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

第二,非营利组织所动员的社会资源无论在规模上、构成上还是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
第三,非营利组织无论作为整体还是个体,都难以与政府、企业相抗衡,因而在它们之间还难以形成真正平等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境外的非营利组织
1、治道变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
(1)关系
政府某些职能被替换
为了精简政府机构,增加公共服务的提供的灵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营利组织在社团发展中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用:
3.分类
(1)分类体系
ISIC体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NACE
世界银行分类
国际分类体系ICNPO
(2)我国的分类:从专业化和分工角度
行动类
专业支持类
资金支持类(公募,非公募)
4、地位
(1)作为政府与市场的补充机制出现的新资源配置体制。
(2)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无论国家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第三部门却不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更像是一盘散沙、无所不包。
(1)制定策略。
(2)执行策略。
(3)评估策略。
第十一章:筹款管理
1、非营利组织的筹款不同于政治性的筹款,它是基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募集资金、物资或劳务的过程。
2、筹款理念的发展
产品导向阶段
推销导向阶段
顾客导向阶段
3、筹款的市场分析
个人市场,又叫大众市场,是非营利组织筹款最主要的市场。
第二,通过营销,非营利组织可以把自身的组织宗旨和其他信息传达给公众,从而提高其公众形象,并刺激公众给予回应;
第三,非营利组织可根据营销,决定组织目标,并拓宽组织资源的吸收途径,使任务的实现更为顺利;
第四,通过营销,引起公众注意,吸引非营利组织需要的各种关注、支持;
第五,营销使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第二,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与透明性。
第三,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
2、其他一些概念
公民社会
公益组织
慈善组织
草根组织
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中的特殊部分,是活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非营利组织,指那些由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或企业家,基于一定的经济关联性和利益共同性而结成的,具有共同体特征的社会团体。
第十章: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管理
1、营销是一个有系统的程序,是一个管理过程,需要精心设计与规划。
营销并不仅仅局限于营销部门内部,而是立足于组织宗旨之上的战略,需要组织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
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交易。
2、营销的核心,是所谓“4P”,即产品、价格、推广、场所。具体来说:
(1)产品(Product):营销的第一个概念是产品。
(2)价格(Price):营销的第二个概念是价格。
(3)推广(Promotion):营销的第三个概念是推广。
(4)场所(Place):营销的第四个概念是场所,实际上就是我们熟悉的市场。
3非营利组织需要营销。
1.竞争:非营利组织间、商业企业加入社会服务领域
2.资金
3.生存压力
具体:第一,通过营销,分析并确认公众的需求,非营利组织可据此提供正确的公共服务,并有意识地引导公众的健康需求;
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
第一章:定义及分类
1、定义及属性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其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
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
第三,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第三,通过战略管理,树立组织的愿景
第四,通过战略管理,明确组织发展的优先目标,分清轻重缓急。
第五,通过战略管理,分析和诊断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序地推动制度创新。
第六,通过战略管理,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各种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
第八章:志愿者管理
志愿精神是志愿精神的实践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不计报酬、主动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捐款人动机
捐款者特征
怎么把握?
企业市场
1)捐款主导模式
2)特点
若干种公司是容易提供捐赠给非营利组织的:
(1)当地公司。
(2)开展和非营利组织相关活动的公司。
(3)宣布了支持领域的公司。
(4)有私人关系的公司。
(5)大型公司。
(6)能满足特殊募捐要求的公司。
3.项目型志愿者。主要参加各种项目或活动,为之提供支持,主要集中在项目或活动开展期间,一旦项目或活动结束,志愿服务也告一段落
4.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国内生产总值法。其具体做法是:计算志愿者的人数、贡献时间数量、折合成全日制劳动力数量,再折合成国内生产总值并计算所占比例。
在日本,近年流行一个概念叫“地域生态货币”(ecology economy community money),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可以流通、主要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这种货币是志愿者为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志愿服务的计量单位。
非营利组织是政府与公众联系的一座桥梁
市场化
(2)治道变革特征:
(3)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掌舵者与划桨者间合作:
引入市场机制(招标):监督分明,省钱
政府购买服务:
2、美国对非营利机构的管理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3、英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高的原因
4国际非政府组织
定义1968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规定:在有关国际公益性事物中发挥作用的NGO可获得联合国体系的咨商地位,获得这种地位的NGO即为国际非政府组织
科特勒强调: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正确步骤应当如下:
(1)做一定的市场调查,了解自己想要服务的市场及其需求。
(2)进一步做出市场分区,辨别出你想要打交道的特定人群或目标市场。
(3)针对目标市场,制定政策、规范服务范围并细化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
(4)将这些计划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市场。
正确的市场分区
(1)市场界定。
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也是它们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第一,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第二,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
第三,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非营利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原则,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和互助主义。
第一,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
投入者、内部人员、中介者、消费者
(2)市场分区
(3)市场分区标准。
(4)目标市场与策略规划
2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又称竞争定位,指非营利组织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市场上寻求一个独特的位置,进而扮演一定的角色,其目的在于使组织与其他相互竞争的组织有明显的差异,也让目标市场正确认识组织的独特性。
3营销组合
非营利组织的策略性营销过程:
●战略规划的准备阶段应完成四项基本任务。
●分析阶段应详尽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信息,客观地把握组织的处境和定位。
●规划阶段是战略规划的核心。
●实施阶段是战略规划的关键。
●战略规划需要定期的监督和评估,并适当调整。
3、组织推行战略管理的意义及操作重点
第一,通过战略管理,明确组织的宗旨。
第二,通过战略管理,界定组织的任务。
4、如何开展策略性营销
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
1重温组织的宗旨
宗旨是非营利组织的灵魂。
宗旨不是纯主观的东西。
宗旨只是一个总纲领,并非具体的目标、措施和方法。
2市场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
市场状态
受益者
竞争者
其他人群
3内部条件分析
明确组织的目标。
组织的资源。
组织的政策。
营销策略的制度和实施
1市场分区与目标市场的选定
1、现行法规
2行政支出不得超出10%
第五章
1战略管理是对组织的活动和发展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战略规划,所以有时候战略管理指的就是战略规划,即狭义的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立足于根本性、大方向,着眼于未来。
2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在程序上包括五个阶段。
分类
第一:一般咨商地位
第二:专门咨商地位
第三:注册咨商地位
非政府组织委员会
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
参加国际会议,提出有关议题,影响政府决策和倡议
在联合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同时同地,召开同主题的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
建立制度化的联系通道及建立定期的联系机制
与联合国一道从事大量的全球活动
第三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
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实践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不计报酬、主动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通常情况下,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根据工作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1.管理型志愿者。加入理事会或担任顾问,是非营利组织领导层的成员,参与组织的决策与治理。
2.日常型志愿者。参加组织日常工作并担任一定的角色,包括策划、管理、协调等,和组织的其他员工一样能够每天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