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规范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

从规范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

从规范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
——经济地理学研究思路的转变
10110112 张晓燕地理科学
经济地理研究思路的转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而造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思路即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

在人类研究的最初,自然科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人们从经验主义出发,通过归纳总结来得出人文经济地理学的一些较为肤浅的朴实规律,这就是规范分析的形象说法。

当人们慢慢发现,人对地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时,出现了实证主义方法论。

关于人文地理文化历史方面的课题,人本主义方法论所带来的分析效果就是实证主义就难以企及的了。

但是,在繁杂的人文地理的研究中,人地分析是无法分开的,所以,人本主义方法论又被结构主义方法论打败了。

但是,由于在分析人文经济地理的时候研究方法是多元了,所以我们会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论来分析,博采众长。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但是,由于规范分析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关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实证主义分析:
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它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形态或学派,叫逻辑实证主义,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发展。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进使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实证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过于看重经济人的联系,而忽视了人与地理的其他联系,实证主义又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实证主义所擅长的物的研究并无法在社会现象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人本主义方法论:
针对实证主义分析忽略人的主体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学者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而引入了人本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势。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

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把它用一个潜在结
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使有意义的。

所以解释不可能单凭对现象的经验主义研究就能完成,这与注重经验,观察的实证主义有很大区别。

但是结构主义地理学不像实证主义那样系统完善,影响力也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