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治理)生猪养殖环评报告污染治理措施

(公司治理)生猪养殖环评报告污染治理措施

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6.1 废气防治措施6.1.1 恶臭污染物控制分析(1)养殖场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猪粪堆放、清理等工艺产生恶臭气体,属无组织排放,由于恶臭物质无法定量测算,以臭气浓度进行考虑,要求项目猪舍每天清理猪粪至少三次,保持场区内道路清洁,杜绝猪粪随意散落。

堆肥场必须经常打扫,并经常喷洒消毒剂,蚊蝇滋生季节喷洒虫卵消毒液,杜绝蚊蝇滋长。

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干清粪工艺是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集中、运走,尿及污水则从排污道排入污水处理装置,当天产生的干粪及时清运至堆肥场。

猪粪做到日产日运,不在猪舍内存储。

猪粪采用密闭车运输,运至堆肥场后直接进行堆肥,尽量减少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

本项目设置猪淋浴设施,定期给猪淋浴,并经常刷拭猪体,进行修蹄,保持猪体的清洁卫生。

每天保持猪舍清洁干净,定期清理,在猪舍内设置排风装置。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减少猪体产生异味及猪舍恶臭气体的排放。

污水处理构筑物均为加盖密闭池体,在处理发酵过程中,减少臭气向外扩散。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减轻臭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2)猪粪厌氧发酵技术防臭措施可行性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分析测定猪粪便中的污染物含量见表6-1,数据以单位猪粪中主要污染物含量标注。

表6-1 猪粪便中主要污染物含量(kg/t)表6-1所列数据为刚排泄出粪便的污染物含量,猪粪添加辅料初步发酵除臭处理后,含水率降低至45%左右,NH3-N大部分转变为有机氮,少量挥发,同时恶臭气味基本消除,有害病原菌、草籽、虫卵被初步杀灭,而在发酵完成后,物料水分降至17%左右,恶臭气味完全消失,有害病原菌、草籽全部杀灭。

物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有机质分解情况一览表见表6-2。

表6-2 微生物有机质分解情况一览表由此可见,发酵菌对猪粪除臭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减少恶臭气味产生,因此物料发酵完成后,恶臭气味基本消除。

通过面源模式对场界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本项目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可使场界空气中臭气浓度≤20(无量纲)、氨≤1.5mg/m3、硫化氢≤0.06mg/m3,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相应标准要求。

本项目养殖饲料应采用理想蛋白质体系配方,以提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的排放量和粪的生产量。

提倡使用微生物制剂、醇制剂和植物提取液等活动物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恶臭气体的产生。

这些微生物进入家畜体内后,能使肠内的有益细菌增殖,使肠的活动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抑制粪尿恶臭的目的。

在选用饲料时,一是要注意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二是要注意选择有毒有害成分低、安全性高的饲料。

在饲料中补充合成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一方面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同时又降低了动物排泄物中的氨气(NH3)产生量,减少臭气的产生。

利用生物方法,将EM有效微生物菌剂加入饲料中,可以促畜禽生长并降低粪便的臭味。

如台湾源泉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叫“亚罗康菌”的微生物制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可将猪、猪体内的NH3、硫化氢(H2S)、甲烷(CH4)等转化为可供畜体吸收的化合态氮和其他物质,可使排泄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都明显降低,从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并减少臭气的产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添加剂时,应选择微生物、低聚糖等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以保证畜产品安全和无公害。

另外,分阶段饲喂,即用不同养分组成日粮来饲喂不同生长不育阶段的畜禽,使日粮养分更接近畜禽的需要,可避免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营运期向发酵场内投放吸附剂,也可减少恶臭污染物气味的散发。

常见的吸附剂有沸石、膨润土、海泡石、凹凸棒石、蛭石、硅藻土、锯末、薄荷油、藁属植物等。

其中,沸石类能很好的吸附NH3和水分,抑制NH3的产生和挥发,降低臭味。

综上所述,本项目采取以上恶臭防治措施后,可使生产过程产生的恶臭废气得到有效控制,使恶臭气体扩散面积降至最低,有效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设置2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和500m卫生防护控制距离,可有效地杜绝养殖场恶臭污染物对周围新建大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本项目采取的恶臭防治措施可行。

6.1.2 粉尘治理措施饲料加工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经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沉淀收集,放入已破碎好了的粉状料内,不外排。

6.2 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6.2.1 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本项目养殖场废水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发热值很高的优质气体燃料。

本项目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生产生活燃气,可满足全场用气量。

是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的一种形式。

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具有以下优点:(1)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能使畜禽养殖污水处置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能与宏田猪养殖基地实际紧密结合,能够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3)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的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6.2.2 养殖场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目前针对养殖场废水比较成熟、适用的处理工艺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另一类是以污水达标排放为主的“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

“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是指畜禽场污水经厌氧无害化处理后不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而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的处理利用工艺。

“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指的是畜禽场的畜禽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以回用为最终目的的处理工艺,该工艺要求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本项目采用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养殖场废水先经污水处理装置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场区内和周围农户燃气,沼液经沉淀、接触氧化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后,部分经碳化过滤池处理作回用冲洗水,其余进入生物氧化塘,进一步消减污染物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蔬菜)用水标准用于农灌和绿化灌溉。

干猪粪、沼渣、沉渣、污泥送堆肥场生产有机肥。

(1)典型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工艺适宜的条件: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合理配置,即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或市场能够消纳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使沼气工程成为能源生态农业的纽带。

工艺特点:①畜禽场污水、粪便可全部进入厌氧消化器;②沼气、沼液产量大;③主体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④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采用能源生态型的沼气能源环境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是尽可能的多生产沼气,并通过对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实现沼气能源环境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畜禽粪便、废水在经厌氧消化处理和沉淀或固液分离后,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于绿色食品生产,使粪便得到能源、肥料多层次的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得以持续发展,并最终达到区域内畜禽场污水的“零排放”。

这种工艺遵循了生态农业原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典型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工艺适宜条件:项目建设点周边排水要求高,污水需达标排放。

工艺特点:①在工艺前期尽可能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形物,降低厌氧消化器工作负荷。

②猪舍内清出的粪便以及固液分离机分离的粪渣可制作有机肥或直接外卖;③污水达标排放,有效防止二次污染;采用能源环保型的沼气能源环境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是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固体沼渣制作有机肥,并通过对沼气的利用降低工程运行费用,此类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该工艺一般采用高效厌氧发酵器与先进的好氧反应池(SBR)相结合的典型工艺路线。

6.2.3 本项目废水处理的选择本项目污水采用典型能源加典型生态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

其优点有: (1)年存栏猪7000头,为沼气工程提供粪便6497t/a ,猪场粪便为工程提供了稳定发酵原料;(2)养殖场周围农田和场区内的绿化用地可消纳完工程生产的废水,并通过减少购买有机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6-1。

图6-1 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作燃料 农田、果园、场区绿化灌溉用水工艺流程简述:(1)栅栏由于废水中含较多纤维及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为保证后续处理工序的顺利进行,在集水池前设有1个栅栏对污水进行过滤。

(2)厌氧池厌氧池是该污水处理工程的主体构筑物。

高浓度的有机污水经消化池底部进入与池内带微生物的污泥均匀混合,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CH4为主的沼气,在池(罐)顶部被收集,通过管道输出,经气水分离,脱硫送入储气罐。

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的污水从池顶出水管自动流出。

厌氧池具有以下特点:①处理能力强,有机负荷高。

②运行管理简便,装置没有泵等复杂的电器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动力消耗,同时具有投资少等优点。

③对各种冲击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④无填料堵塞问题,运行稳定。

(3)沉淀分离池利用物理自由沉淀原理,将沼液、沼渣沉淀固液分离。

沼渣经初步晾晒后,送到堆肥场再进一步晾晒或堆肥发酵,脱水腐熟,作有机肥出售。

沼液进入中间池后续处理。

(4)接触氧化池从中间池过来的污水,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

接触氧化池是在不断充气(氧)的情况下,氧气溶解于污水中,污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内为好氧菌利用,微生物细菌以有机污染物为食料,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5)生物氧化塘通过栽种耐有机物水的高等植物,吸收由二次沉淀池流入的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6)预计处理效果本项目采用厌氧发酵+沉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本项目废水经处理的量为102.3m3/d,碳化过滤池出水水质中COD274mg/L、BOD588mg/L、SS164mg/L、NH3-N11mg/L,TP7mg/L,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69-2001)中的集约化养殖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回用作猪舍冲洗水;生物氧化塘出水水质中COD137mg/L、BOD576mg/L、SS82mg/L、NH3-N7mg/L,TP9mg/L,满足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48-92)用于养殖场周围约3450亩的农田和场区绿化灌溉。

废水处理预计效果见表6-3。

表6-3 各处理单元预计处理效果单位:mg/L6.2.4 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猪养殖场废水属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好。

直接好氧处理既难以达标,又容易造成污泥膨胀。

厌氧生物处理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简单,因此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而且由于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少。

同时,厌氧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沼气可供本场生活燃气使用,体现污水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

传统的厌氧处理工艺投资较高、容积荷低、去除率低。

采用厌氧处理工艺方案,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在酸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性有机酸在厌氧反应器内的甲烷化细菌的下分解成甲烷和水。

液、固、气三态物质在反应器顶部由三相分离器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