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脂肪肝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
普美显 肝左叶FNH
31
多发FNH
32
FNH压迫下腔静脉
33
a
b
A 轴位脂肪抑制T2WI高信号病变,呈轮辐状;B 动态增强脂肪抑制动脉期病变明显强化
c
d
C 动态增强脂肪抑制门静脉期病变仍有强化,包膜也有强化;
D 橙子的周围切面和它的横断位T2W-FSE序列图像--非常的类似FNH
34
肝腺瘤
肝脏常见疾病的MR表现
1பைடு நூலகம்
T1WI-FS 预扫
正常肝脏MR表现
动脉期
门脉期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延迟期 5min、10min
T2WI-FS
2
同相位
正常肝脏MR表现
反相位
DWI b值=800
ADC图
3
肝脏异常MR表现
轮廓大小、形态改变
肝叶增大,厚度增加,肝叶饱满 肝叶缩小、变形,肝外缘与腹壁距离增加,肝裂、胆
囊窝增宽
信号强度异常分5级:
等信号:同肝脏信号 极低信号:同肝内流空血管信号 稍低信号:介于肝与血管之间 极高信号:同脂肪信号 稍高信号:介于脂肪与肝之间
4
肝脏异常MR表现
局限性信号改变
实性肿瘤,T1、T2弛豫时间长,T1WI显示为稍低 信号,T2WI稍高信号
含液性肿块(囊肿)弛豫时间更长,T1WI表现为极 低信号,T2WI表现为极高信号
肝裂增宽,胆囊外移 肝内血管或胆管形态异常
41
肝硬化
继发性改变
脾大(脾外缘超过5个肋单位,或脾下缘超过肝下 缘),脾梗死
门静脉扩张,血栓形成 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脾周、胰周、食管-贲门胃底、
椎旁、脐周静脉血管增粗扭曲 腹水
42
肝硬化 -- 肝脏形态的变化
43
肝硬化
MRI表现:
T2WI上,肝硬化变细的血管和炎性纤维组织表现为肝 实质内混乱的呈高信号的细小网格状结构 肝硬化再生结节在T1WI上呈等高信号,T2WI呈低信 号(铁沉积所致),信号均匀,无包膜 再生结节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 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边界 清楚的低信号结节
反相位
DWI b值=800
ADC图
58
T1WI-FS 预扫
门脉期
肝右叶肝癌并门脉癌栓
动脉期
延迟期 10min
肝胆特异期 延迟90min
T2WI-FS
59
同相位
肝右叶肝癌并门脉癌栓
反相位
DWI b值=800
ADC图
60
肝转移瘤
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转移途径:
邻近器官肿瘤的直接侵犯; 经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经门静脉转移; 经肝动脉转移
大,间隔不规则,肝脏明显变形 ➢混合型:大小结节共同存在
39
肝硬化
肝脏大小改变
早期肝脏可增大 中晚期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 尾叶、左叶外侧段增大,右叶萎缩
肝脏形态轮廓的改变
肝边缘显示凹凸不平(结节再生和纤维化收缩)
40
肝硬化
肝信号改变
出现脂肪浸润或铁质沉积 肝实质呈弥漫性或不均匀结节样改变
对于FNH而言上述表现具有高度特异性,甚至不需要活检 肿瘤无纤维包膜;出血、坏死均罕见,这点与肝细胞腺瘤 不同
28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
常见(典型)MR表现
T1WI 呈等/稍低信号 、T2WI 稍高/等信号的结节或肿块 病灶中心或偏心瘢痕(稍长T1长T2) 除瘢痕外, 整个病变信号均匀 动态增强:动脉期病变(除瘢痕外) 中度至明显均匀异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