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词五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主备人黄子文审核:凌延勋编号:32--33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相关的背景知识,熟练背诵默写诗词。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以极度热情投入学习中,享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
【快乐链接】
一、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形象、感情。
第二步:查阅资料,了解背景,再次朗读,读出意境、美感、感悟(个人理解)。
第三步:熟读成诵,读出疑惑,同伴互助,你问我答。
二、诗歌朗读节奏
1、五言诗歌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
2、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第一课时时间:
《迢迢牵牛星》
一、朗读(完成情况自评)
1、个人读,读准字音、节奏。
2、小组齐读,读出意境、美感、感悟。
二、知人论世
1、参看练习册P91。
2、自我补充,写于课本中。
三、合作学习
1、组内互相复述诗歌当中呈现的故事内容。
(完成情况自评)
2、完成练习册P91之“整体感知”。
(完成情况自评)
四、合作探究(完成情况自评)㈠既然“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呢?这悲从何来,恨从何生?
㈡本诗十句之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
1、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皎皎”是写;“纤纤”是写,“札札”是写;“盈盈”是写,“脉脉”是写。
2、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的巧妙抒发,增强了诗歌的性和性,增添了诗歌的美和美。
五、作业
1、熟读成诵;(完成情况自评)
2、完成练习册P92之“精读探究”。
(完成情况自评)
3、拓展练习。
(完成情况自评)
读《鹊桥仙》,它与《迢迢牵牛星》同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传说,说说他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各有什么特点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渡荆门送别》
一、朗读(要求同《迢迢牵牛星》)(完成情况自评)
二、知人论世(查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写至课本上)(完成情况自评)
三、合作与探究。
(完成情况自评)
1、完成练习册P92之“熟悉作者,了解背景”第2小题。
2、完成练习册P92之“整体感知”。
四、作业(完成情况自评)
1、熟读成诵;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依据。
3、拓展练习: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
《春望》
一、朗读(要求同《迢迢牵牛星》)(完成情况自评)
二、知人论世
1、参看练习册P91
2、自我补充(查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写至课本上)
三、合作与探究。
(完成情况自评)
1、完成练习册P95之“整体感知”。
2、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1、
3、
4、5小题。
四、作业
1、熟读成诵;(完成情况自评)
2、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2小题。
(完成情况自评)
3、拓展练习: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6小题。
(完成情况自评)
第二课时时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朗读(要求同《迢迢牵牛星》)(完成情况自评)
二、知人论世(查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写至课本上)(完成情况自评)
三、合作与探究(完成情况自评)
1、完成练习册P95之“整体感知”。
2、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1、
3、4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四、作业(完成情况自评)
1、熟读成诵;
2、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5题。
3、拓展练习: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2、6题。
《西江月》
一、朗读(要求同《迢迢牵牛星》)(完成情况自评)
二、知人论世(完成情况自评)
参看练习册P95,摘取扼要内容抄至课本上。
三、合作与探究(完成情况自评)
1、完成练习册P96之第1-4题。
2、完成练习册P95之“精读探究”第1、
3、4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四、作业(完成情况自评)
1、熟读成诵;
2、这首词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什么亮点?
3、拓展练习:完成练习册P96之“精读探究”第5题。
本课思考: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1900年2月10日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本诗写了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苦,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恋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四、艺术特色:叠词的使用
本诗十句之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修美,“札札”是写机杼声之繁忙;“盈盈”是写银河水之清浅,“脉脉”是写相视含情之态。
(叠词的作用)
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叠词的表达效果)
五、拓展延伸
(一)
参考观点:
1、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
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对牛郎织女进行深情的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2、从诗歌立意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
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
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
3、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