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整理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整理资料

1.名词解释3分/个共5×3分/个=15分( 10个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p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p1: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3、国家环境质量标准p14: 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气温垂直递减率p60: 单位高差(通常100m)内气温变化速率的负值,表示为γ=-dT/dz。

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时γ>0,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时γ<0,正常大气中γ=0.65℃/100m。

5、水体污染p94: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6、等效连续A声级p144:简称为等效声级,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Leq),单位dB(A)。

7、生物自净P104:水中微生物在溶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物当做食饵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的简单无机物。

8、环境噪声P140: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Hz-20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9、固体废物P165: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定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10、危险废物P167: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2、问答题5分/个共5×5分/个=25分( 10个问答)1、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有哪些?p2-3(1) 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为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 为确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应的环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 为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5)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有哪些?p19-20(1) 具有法律强制性;(2)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 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4) 公众参与;(5) 实行环评机构资质审查制度和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3、对于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分析应注意什么?p28,p31(1) 需说明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2) 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3) 存在的环境问题(4) 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5) 在污染物源强方面应算清技改扩建前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4、温度层结影响下,烟羽扩散状态可以分为哪几种?p60(1) 波浪形: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干绝热递减率,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污染物扩散良好,最大落地浓度落地点距烟囱最近。

(2) 锥形:气温垂直递减率基本相等于干绝热递减率,污染扩散比波浪形差,发生在中性大气温度层结中。

(3) 平展型(长带型或扇型): 烟羽在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发生在烟囱出口位于逆温层中。

污染程度与烟囱的有效高度有关,有效源高很大,近地面内地面污染物浓度很小,反之则很大。

(4) 屋脊型:排放口上方,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干绝热递减率,大气不稳定;排放口下方: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干绝热递减率差值小于-0.98,大气稳定。

一般在日落前后,地面辐射逆温时出现。

(5) 漫烟型: 排放口上方,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干绝热递减率差值小于-0.98,大气稳定;排放口下方: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干绝热递减率,大气不稳定。

一般出现在日出以后。

5、按照其主要化学成分,大气污染源的分类有哪些?p54(1) 含硫化合物,如二氧化硫,硫酸盐,硫化氢等;(2) 含氮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铵盐及硝酸盐;(3) 含碳化合物,(4) 卤代化合物(5) 放射性污染物和其他有毒物质6、废物焚烧过程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哪些?P170(1)粒状污染物:a、废物中的不可燃物(在焚烧过程中成为炉渣排出,而部分的粒状物则随废气排出炉外成为飞灰);b、部分无机盐在高温下氧化而排出,在炉外凝结成粒状物,排出的二氧化硫在低温下遇水滴而形成硫酸盐雾状颗粒;c、未燃烧完全而产生的碳颗粒与煤烟。

(2)酸性气体:主要包括SO2、HCl和HF等(都是直接由废物中的S、Cl、F等元素经过焚烧反应而形成的)。

(3)氮氧化物:(俩个来源)a、在高温下,助燃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形成;b、废物中的氮组分转化成的。

(4)重金属:废物中的一部分金属物在炉中反应生成的重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因挥发、热解、还原及氧化等作用,可能进一步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物包括元素态重金属、重金属氧化物及重金属氯化物等。

(5)毒性有机氯化物:主要为二噁英类,包括PCDDs和PCDFs;焚烧过程中有三条途径产生二噁英类物质(废物本身含有二噁英类物质、炉外形成和炉外低温再合成)。

7、原辅材料的选取在哪些方面建立定性分析指标?(1)毒性: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2)生态影响:原材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

(3)可再生性: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

(4)能源强度: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强度。

(5)可回收利用性: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

8、指标对比法评价程序是什么?(1) 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

(2) 预测本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3) 分析本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值,并与标准值比较。

(4) 编写清洁生产分析章节,并判别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5) 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9、环境影响识别主要内容有哪些?(1) 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开发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评价因子。

(3) 区域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点,确定重点保护目标。

(4) 各类环境影响因素的影响属性、影响性质、影响时间、影响程度、影响形式等。

(5) 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俩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10、建设项目环评a 与区域环评b 、规划环评c 的比较(1) 介入时机:a 、决策的末端;b 、决策的中期阶段;c 、在决策的早期阶段。

(2) 评价对象:a 、具体建设项目;b 、开发建设活动;c 、规划方案中所有拟开发建设行为。

(3) 影响识别:a 、识别具体的环境影响,短期、微观尺度;b 、识别区域开发活动及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定时间段、中观尺度;c 、识别宏观环境影响,长期、宏观尺度。

(4) 替代方案:a 、在有限的范围考虑替代方案;b 、在区域及临近的范围考虑替代方案;c 、更大的范围内考虑替代方案。

(5) 环境影响:a 、考虑叠加影响;b 、考虑累计效应;c 、对累积影响早期预警。

(6) 环境效益:a 、强调减缓措施;b 、强调减缓措施;c 、强调满足环境目标和维护生态系统,强调预防。

(7) 技术要求:a 、以标准为依据,处理具体环境问题;b 、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处理区域环境问题;c 、关注可持续议题,在环境影响的源头解决环境问题。

3、计算题1. 设有某污染源由烟囱排入大气的 SO 2 源强为 80g/s, 有效源高为60m,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 6m/s, 当时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 500m 处的σz=18.1m,σy=35.3m ;计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

解:根据高斯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可得:22221(,,0,)exp 2y z y z qy H C x y H u πσσσσ⎧⎫⎡⎤⎪⎪=-+⎢⎥⎨⎬⎢⎥⎪⎪⎣⎦⎩⎭ 将以上数据带入:)/10001.11.18603.355021exp 3.351.18614.3803522m g C (-⨯=⎪⎭⎪⎬⎫⎪⎩⎪⎨⎧⎥⎥⎦⎤⎢⎢⎣⎡⎪⎭⎫ ⎝⎛+⎪⎭⎫ ⎝⎛-⨯⨯⨯⨯== 0.01 mg/m 3经计算获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为0.01 mg/m 3。

2. 某工厂烟囱高Hs=45m ,内径D=1.0m ,烟温Ts=100℃,烟速V s =5.0m/s ,耗煤量180kg/h ,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 ,中性大气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 2的浓度。

(大气压Pa=101KPa )小型烟囱Q h =0.35×1010×(100-20)/(100+237)=75kJ/s <1700KJ/s , 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1)01.05.1(2-+=∆u Q D V H h s 风速廓线幂指数 p 的取值 大气稳定度 A B C D E F风速廓线幂指数 0.10 0.15 0.20 0.25 0.30 0.30在中性大气稳定度下,高斯扩散系数可由下式计算:p81σy =0.110726x 0.929481σz =0.104634x 0.826212解:⑴工厂烟囱的SO 2排放强度为:q=180kg/hr×1%×90%×3264×1000/3600=0.90 (g/s) ⑵根据风廓方程,可计算在评价因子45m 处的风速。

从表中可查风速高度指数p=0.25p z z u u )(1212=)/(9.21045225.0s m u =⎪⎭⎫ ⎝⎛⨯=⑶计算烟囱的提升高度和有效高度①烟气排放量Q v =A.u=3.14×0.52×5=3.9(m 3/s )②烟气热释放率v sa h Q T T P Q ⋅∆⋅=5.3=3.5×101×10027320100+-×3.9 = 296 (KJ/s ) ③烟气提升高度Qh<1700KJ/s ,属小型烟囱,可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

1)01.05.1(2-+=∆u Q D V H h s =2×(1.5×5×1+0.01×296)/3.9 ==5.4 (m) 烟囱的有效高度H=Hs+ΔH=45+5.4=50.4 (m )⑷根据G-P 模型,在大气稳定度为D 类,风向下方450m 的扩散系数σy 、σz 分别为:σy =γ1x α1=0.110726×4500.929481= 32.4 mσz =γ2x α2=0.104634×4500.826212 = 16.3m⑸根据高斯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可得:22(,0,0,)exp 2y z z q H C x H u πσσσ⎛⎫=- ⎪⎝⎭ 将以上数据带入:)/0015.0)/105.12.164.5021exp 2.164.329.214.39.03362m mg m g C ((=⨯=⎪⎭⎪⎬⎫⎪⎩⎪⎨⎧⎪⎭⎫ ⎝⎛-⨯⨯⨯⨯=-3. 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 ,SO 2产生量180kg/h ,烟气脱硫效率70%,在正下风1000m 处有一医院,试求中性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时,该工厂排放的SO 2对医院SO 2平均浓度贡献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