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术后护理PPT课件
•
.
方法
22
• 三点支撑法(下图):仰 卧屈膝,双臂置于胸前, 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 使全身离床,呈弓形,呼 气,还原。
.
23
• 小燕子飞法(下图):俯 卧位,吸气,头、颈、胸 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 后伸,仅腰部着床,使身 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
•
术后6小时内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
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敷料,如术后3
天体温仍升高且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
,说明有感染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袋内引山液体的颜色和量。苦
发现引出淡黄色的液体,同时病人出现头疼、恶心和呕吐
等症状,应考虑发生脑脊液漏可能,须立即停止引流,置
• 3.马尾神经症状: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 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 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
10
诱发因素
•
1、 腹压增加,可使髓核突出
•
2、腰姿不正,破裂的主要因素
•
4、妊娠
•
5、受寒和受潮,可使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致使
病人于平卧位,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同时适当拾高床尾, 保持平卧位7—10d,直到脑脊膜愈合。
.
16
• (4)观察下肢
•
•
严密注意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因椎间盘突出的手术
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及突出的核髓,术后观察
下肢感觉、运动的变化,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
17
• 5)大小便护理
• 术后卧床休息会导致胃肠活动减弱,易引起便秘和腹
.
14
• (2)体位护理
•
患者手术完毕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帮
助压迫止血。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主要以平卧与侧
卧为主。要注意正确的翻身方法,保持肩和臀部同时翻动
,防止脊柱扭转,屈曲造成伤口裂开等而增加病人痛苦。
如患者因疼痛不合作,必须及时讲明翻身目的,让其积极 配合。
.
15
• (3)观察病情
,对手术效果能起到巩固、恢复的效用。一般以患者主动
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短到
长。锻炼应以患者不感到疲惫、腰部不很疼痛为宜。
.
19
• 早期活动
•
手术后第二天,可协
助患者做直腿抬高,幅度
可从30°开始,逐日增加 。第3天应鼓励患者主动进
行直腿抬高和双下肢蹬腿
锻炼,协助患者屈膝屈髋
.
12
护理诊断
• 1、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髓核受压水肿、神经根受压及肌 痉挛有关
• 2、焦虑 与担心术后愈合有关 • 3、便秘 与马尾神经受压,长期卧床有关 • 4、躯体活动障碍 与椎间盘突出,手术有关 • 5、潜在并发症 脑脊液漏,尿潴留或感染 • 6、知识缺乏 缺乏腰椎术后功能锻炼有关知识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
.
1
定义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
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
,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
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
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
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
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
,约占95%。
.
2
.
3
.
4
.
5
.
6
病例介绍
• 王金刚 男 44岁 山东济南 •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主诉:腰痛伴双下麻痛4年,加重14天 • 现病史:2008年9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长时间
行走及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2011年7月,无明 显诱因腰痛加重伴有双下肢"踩棉花感",在济南市第二人 民医院行ct:L3/4,L4/5椎间盘膨出。山东省立医院行MRI 示:1、腰椎退行性变,L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腰 骶椎骨性椎管狭窄。现患者14天前,无明显诱因腰部疼痛 加重伴双下肢麻木,为行治疗入院。
椎间盘压力增高,致使髓核突出。
.
11
手术治疗
• 适应症: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 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 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 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 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胀,应当指导患者食用含粗纤维较多,营养丰富并易于消 化的食物,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餐后30分钟 可做顺时针腹部按摩。必要时给予灌肠或缓泻药物等。
• 留置导尿患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擦拭尿道分泌物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
术前2天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
18
术后锻炼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早期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等被动活动。每日锻炼时
间酌情掌握,逐步递增,
避免手术后神经根及硬脊
膜黏连。
.
方法
20
腰背肌功能锻炼
• 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锻炼,以提高腰 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灵活性、耐久性。
• •
.
21
• 1)五点支撑法:取仰卧位, 屈膝。吸气,用头、双肘 及双足作撑点,弓形撑起 肩、背、腰、臀及下肢, 使脊柱处于过伸位,尽可 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后,呼 气,还原。重复15—20次。
护理、术后功能锻炼
• (1)心理护理
•
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姿势大便,
对病情不了解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焦躁不
安等不良心理反应。为此,护士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
环境,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
安慰,可利用同类型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
理顾虑和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 疗。
.
7
病例介绍
• 专科检查:步行入院,间歇性跛行,腰3--骶1棘突及棘突 旁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屈伸活动受限。双髋关节平面 以下深浅感觉均减退。
• 手术记录: • 2013-6-6,在全麻下行腰后路椎管减压术
.
8
病因
•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 2、损伤 •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 • 4、遗传因素
.
9
临床表现
• 1.腰痛: 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 2.下肢放射痛: 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
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 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 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 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