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上海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3、培养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兴趣。
活动重点
棉线为什么绕在粗铁棒上烧难得烧断,绕在细铁丝上容易烧断的原因。
活动难点
明白:水的沸点是100°,而一般情况下纸的燃点是130°,当水达到沸点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左右不再升高,当然就不会达到纸的燃点,因此用纸盒烧水,水可烧开而纸不会烧着。
活动准备
挂历纸、胶水、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粗铁棒、棉线、细铁丝等。
活动重点
针刺反应活动过程。
活动难点
找出自己敏感部位的发布。
活动准备
回形针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活动引入:
你和小伙伴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你身体上哪儿最怕被人挠痒痒?
做一做
做实验:针刺反应(同桌互相实验)
A.把回形针拉直弯成U形,并且使针尖并在一起。
B.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用针头轻轻的碰触他的手掌,问他感觉到是一个还是两个针尖。
C.将两个针尖分开一点,重复实验,知道对方感觉到有两个针尖。测量出这时两个针尖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
D.换个部位进行以上4个步骤,并且记录实验情况。
F.换角色实验。
找出自己身体中最敏感的部位。
想一想
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你的实验有误差吗?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课外思考: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课题:1.“小喷泉”
主备人Leabharlann 活动时间累计课时第1节
活动内容
会制作简易的小喷泉。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吹的气越多,喷泉喷得越高;吹的气越少,喷泉喷得越低。
3、在实验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乐于参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小喷泉形成的原理
活动准备
1、广口瓶2个2、橡皮泥若干3、吸管2根4、适量的水5.锥子1个
在瓶中倒入水:一个装满,另一个四分之一。将钻孔的盖盖在盛水少的瓶口上,拧紧。
将有盖的瓶子倒过来,将瓶盖外较短的塑料管(a管)插入另一个瓶子中(注意塑料管别碰到瓶底。)
分组制作“小喷泉”。
注意事项:1、提示使用工具时要注意,不要打逗、嬉闹。
2、提示倒水的时候注意部要把水撒到地上
想一想
水通过B管流出时,瓶内的气压有什么变化?水通过A管进入上面的瓶中,有说明了什么?喷泉的形成与大气压力有关系吗?
利用相同的原理再做2个标本。
课题:6.自制风筝
主备人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节
活动内容
风筝的结构和制作
活动目标
1.掌握风筝的制作2.能自己制作一些风筝
活动重点
做中学
活动难点
风筝的制作
活动准备
竹丝、棉线、尼龙布、针、铅笔、剪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课题引入
师问:你们放过风筝吗?今天我们学习自己制作风筝。
将大塑料袋封闭好,然后前后上下摇晃15分钟(戴好手套)。
打开塑料袋,品尝自己做的冰激凌。
测与评
自己制作的冰激凌味道怎么样?同学制作的呢?
你在制作冰激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你是怎么解决它们的?
课题:5.制作昆虫“琥珀”标本
主备人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节
活动内容
了解制作琥珀标本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琥珀标本的形成原因;2.能动手做琥珀标本。
水的沸点是100°,而一般情况下纸的燃点是130°,当水达到沸点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左右不再升高,当然就不会达到纸的燃点,因此用纸盒烧水,水可烧开而纸不会烧着。
课题:4.自制冰激凌
主备人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节
活动内容
自制冰激凌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盐和冰块能降温。
能自己制作冰激凌。
培养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兴趣。
2、风筝在天上飞时有什么影响飞行的想象?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3、风筝为什么能飞上蓝天?
4、怎么才能做出飞的高而稳的风筝呢?
5、利用相同的原理再做几个风筝。
五、自学“广角镜”。
课题:10.天气预报
主备人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节
活动内容
了解天气形成的过程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的流程。
2.了解预报天气的常用简单方法,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
没有换软缸设备的,也可直接将虫浸于温水中,用热气也能使其还软。
5.针插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共有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级别。
从0至5号,6个级别的针都带有针帽。只有00号不带针帽,其长度仅为其他各号针长的一半,是作为双重针插标本用的。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使用哪号针,应根据虫体的大小来定
抓尺实验(同桌互相实验)
取根直尺,让同学把手张开适当的距离,将尺子竖直放在他的虎口上方,并使尺子的零刻度线跟他的手齐平。
突然双开尺子,看看同学抓住尺子的哪个部位(以食指上缘的读数为准)。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发出“抓紧”的信号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轻轻拍同学的肩膀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二、做一做
1.请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如何做好标本的实验。
2.实验步骤。
制作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针插和液浸。对于昆虫来说,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用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2.去除内脏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但象蜻蜓中的豆娘那样身体极细的昆虫,则可不必去除内脏。
做中学
感受风能。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风是一种能源形式,它可以使物体移动。
怎么才能感知风的存在?(小组讨论)
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
三、做一做
1.请学生认真看书学习如何制作风筝。
2.制作步骤。
1)准备竹条,宣纸,细棉线,将竹条用小刀像削铅笔一样削成约0.5cm宽的薄条,保证能够轻松弯曲,但不断(越轻越好)。
7.干燥当插针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将昆虫放置到安全通风出去干燥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一般需时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虫标本上加放适量的防蛀防霉药剂,然后插上标签。若标本的数量较多,则需分门别类将标本置入标本盒内,将其置于避光的干燥处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虫生态景箱,还可将昆虫标本与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个玻璃罩内,也可配置在其他艺术镜框中。想一想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活动导入:
你家里的炊具一般用什么制作的?它们的好处是什么?可是有个小朋友说他能用纸盒烧水,你相信吗?
做一做:
做纸盒烧水的实验。
根据教材上的提示做好纸盒。
将三脚架上放石棉网,将装了大半盒水的纸盒放在石棉网上,把酒精灯放到三脚架下给纸盒加热。
你发现纸盒能把水烧开吗?
讨论:纸盒能把水烧开的奥妙是什么?
议一议
找出教材中图中实验失败的原因。
一根细棉线容易被火烧断,把棉线绕在粗铁棒上,它容易被烧断吗?为什么呢?
把棉线绕在细铁丝上,它容易被烧断吗?为什么呢?
记录2、3的实验结果。
广角镜——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物体燃烧的三要素:有可燃物、可燃物达到燃点、与助燃物接触。
了解几种物质的燃点(着火点)。
3、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解剖时,可用镊子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接着用脱脂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3.临时保存昆虫被杀死,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在广口瓶中装入三分之二的水,将2跟塑料管并排插入水中,插入深度相同,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口含其中一根塑料管吹气,另一根塑料管会出现喷泉吗?
阅读了解“广角镜”----喷泉景观
课题:2.测一测你的感觉——针刺反应
主备人
活动时间
累计课时
第2节
活动内容
针刺反应
活动目标
通过针刺反应知道自己身体最灵敏的部位发布的地方.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及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谈话导入:你们看见过喷泉吗?当我们在公共广场欣赏喷泉的时候,你想过什么?你是否想过你也可以制作一个喷泉。
独立阅读“做一做”,了解“小喷泉”的制作方法。
一)师生共同设计制作步骤:
准备有盖广口瓶2个,细长塑料管2根。
2、在一个盖上钻2个孔,大小正好能插入塑料管。
将管插入孔中,一根(a管)插入50毫米,一根(b管)插入10毫米。(插入指插进瓶内部分),用橡皮泥封好插孔边缘。
2)用细棉线扎架子,最简单的就是扎成“田”字样,蒙上宣纸,在“田”字中间横上两端和中间竖下端穿孔用三根线引出,形成三点牵引线。
3)汇到一点,其中下端线略短。用宣纸裁出细长条2条做风筝尾巴,一般长度为风筝体长的2倍,根据情况可以裁剪配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