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观察法

第七章观察法

第七章观察法
?
第七章观察法
第一节观察法的涵义、类别和基本原则
一、观察法的涵义
观察法是将调查者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目的,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观察仪器和观察技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观察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作为科学的观察应具有如下特点:一,科学观察是具有研究目的的观察;二,科学观察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三,科学观察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观察。

二、观察法的分类
从调查行为的不同变量出发,观察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实验观察和非实验观察
从研究者能否对观察对象实行控制来划分,观察可以分为实验观察和非实验观察。

实验观察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下进行观察。

非实验观察是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观察。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能对观察环境及有关因素实施控制,而后者则完全自然发展,无法进行控制。

2.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从研究者的观察方式来划分,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无结构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在于预先设计出观察指标;无结构性观察指研究者不预先设计出观察题目,也不专门谈就某一行为,而是观察和记录在研究对象本身及其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

3.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从研究者在观察中扮演的角色来说,又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参加到被研究对象的活动之中进行观察。

这类观察可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隐蔽观察,及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却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目的是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语言;另一种是非隐蔽性的参与观察,这种观察是对被研究对象不隐匿自己研究调查者的身份,并通过对方的支持,尽可能地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是研究者较充分地掌握资料。

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而是作为局外人,通过观察,来收集所需要的资料。

这种观察完全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语言。

三、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原则:全方位原则,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尽量以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集资料;求实原则,观察者必须注意,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

要求:注意细节,做好观察记录;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开动脑
筋,加强与理论联系。

四、观察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的优点有:第一,搜集非语言行为的资料方面优于其他的方法;第二,观察法的伸缩性较
大,有较充裕的时间与被观察对象接触;第三,如果观察是在非人为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那么被观察者不易因访问者的出现而在行为上失常;第四,观察者还有利于进行纵向研究,发现一些社会现象的倾向性。

它的局限性包括:第一,大多数观察,研究者对于环境因素难于控制;第二,只有较少指标可用数量表示,而大量的观察资料难于数量化;第三,观察研究的样本比较小;第四,观察者难以进入观察环境,接近观察对象。

第二节无结构观察
无结构观察是指不是根据预先设计的表格和记录工具实行有一定指标内容结构的观察。

一、无结构非参与观察
无结构非参与观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观察的内容,具体包括对情景环境的观察,对人物的观察,对事物动因的了解,对社会行为的观察,对出现频率和出现次数的观察。

在无结构非参与的观察中需要注意记录的问题。

一个是何时作记录,另一个是记录的积累和保存。

当观察记录积累到很多时,可以采取分类索引的方法,以解决日后研究的困难。

要使观察及其记录达到相当的准确性,就要求观察者保持敏锐的反应、快速的记忆以及较强的记忆力。

为了保证观察的准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和补充。

此外,常用的方法是同时由几个观察者共同观察记录。

二、无结构参与观察
无结构参与观察是一种比较机动灵活的观察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常常被人类学家用来研究原始部落、较小村庄和社区的群体生活。

当代的一些国外学者经常采用此方法。

无结构参与观察最大特点:不会引起被观察者的心理障碍。

无结构参与观察的优点很多,不过有两点容易对此方法的结果产生质疑:一是因为无结构,所以不同的观察往往有不同的结论,而是参与的程度越高,资料的主观色彩越浓。

第三节有结构观察
一、有结构观察的涵义和范畴
所谓有结构观察,主要是指观察者在观察前设定所要观察的活动和行为,并根据预先假设的反映类型,制定出严格的观察记录表格。

观察是在这种严格控制下进行的,这种方法也被称之为有控制的观察。

有结构
观察的内容范畴有:物质表征、动作行为、态度行为三个方面。

二、有结构观察的程序
有结构观察对于记录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一般来说它不采用参与观察法。

有结构观察的程序包括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观察总体范围;确定要观察的社会现象和具体项目;确定观察对象;制定科学的观察表格。

2.实施阶段。

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完成观察记录。

记录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记录,它要求简洁、清除、准确。

3.检验阶段。

此阶段是对观察结果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许多研究这常常采用多种观察方式来检验效度和信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