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1301008
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Zoological Experi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
学分: 1
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学习动物学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动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好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人的关系,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并获得动物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以后开展动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从事动物科学研究初步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辩识能力,加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动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重点科和当地常见动物类群的识别特征要点,能使用工具书鉴别出常见动物的科、属、种;认识和记录本地常见和中学课程所涉及的动物种类,熟悉它们的生态和分布,并学会采集和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等野外
调查研究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解剖、比较等方法,探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揭示动物界的规律和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验课、参观、野外实习等活动,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五)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学是后续课程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保护等课程的基础。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三版)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三版)
参考书:
1.江静波等.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安蜂.脊椎动物学
3.杨安蜂.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4.大连水产学院.鱼类学
二、教学内容纲要
实验一、草履虫的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象原理;掌握显
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
术。
2、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有丝分裂各
期的特点
3、了解动物细胞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
能。
实验二、水螅的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实验三、环毛蚓的解剖和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节动物门和寡毛纲的基本特征和特
化程度。
实验四、蝗虫的解剖和观察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棉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
昆虫的一般特征。
实验五、昆虫分类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检
索表的使用和制作方法;
2、认识肢口纲、蛛形纲及多足纲的常见代
表。
3、了解昆虫纲各重要目的主要特征,认识
一些常见的代表种类及重要的经济昆虫实验六、无脊椎动物综合分类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无脊椎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了解
其物种多样性,掌握哺乳纲分类方法和哺
乳类检索表的编制。
2、通过参观标本馆、运用数字化标本图库
识别各类无脊椎动物代表动物及常见种
类,了解其进化系统。
实验七、鲤鱼解剖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鲤鱼外形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认
识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性,熟悉鱼类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征。
实验八、蟾蜍解剖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蟾蜍外部形态及各器官系统的观
察,熟悉其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性特征及
适应性特征;
2、掌握两栖动物的解剖技术。
实验九、鱼、两栖、爬行纲分类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鱼、两栖、爬行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初步学会检索表的使用和制作方法;
2、通过参观标本馆、运用数字化标本图库
识别常见种类及重要经济种类
实验十、家鸽(家鸡)解剖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家鸽的外部特征及各器官系统的
观察,加深对鸟类身体结构对适应飞行生
活的理解;
2、掌握鸟类解剖技术。
实验十一、家兔解剖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大白兔的外部特征及各器官系统
的观察,掌握哺乳类的结构特征,加深对
其结构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的理解;
2、学习大白兔的麻醉技术和解剖技术。
实验十二、鸟纲、晡乳纲分类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鸟纲、哺乳纲各目特征,了解鸟纲、
哺乳纲的物种多样性,掌握鸟纲、哺乳
纲分类方法和哺乳类检索表的编制;
2、通过参观动物园、运用数字化标本图库
识别鸟纲、哺乳纲代表动物及常见种类.
大纲制订人:郁兵,王瑛
大纲审定人:郁兵
制订日期:2006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