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 对韵歌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3个字2、掌握笔画“提,撇折,竖折”。
3、结合图文,了解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读生字,掌握笔画。
2、初步掌握一些对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
出示: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一、出示韵文,导入新课。
1.认识“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
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
出示字卡:对板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过渡:我们的韵文如果唱出来也很好听呢,不信,你听---播放课文音频。
1.自由练读。
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文。
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3.师生合作读两遍。
(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句1.过渡:孩子们,看!动听的读书声把谁吸引来了?(出示:乌云图片)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云”。
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对比。
4.谁来给“云”字找个好朋友?生组词。
5.你看到的乌云是什么样的?看谁的眼睛最亮,最会观察。
出示课件,展开语言训练。
用乌云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很棒。
那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告诉你们: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
这个小知识,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希望孩子们多多看课外书。
看到黑压压的乌云,那就说明天气将要下雨了。
7.过渡:知识丰富的孩子们,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识“雨”。
(出示雨的演变过程)8.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雨”。
如果回答不上来,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点儿像不像小雨点儿。
9.小结:这个字,是我们中国古人最早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个是金文、小篆,最后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楷书--雨。
(出示字卡3---雨。
)跟着老师读两遍,开火车读。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暴雨、小雨、雷阵雨等等10.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天气马上要下雨了。
所以,出示:云对雨(开火车读)。
11.(出示雪花图片,)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孩子去观察)指名说。
想象说话: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洁白、像个精灵一样在飞舞)12.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13.课件出示风字。
(出示:风)。
认读生字---风。
师领读三遍。
开火车读,通过语境组词,让孩子加深印象。
如:今天刮大风了。
春天来了,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它就是风筝的风。
生自主交流。
14.只有风的帮助,雪花才能飞舞起来。
所以,我们说-----课件出示(雪对风)。
开火车读。
(二)学习第二句过渡:孩子们学得真好。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奖励你们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
1.(出示----盛开的桃花树)看看这幅图,图中有什么?我们可以说:()的花(生填空)——出示字卡:花指两名学生读。
你都见过哪些花?(樱桃花、梨花等。
)这些鲜艳的花朵开在哪里啊?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比如:妈妈带你到海边看到的叫——浪花;元宵节燃放的漂亮的叫——礼花;擦燃火柴碰撞出的叫——火花。
2.有花的地方,我们还能看到——(齐说)什么样的树呢?填空:()的树那谁来说:补充(课件出示:花对(树),指名学生读。
3.过渡:这时树上来了一位新访客,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的图片)(出示字卡:鸟)指两名孩子读。
4.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鸟”。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对比。
(中间一点就像鸟的眼睛,横像鸟的尾巴等。
)5.谁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6.出示生字卡片虫。
学生开火车读。
——那谁来告诉大家,鸟对什么呢?课件出示补充(鸟对()虫)7.(1)师生互动:师说前面的,生对后面的。
(边说边拍手)云对——,雪对——,花对——,鸟对——(2)生生互动。
(3)做课中操过渡:孩子们学得真认真,一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
跟着黄老师的口令来做拍手操。
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3(耳对——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1、2、3(鼻对——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脚——1、2、3(手对——足)。
总结:我们也能编对子,我们也是小小作家了,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请坐下。
(三)学习最后一句,指导朗读。
过渡:小朋友们这么厉害。
老师要带你们去看风景啦!1.你们看到了什么?2.什么样的山?什么的水呢?()的山()的水(指名说)3.孩子们,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课件出示此词)师领读几遍,学生读几遍。
4.出示字卡---山它也是个象形字,边写边说顺口溜:中间竖长两边短,竖折写时应连贯。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来,让我们欣赏美景吧!出示(柳绿桃红)请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花?(指名说)我们可以说:()的树()的花5.像这样,有绿树、红花,我们可以称为:柳绿桃红。
师领读几遍。
看!课件出示:(山清水秀变成山清对水秀,桃红柳绿变成柳绿对桃红的课件)四、朗读训练,合作对读。
1.(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2.我们来观察韵文,无论单字对还是双字对,他们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韵文。
我们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
3.师范读。
4.带上节奏,拍手读。
5.师生接读;6.总结:通过读,我们发现,对韵歌读起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重,也可以轻,这就是读书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读出书中的味道。
五、作业1、熟读韵文,并背诵,发语音2、看图连线3、自己写2对对子,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第二课时一、复习1、师生接读2、看图片,认读生字二、教学生字1、教学二会字认读,组词对:对错、对面、对手雨:下雨、雨水、雨伞风:大风、风车、风筝花:花儿、花朵、雪花鸟:小鸟、鸟儿、飞鸟2、教学四会字(1)教学新笔画“提”,板书。
起笔稍顿,往上抬,落笔出尖。
师范写,生仿写2遍教学生字“虫”,生先观察“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师范写(师板书笔顺,生说笔顺)生仿写提醒写字姿势(2)教学新笔画“撇折”,板书,折往上抬,末尾尖。
师范写,生仿写2遍教学生字“云”。
生先观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师范写(师板书笔顺,生说笔顺)生仿写提醒写字姿势(3)教学新笔画“竖折”,板书。
竖短横长,竖往左稍斜。
师范写,生仿写2遍教学生字“山”。
生先观察“山”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师范写(师板书笔顺,生说笔顺)生仿写提醒写字姿势三、组词虫:(单一,虫,6)虫zi、小虫、毛毛(máo)虫云:(单一,横,4)白云、乌(wū)云、云duǒ山:(单一,山,3)大山、山上、山水四、作业1、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抄写新笔画各一行,拼音一遍2、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抄写生字各一行,拼音标好3、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完成笔记抄写,读词语,发语音4、每个生字选一个词语,说句子,发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