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法

海洋法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
(征求意见稿)
教务处编印
二〇〇九年六月
海洋法
Ocean law
课程编号:4361050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
学分: 2 学分
学时: 32 学时(讲课:32 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选修
先修课程:国际公法学
适用专业:海洋科学
教材:海洋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屈广清主编,2005年版。

开课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海洋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海洋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及最新理论的前沿动态外,还要培养学生关注中国海洋法理论好相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将各章节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1.第一章海洋法概述( 0.5 学时)
第一节海洋与人类的海上活动
第二节海洋法的概念
(1)掌握海洋法的概念、性质、特点;
(2)熟悉海洋的概念;
(3)理解海和洋的区别;
(4)了解海洋对人类的作用;
2、第二章海洋法的渊源(0.5学时)
第一节海洋法的渊源
第二节适用公允及善良原则
(1)掌握海洋法的主要渊源;
(2)熟悉公允及善良原则;
(3)理解海洋法渊源的含义及分类
(4)了解公允及善良原则的性质及实践;
3、海洋法的历史发展及编撰(1学时)
第一节海洋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海洋法的编撰
(1)掌握海洋法编撰的含义;
(2)熟悉近代和现代海洋法时期的代表制度内容;
(3)理解海洋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4)了解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编撰内容;
4、海洋法的基本原则(1学时)
第一节海洋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掌握海洋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内容;
(2)熟悉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特点;
5、第五章内水(3学时)
第一节基线
第二节内水概述
第三节港口
第四节海湾
第五节海峡
第六节内海的其它组成部分
第七节我国的内水
(1)掌握海湾、海峡的法律地位;
(2)熟悉内水的含义及其法律地位;
(3)理解基线的含义;
(4)了解基线的划定;
(5)初步了解港口制度;
6、第六章领海与毗连区(2学时)
第一节领海概述
第二节领海宽度及界限
第三节沿海国在领海的权利
第四节其它国家在沿海国领海的权利
第五节毗连区
第六节我国领海及毗连区制度
(1)掌握沿海国在领海的权利;
(2)熟悉毗连区的法律地位;
(3)理解领海宽度的确定方法;
(4)了解无害通过权的含义;
(5)初步了解其它国家在沿海国领海的权利;
7、第七章群岛国与群岛水域(1学时)
第一节群岛和群岛国概述
第二节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1)掌握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2)熟悉群岛水域;
(3)理解群岛水域的通行权;
(4)了解群岛基线的概念;
(5)初步了解群岛基线的划定方法;
8、第八章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1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法律地位
(1)掌握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法律地位;
(2)熟悉《海洋法公约》中海峡国境制度的基本内容;
9、第九章专属经济区(1学时)
第一节专属经济区概述
第二节专属经济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专属经济区的划分
第四节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第五节专属经济法内的其它权利与义务
第六节专属经济区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掌握专属经济区内其它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2)熟悉海洋法公约对于相邻或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划界的规定;(3)理解专属经济区的概念、法律性质;
(4)了解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毗连区的区别;
(5)初步了解我国建立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必要性;
10、第九章大陆架(2学时)
第一节大陆架概述
第二节大陆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大陆架的划界问题
第四节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第五节我国的大陆架
(1)掌握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2)熟悉大陆架的概念;
(3)理解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划分的原则;
(4)了解大陆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5)初步了解中国大陆架的划界问题;
11、第十一章公海(2学时)
第一节公海概述
第二节公海自由原则
第三节公海上的管辖权
第四节海盗行为
(1)掌握公海的概念及与领水的区别;
(2)熟悉公海自由原则的概念、理由及详细内容;
(3)理解公海上的管辖权的种类、行使方式及豁免;
(4)了解海盗行为的界定;
(5)初步了解中国如何应对海盗;
12、第十二章国际海底区域(3学时)
第一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开发制度
第四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管理机构
第五节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修改
第六节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1)掌握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法律地位;
(2)熟悉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基本内容;
(3)理解国际海底的平行开发制度;
(4)了解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的修改的内容与意义;
(5)初步了解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13、第十三章海洋环境保护(2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第三节国际海洋环境法的实施
第四节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第五节中国与海洋环境保护
(1)掌握海洋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2)熟悉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3)理解海洋环境污染管辖的概念及三个基本管辖原则的内容及适用;(4)了解海洋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内容及其归责原则及补救方法;(5)初步了解中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立场和现有立法;
14、第十四章海洋管理(3学时)
第一节海洋管理的提出
第二节海洋管理与海洋资源
第三节海洋管理体系
第四节海岸带管理
第五节海洋渔业管理
第六节海洋科研管理
第七节其它海洋管理
(1)掌握海洋管理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及内容;
(2)熟悉海洋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3)理解海洋法公约与1995年执行协定的关系;
(4)了解海洋技术转让的内容;
15、第十五章海洋争端解决的原则、方法(3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海洋争端解决的原则
第三节解决海洋国际争端的方法
(1)掌握海洋争端的内容;
(2)熟悉解决海洋争端的原则;
16、第十六章调解(1学时)
第一节调解的概念
第二节调解的程序
(1)掌握普通调解程序;
(2)熟悉强制调解程序;
17、第十七章仲裁(1学时)
第一节仲裁的概念
第二节仲裁的程序
第三节特别仲裁程序
(1)掌握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的提起、程序、适用范围;
(2)熟悉特别仲裁;
(3)理解海底争端的商业仲裁;
18、第十八章国际海洋法法庭(2学时)
第一节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产生
第二节国际海洋法法庭
第三节海底争端分庭
(1)掌握国际海洋法法庭的管辖权;
(2)熟悉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当事方;
(3)理解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产生;
(4)了解国际海洋法法庭适用的法律;
(5)初步了解海底争端分庭;
19、第十九章战时海洋法概述(2学时)
第一节战争法与海战法概述
第二节战时海洋法的渊源
第三节战时海洋法的发展与编撰
(1)掌握战争法的基本原则;
(2)理解海战习惯和条约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20、第二十章战时海洋法规则(1学时)
第一节战时海洋法规则概述
第二节战时海洋法中的中立
(1)理解战时海洋法规则;
(2)了解战时海洋法规则;
三、大纲说明
(1)作业和报告:作业:5 次,课程论文:0 篇;
(2)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计算(4)是否使用多媒体:使用
(5)其他:
四、参考书目
1、海洋法,魏敏主编,法律出版社,1987;
2、国际法学述评,周忠海等,法律出版社,2001;
等等。

制定人:冯寿波审定人:钮敏批准人:焦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