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事实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医师在计算机上下达医嘱后按要求经计算机处理并做到班班查对。
2.查对医嘱者均须签名或盖章。
3.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方可执行。
4.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必须由护士复述一次,待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
保留用完的空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5.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6.每天有主班护士查对一次医嘱并签名。
7.护士长每周查对一次医嘱。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和批号。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效期、有无变质、安瓿或针剂有无裂痕、标签是否清楚,如有上述情况则不准使用。
3.摆药后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发药。
4.易致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应保留安瓿,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过程中,当患者提出疑问时,应及时查对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在取血时、输血前、输血时必须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取血时,提取血液者与发放血液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采血日期,血液有无血块或溶血,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并检查储血袋有无裂痕。
准确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回。
3.输血前、输血时均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输入。
4.保留储血袋24h,以备必要时送检。
四.饮食查对制度1.每天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床头饮食卡。
2.发放饮食前,应查对饮食单及饮食种类是否符合。
3.开饭前在患者床前再核对一次。
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必须准时,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岗,阅读交班报告,清点物品及毒麻药品。
交班者必须交班清楚方可离开。
2.值班者必须在交接班前完成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
白班必须为夜班做好各种用物准备,以便夜班工作。
3.交班者应做到报告书写清楚、叙述准确。
危重病人应床前交接班。
接班者应认真听取交班报告,仔细检查患者皮肤及有关情况。
4.做到六不交接,即⑴着装不整洁不交接⑵周围环境不整洁不交接⑶上班为下班的物品准备不齐不交接⑷重症护理不周不交接⑸本岗工作不完不交接⑹药品、物品不全不交接。
5.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物品等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接班后再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
进修护士或护生书写病情报告时,带教老师或护士长应负责修改并签字。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病情危重需抢救者方可进入抢救室。
2.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科护士长(或护士长)负责组织、指挥工作。
3.参加抢救人员应保持严肃、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去抢救患者。
4.抢救时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5.抢救药品、器材必须完备,做到四定,即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存放、定时清点、维修。
用后及时补充,班班交接。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7.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地记录抢救时间、用药剂量、抢救方法及患者临床表现。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遵守各项护理程序。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10.口述医嘱在执行前必须复述,待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
所用物品及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11.抢救完毕应及时清理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及时补充抢救药品及物品并物归原处。
12.科室进行重大抢救时,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
药品管理制度1.各病房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及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毒麻药品)应分别放置。
由专人负责领取和保管,以保证使用。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性质,防止积压、霉烂变质。
如有沉淀、变质、过期、标签模糊或涂改时不得使用。
4.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基数放在抢救车上,班班交接,用后及时补充,以保证使用。
5.特殊及贵重物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每班交接做好记录。
6.需要冷藏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应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7.高危药品在病房不得混合存放,如高浓度的电解质制剂(氯化钾、高渗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的标志。
8.毒麻药品管理要求(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医师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放可给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3)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
交接班时,必须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4)建立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注明药品基数、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品、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签名。
病房医疗护理文件管理制度1.病房医疗护理文件由病房护士长或主班护士负责,各班护理人员均应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2.住院期间的医疗文件,要求定点存放。
病历中各种表格、记录单、检查单均应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撤销、涂改或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3.患者不得自行携带病历离开病房,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得携带病历摘要。
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历按规定排列整齐,由病案室负责保管,需复印时按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范畴凡患者在院期间发生的跌倒、压疮、给药错误、管道滑脱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与登记2.1采取无惩罚上报机制,鼓励护理不良事件的积极上报。
2.2全院使用统一《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表》,网络上报至护理部。
2.3上报时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
2.3.1未引起不良后果的一般护理不良事件,7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2.3.2引起不良后果的严重护理不良事件,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2.3.3发生重大护理不良事件且情况紧急时,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口头上报护理部,随后及时网络上报。
护理部24小时内上报护理质控中心。
2.4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3.对所报告的时间进行及时追踪分析及反馈,采取防御措施预防错误的再次发生或减轻已发生错误的后果。
3.1采取SHEL分析模式,对硬件、软件、环境、人员进行多因素分析。
3.2科室每月组织召开安全讨论会,针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有效整改及预防措施。
3.3院级护理安全委员会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整改措施,并填写在《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表》上。
3.4每季度召开全员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由安全委员会成员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匿名报告,全体讨论与交流,同时提出针对全院的防御措施。
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1.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重点环节:病人交接、病人信息的正确标识、药品管理、围手术期、病人管道管理、压疮预防、有创护理操作、医护衔接(2)重点时段:午间、夜班、连班、节假日、工作繁忙时(3)重点病人:疑难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老年病人、接受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有自杀倾向的病人(4)重点员工:护理骨干、实习护士、新护士、进修护士、近期遭遇生活事件的护士2.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医疗核心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
3.病房针对重点环节,结合本病房的工作特点,提出并落实具体、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
4.护士长应组织有关人员加强重点时段的交接班管理和人员管理,根据病房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人力,对重点时段的工作、人员、工作衔接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在排班中体现。
5.根据护士的能力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安排重点病人的护理工作,及时检查和评价护理效果,加强对重点病人的交接、查对和病情观察,并体现在交接中或有记录。
6.病房重点员工的工作职责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安排专人管理。
健康宣教制度1.护士应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2.健康宣教应贯穿在护理过程中。
3.严格按照健康宣教的程序实施病人教育。
4.根据健康宣教分类分别给予入院教育、住院宣教、出院宣教、用药宣教、检查指导等宣教。
5.掌握健康宣教的技巧,适当运用,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行为训练技巧。
6. 护士长应进行健康宣教的反馈,征求患者或家属意见,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并及时与护士沟通,满足患者需求。
神经外科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管理办法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以来,为了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更好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以确保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原有绩效奖金分配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对护士的评价,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不断完善护士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方法(绩效奖金):1.工作量计算1.1 按出勤的工作日:每月实际工作日计算(包括节假日)实际工作日×岗位分值=岗位分总数(月)1.2 按所承担的岗位及分管的病人数按每月收治病人的总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数、分管病人数/月等)×各岗系数1.3 夜班急症收治病人的数和抢救病人的数(死亡)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