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生化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临床化学检验中多采血液为标本,次为尿液,少数是其他体液(如脑脊液、羊水、唾液、胸腹水),这些标本的化学成分含量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也可因标本采集和处理不当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标本组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标本时要考虑到并设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可能影响标本化学成分的因素:
1、餐后:血糖、血脂……可增加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一般应
空腹抽血。

2、食物成分: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可引起血中蛋白、血脂、
尿酸增高,香蕉、咖啡等可引起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
测定等。

3、药物:异菸肼、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
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

因此,建议检查前几天
就停止使用有干扰的药物,且申请单最好能注明近期用药
情况。

二、采血方法:
(一)一般化学检验早晨采集空腹静脉血。

1、血糖、血脂、蛋白质、尿酸、无机离子、酶类测定,采
血后注入洁净试管放置370C水育箱待凝固后分离血
清。

2、纤维蛋白原等需血浆者,采血后注入盛有适当抗凝剂试
管中,并立即混匀。

(二)尿液检验需收集中段尿,且需加入甲苯或二甲苯防腐。

三、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
(一)许多组分在红细胞中浓度比血清中高几倍或几十倍,溶血可影响该成分的分析,如血钾、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故血液采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溶血:
1、注射器及针头必须洁净干燥无菌,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
器及试管。

2、止血带压脉时间过长易引起血管内溶血。

3、抽取血液后应先将针头取下缓慢注入试管。

4、抽血时产生的大量气泡不要放入试管中,否则易引起溶
血。

5、分离血清及血浆时离心速度不亦过高,离心时间不亦过
长。

(二)采取血标本后要及时分离血清:血中许多成分采血后可大大降低,如血糖可因红细胞酵解而明显降低;有些酶放置后易
失活,如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室温1小时活性丧失50%。

(三)血样本不能及送检,应分离血清或血浆放40C保存。

(四)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反应蛋白,补体C3、C4项目的标本应及时分离血清放40C,两天内送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