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月考高一地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范围:1.地壳运动和变化2.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一、选择题(6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2. 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长江三角洲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D.维苏威火山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

据此,完成3-5题。

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D.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4. 图中⑤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A.石灰岩B.大理岩C.板岩D.玄武岩5.某采煤队在开采地层③中的煤时,不慎发生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发生部位是A.A处发生透水事故B.B处发生瓦斯爆炸C.A处发生瓦斯爆炸D.AB两处都可能发生两种事故――――――――――――――――――――――――――――――――――――――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3-5题。

3.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4. 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A.沉积岩B.侵入岩C.变质岩D.喷出岩5.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下面为一组不同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 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7.我国四大高原中存在地貌景观⑤的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8.能体现崇明岛成因的景观图为A.②B.③C.④D.⑥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读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 地气候的成因为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C.冬夏季风交替控制D.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11.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 地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12.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P 地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A.5。

NB.25。

NC.40。

ND.50。

N14.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高度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15.该山地同顶没有积雪冰川带,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和纬度B.降水和海拔C.纬度和海拔D.植被和洋流二、综合题(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

河流季节性河流湖泊材料三: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和“以水定城”的,现在在河西走廊,农业用水约占90%,城市建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0%,只要能够从农业用水中‘挤’出一些,就可以满足城市化的需求。

⑴请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8分)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6分)⑶对于河西走廊,只有将大量散居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实现异地城镇化和生态移民,才能真正减轻环境的压力。

你是否赞成以上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17.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如图甲)⑴图乙是A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请判断①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⑵在A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丁),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6分)⑶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

请分析原因。

(8分)高一地理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范围:1.地壳运动和变化2.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一、选择题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C)A.①——重熔再生B.②——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D.④——外力作用2. 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A.长江三角洲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D.维苏威火山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

据此,完成3-5题。

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D.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析:A.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乙处为向斜,是储存地下水的主要地层;丙处为断层,可能有泉水,故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寻找,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之后,故符合题意;D.乙处为断层,不利于隧道建设,故不符合题意。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趁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

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

隧道的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在背斜处修建隧道,背斜岩层向上隆起,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同时,有利于排水,不易积存地下水,比较干燥。

4. 图中⑤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B)A.石灰岩B.大理岩C.板岩D.玄武岩5.某采煤队在开采地层③中的煤时,不慎发生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发生部位是(C)A.A处发生透水事故B.B处发生瓦斯爆炸C.A处发生瓦斯爆炸D.AB两处都可能发生两种事故――――――――――――――――――――――――――――――――――――――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3-5题。

3. 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4. 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B)A.沉积岩B.侵入岩C.变质岩D.喷出岩5.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B)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下面为一组不同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 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D)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7.我国四大高原中存在地貌景观⑤的是(D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8.能体现崇明岛成因的景观图为(B )A.②B.③C.④D.⑥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C)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读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 地气候的成因为(A )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C.冬夏季风交替控制D.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11.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 地气候类型为(C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12.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P 地自然带是(B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13-15题。

13.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B)A.5。

NB.25。

NC.40。

ND.50。

N14.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C)A.海拔高度B.水分状况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15.该山地同顶没有积雪冰川带,其主要原因是(C)A.降水和纬度B.降水和海拔C.纬度和海拔D.植被和洋流二、综合题(4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材料二下图为祁连山冰川及河流水系图。

河流季节性河流湖泊材料三河西走廊基本上是“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和“以水定城”的,现在在河西走廊,农业用水约占90%,城市建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0%,只要能够从农业用水中‘挤’出一些,就可以满足城市化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