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机、电、微机专用)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A.诘责(jié)湍急(tuān)刚正不阿(ē)B.相处(chǔ)屹立(yì)脍炙人口(kuài)C.惬意(qiè)剔透(tī)高屋建瓴(líng)D.步骤(zòu)淳朴(chún)茅塞顿开(s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伫藏虐待滥竽充数拔山涉水B.游戈细腻完壁归赵刻舟求剑C.忙碌讥刺买椟还珠不可救要D.逃窜捐款亡羊补牢再接再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鸟巢”体育场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B.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C.4·28胶济线火车相撞是近年来首屈一指的恶性交通事故。
D.“祥云”火炬的设计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得益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战时,丘吉尔是英雄,因为他顺应了,推动了历史。
在另一情况下,英雄也可能成为历史进程中的绊脚石。
②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格而著称。
③1995年,法国摄影师Yann Arthus开始了这项名为“地球”的摄影活动,从空中拍摄了一百多张照片,以此作为对新世纪的贺礼。
他声称,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目录,更是一份关于人类和生态的宣言。
④国外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
”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A.时势积聚鸟瞰因此B.时事积聚俯视因此C 时势积淀鸟瞰因为D.时事积淀俯视因为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B.成功的教学,在于老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道路快速前进。
D.父亲嗜酒如命的毛病,每天与乡亲一醉方休。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考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上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B、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D、矿藏,水流,国有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7.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8.下列语句中运用的比喻,不妥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9.措辞得体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10.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一个旅美侨胞投资兴建的职业中学将在明年年底建成。
B.这是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C.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其他学校领导。
D.他发现了敌人的一个哨兵11. 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文言文阅读:1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1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14.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15.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二、散文阅读:让高贵与高贵相遇鲍尔吉•原野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
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豪的蒙古男人。
这使我对在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蹰。
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
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
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
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
“355-│3.21-│2.353│2——-│”。
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线爬上来。
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
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
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才能有这一切呢?露水、鸟和风儿的忧伤。
……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
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地挤上眼帘。
读安谧的诗集新作《手拉手》,说“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
这时,你想冲出门去,到村口把小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
那么,在地上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时,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时,难免心酸。
那么,我想: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登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
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至今,我的性格仍强悍。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
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
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
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
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
当浪头涌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却在与你相拥的一瞬消散了。
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我们似乎无法盯住哪一排浪。
但令人欣慰的在于,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因而,我不必为自己难为情了。
16.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3分)答:(1)两种“高贵”分别指_______和________。
(2)说它们是“高贵”是因为___________。
(不超过15字)17..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分2别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字)(3分)(1)听《自新大陆》:.(2)读《清凉的水罐》:.(3)读《手拉手》:.18.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不超过30字)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A.高贵本是一个令我们敬畏的词,而作者让我们懂得: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
B.“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
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这里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当浪头涌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却在与你相拥的一瞬消散了。
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我们似乎无法盯住哪一排浪。
”此句中以“海浪”作喻,说明高贵常常来势凶猛,使得我们猝不及防,让人惋惜。
D.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结尾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三、请按语境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4分)20.读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了一位益友,寻得了一位良师。
读《史记》,我知道了即使忍辱负重也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读,我明白了;读,我懂得了。
四、填空:(6分)21.携来百侣曽游,。
恰同学少年,;,。
22.五花马,千金裘,,。
五、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
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异样,社会百态有抑扬。
人生有抑扬,,,,,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