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说明及其计算

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说明及其计算


• •


二、小车的起始和结束过程
• 梯形原动轮的设计实现小车的起动 和物块的从低速到减速下落。减小 因碰撞而损失的能量。
梯形原动轮
阻力
速度
• 1.在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 矩大,有利起动。 • 2.起动后,原动轮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 矩变小,和阻力平衡后小车匀速运动。 • 3.当物块距小车很近时,原动轮的半径再次 变小,绳子的拉力不足以使原动轮匀速转动, 但是由于物块的惯性,仍会减速下降, 原动轮的半径变小,总转速比提高,小车缓慢 减速,直到停止,物块停止下落,正好接触 小车。
四、比赛要求
集中参赛:(与预赛的时间、地点关系?)
四、比赛要求
集中参赛:(与预赛的时间、地点关系?)
四、比赛要求
总成绩:
五、计算分析
力分析—— 小车质量P0 ,重力P0 g=地面支反力N0
G=1kg
小车驱动力矩M=等效力偶F0×D/ 2
(小车驱动力)F0=2M/D M由G获取 例如:M= G× Φ / 2= F0×D/ 2(暂不计效率)
解决方案 一、小车的匀速运动过程
• 传输功率=转矩X角速度 ,通过一系列的齿 轮,带轮,转轴产生转速比,使作用在后 轮的转矩和阻尼转矩平衡,物块低速匀速 下落。 在后轮转轴上安放多个不同半径的带轮, 微调转矩,适应不同的环境下阻力的不同。 制作多套后轮,微调转矩。改变后轮时, 也要相应的改变转向传动轮的大小,同时 保持车身水平,适当调整前轮转轴的长度。 (现场可实现)
• 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完 全转换为小车运动过程的损 耗。使小车行进的更远.
4.细节设计
• 车身 • 车轮 • 轴承 以减小小车重力和阻力为目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命题 设计要求 制作要求 比赛要求 计算分析 结构分析
一、命题
主 题:无碳小车(三轮)
考核内容: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工程管理。
G
五、计算分析
效率分析—— 小车总效率η ,包括 机械传动效率; 能量转换效率 等
部分机械传动效率见右表
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效率损失 练习查找资料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不主张遥控。 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
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包括: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标志是运动。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标志是举高。
此时 F0= G× Φ /D
Φ
G
五、计算分析
力约束—— (克服运行阻力的最小值和不打滑的最大值)
G=1kg
克服运行阻力: 车体运行阻力包括惯性阻力和静阻力 惯性阻力(N)=P0 × a (小车启动加速度) 静阻力一般包括基本阻力、弯道阻力、坡道阻力、气流阻力等 基本阻力(N)=P0 g w 式中:g 重力加速度;w 运行阻力系数,实验得出经验数据,约0.01。 F0 > P0 (a+ g w ) 地面对小车摩擦阻力Ff , Ff = P0 g × f(摩擦系数) 不打滑条件 F0 < Ff = P0 g × f (注意,命题中没有运行时间要求)
五、计算分析
做功分析—— 设:S为小车行走距离,mm,η为小车总效率, F0 × S =G× 500mm× η 则: S =G× 500mm× η / F0 前面防滑计算得出:F0 < Ff = P0 g × f 可见:
G=1kg
为了增大小车行走距离,
为了避免能量损失不打滑, 在保证能够驱动小车行走的前提下, F0 越小越好。 Φ F0= G× Φ /D
作品内容:1.“无碳小车”实物作品; 2.加工制作及组装过程的视频录像(10分钟);
3.带有徽标的载荷质量块(徽标说明);
4.作品的设计说明书(word、.ppt 文稿); 5.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成本分析方案。等
二、设计要求
1.驱动力:重力势能,1kg(Q235, Φ50mm*65mm ),落差高500mm; 不准使用任何其它的能量形式 2.车结构:三轮,1轮导向,2轮驱动; 3.转向轮:最大外径≥Φ30mm; 4.配载荷:不小于400g、外型Φ60mm*20mm;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注意: 1.体积不要过大,.重量要轻; 2.重心要低; 3.轮距适中,注意保持稳定性; 4.根据“神牛”结构,可不必使用差速器;
ω
P
r
v 1 v1
v3 v3
2L
4
5 2 1
3
H
2
差速器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
• • • •
构架部分 转向部分 驱动部分 细节说明
1.构架部分
•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2个驱动) •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2.转向
• 转向机构与驱动轴相连 • 小车的转向轮周期性的摆动 • 计算传动机构,使小车行使200厘米时,转 向轮摆动一个周期。 • 确定连杆在转盘有位置,尽量减小转向轮 的摆动角度,从而使小车先驱的实际距离 变大。确定初始位置与摆轮角度的关系。
小车其它具体结构和材料选用不作要求。
三、制作要求
1.校内制作:自主制作全部零件。 2.比赛现场制作:(进入第二竞赛环节后) 小车转向轮
(1)计算机三维造型;
(2)加工制作,方法可包括: 快速成型机制作、
机床加工、
钳工方法 (3)组装调试。 等;
四、比赛要求
预赛: 在指定赛道,比赛绕过障碍多少和行走距离。文件原文——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标 志是弹性形变。
转化方法很多,如:直接转化——重力势能 间接转化——重力势能 蓄能——重力势能
带动轮轴转动; 其它能量 带动轮轴转动 带动轮轴转动;
各种蓄能装置
但是注意:为减少能量损失,转化步骤越少越好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
3.驱动
• 原理:绳拉力为动力。将物块下落的势能 尽可能多的转换为小车的动能,进而克服 阻力做功。物块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 的要与小车发生碰撞,碰撞过程必然要有 能量损失,所以要解决的问题:1下降过程 中,尽可能的降低下落的速度;2在将要下 降到小车时,改变转速比,使物块减速下 落,进一步减少碰撞损耗。
包括: 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绳传动机构、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气动装置、液动装置、电动装置 等等
但是注意:为减少效率损失,传动步骤越少越好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
非常多,而且繁杂。 注意:命题中是单轮导向,不要拘泥于资料文献的各种框框,要讲究突破思维定势、 小巧灵活。能够完成单轴摆动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