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级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理综试题

10级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理综试题

高2010级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5页.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Cl—35.5 Mn—55 Li—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3. 在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水光解释放O2B. 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C. 产生ATP和[H]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4.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 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D.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5.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干扰素的过程大致如下:测定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的核苷酸序列→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运用发酵工程生产人干扰素。

下列叙述对该过程认识正确的是A.上述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人细胞中的干扰素基因外显子区段完全一样B.当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需要DNA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C.由于细胞分化的缘故,在全部受体细胞中只有部分大肠杆菌能合成和分泌人干扰素D.干扰素是上述“工程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初级代谢产物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溴水再过滤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KMnO4溶液C.用激光笔照射区分淀粉溶液和NaCl溶液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为中性: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2H2OB.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 + 4OH−2Cu+ 2H2O+ O2↑C.Fe(OH)3溶解于氢碘酸(HI)溶液中:Fe(OH)3 + 3H+ = Fe3+ + 3H2O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 + 2H+ + H2O2 == Fe3+ + 2H2O 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Ca(NO3)2溶液,当转移电子数为0.2 N A时,阴极析出4 g金属B.常温下,28g 126C168O、126C221H2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14N AC.常温下含有N 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温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 LD.将5.0 mol/L的FeCl3溶液20 mL滴加到沸水中形成的胶体中,分散质粒子数为0.1N A9.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10.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或说法错误的是A.0.1 mol / 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B.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NH4)2Fe(SO4)2溶液:c[(NH4)2Fe(SO4)2] <c[(NH4)2SO4] <c[(NH4)2CO3]C.0.1 mol / L NaHCO3溶液中:c(OH-)=c(H+)-c(CO32-)+c(H2CO3)D.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c(CH3COO-)>c(Na+),则溶液显酸性11.有一种低温燃料电池使用甲醇作燃料,另一电极消耗O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6CO32-一12e—=8CO2+4H2O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3O2+6H2O+12e—=12OH—C.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增大12.在恒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3A(g) + B(g) 2C(g);△H < 0。

若测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37.5%,B的转化率是A的2/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以A物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s),则以C物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s)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降低C.充入氩气(与A、B、C不反应)增大容器内的压强,A物的转化率增大D.起始时刻n(A)∶n(B) = 2∶1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右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草酸二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 26H 23O 8Cl 6C. 草酸二酯难溶于水D. 1 mol 草酸二酯最多可与18 molNaOH 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A .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 .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C .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 .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6.如图,P 、Q 是两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两块形状相同的直角梯形透明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自P 的上表面斜射入,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Q P n n .射到P 的上表面的光线与P 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一定不从Q 的下面射出B .从Q 的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 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C .如果光线从Q 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大于θD .如果光线从Q 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的夹角一定小于θ 17.如图,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0.5T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0.2 kg 且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左端无初速放置一质量为0.1kg 、电荷量q = + 0.2 C 的滑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木板施加方向向左,大小为0.6N 的恒力,g 取10 m/s 2.则:A .木板和滑块一直做加速度为2 m/s2的匀加速运动B .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题16图B 题17图D .最终木板做加速度为3 m/s 2的匀加速运动,滑块做速度为10 m/s 的匀速运动18.两列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 =0处重合,则该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另一重合处到x =0处的最短距离是: A .8.75cm B .17.5cm C .35cm D .87.5 cm19.如图,a 和b 两束光平行射入一半圆柱体玻璃砖,且入射光线与AOB 面垂直,若从圆面射出时,两束交于P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该玻璃中,a 光传播速度大B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 、b 光做实验,a 光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C .若a 光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轨道向第二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则b 光可能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四轨道向第三轨道跃迁时产生的D .若b 光照射某一金属恰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20.如图,在O 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 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 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 、C 两点,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 点距离OC 的竖直高度为h .若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是gh2B .小球通过C 点的速度大小是gRv +2C .小球由A 点到C 点电场力做功是mghmv -21D .小球由A 点到C 点电场力做功是2212)(mv h mg R --21.如图所示,在空中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的上下边缘间距为h ,磁感应强度为B .有一宽度为b (b <h )、长度为L 、电阻为R 、质量为m 的矩形导体线圈紧贴磁场区域的上边缘从静止起竖直下落,当线圈的PQ 边刚离开磁场下边缘时,恰好开始匀速运动.设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 1,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为q 1,线圈离开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 2,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为q 2,则:A .q 1=q 2B .q 1 <q 2C .Q 1 =Q 2D .Q 1<Q 2题20图题19图高2010级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第Ⅱ卷(物理)22.(17分)⑴(6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 ,摆球直径为2.00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 。

则①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m/s 2。

②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⑵(11分)①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器材仅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和一个电键,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利用表中的第一、第二次两组实验数据可算得干电池的电动势ε= V ,内电阻r = Ω.②为了减小误差,现以变量1/I 为纵轴、以变量R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请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1/I -R 图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