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句子教案教学设计仿用句式教学目标:1. 认识理解仿写的题型。
2. 掌握仿写句子的答题要领;3.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同教学目标3;历年高考题评析教学设想:(1)将精讲详析2003、2001年高考题(2)讲2练1评1教学时间:2006/01/12教学过程:一、考点阐述: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能级为D级。
仿用句式,要找全句式上的模仿点。
近年来高考考仿用句式,经常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仿用句式时,要同时符合修辞方面的要求,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二、考题示例:例1:(2003年高考题)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6分)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⑴嘘,小声点!——校园“静博士”⑵远离尘世喧嚣,留住淡泊宁静。
⑶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轻轻的交流,不带走宁静与清幽。
(4) 除了真诚什么也不带来,除了安静什么也别留下。
(5) 除了求知什么也不带来,除了诚实什么也不张扬。
(6)请用你安静而优雅的举止,为大家塑一片宁静的天空。
(7)请把你的声音带回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来。
(8)不可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9)给室内以安静,还走廊以和平。
(10)将安静送给别人,将文雅留给自己。
(11)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代文明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⑴大脑满载归,两手空空回。
——请勿带走图书⑵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⑶你喜欢的书,别人也喜欢……(4)除了知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珍惜什么也别留下。
(5) 除了思想什么都不带走,除了美德什么都别留下。
(6)知识留在心里,报刊留在这里。
(7) 带走无价的知识,留下有价的书刊。
(8)靠罚款营利不是我的目的,给你知识是我的追求。
(9)轻轻松松地来,干干净净地走。
(10)捧着一颗求知心而来,不带半片有字纸而去。
例2、2003年北京高考仿写试题: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3分)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先看参考例句,再辨析一组正误句[参考例句]:1、一个人,若只因为是经常出入于某高等学府就对他崇拜,无异于见庙中泥胎就跪拜但并不一定是叩拜真神。
2、对某人,若只因为有著名学府的文凭就认定他是才俊,无异于见鱼目是圆的就珍视却并不一定是珍珠。
3、一部电影,若只因为是由著名影星出演的就去看它,无异于看一盆由精美材料粘合的却并没半点生气的盆景。
【分析下列几句是否恰当?为什么】③一个人,若只因为经验比你丰富一些就去盲目听信他的话,无异于在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却把手表当指南针用④一句话,若只因为是名人所说就奉为经典,无异于在峨嵋山捡块石头就当作佛骨。
(√)三、解题思路: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仿照内容;a、句式角度2.找全其模仿点; b、修辞角度c、色彩角度d、表述角度3.确定陈述对象;4.开始尝试模仿。
四、考点探究: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重于整句。
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如:例1.(P93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5分)【练习1】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之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也许孩子是首诗,而老师就是诗的作者,在作者的精心的创作下,小诗才能发表。
也许孩子是棵树,而老师就是,小树才能长大。
也许孩子是梅花,而老师就是,梅花才能绽放。
[参考答案]树的土壤,在土壤提供的营养中/苦寒的风雪,在风雪的考验下(二)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如:例2.(P94例6)(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简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首先,明确例句的格式。
第一句例句是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属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个判断句,实为暗喻。
把抽象的“希望”比作可以“看得见”的“地平线”,使要表达的意思更为晓畅。
错误答案:“希望是光明”、“希望是气候”。
其次,要注意句间关系。
例句“就算……也”是两个具有让步关系的分句,这也属于“句式”问题。
以下为错误答案:【分析为什么不妥】①希望是航灯,如果看到了,就有达到胜利的希望。
(是假设关系)②希望是终点线,不仅看得见,也能走得到。
(是并列关系)③希望是中午的太阳,既能看得见,也能感受到它发出的温暖。
(是并列关系)④希望是黑暗中的光明,给予人鼓舞,向着该方向不断前进。
(是承接关系)⑤希望是灯塔,在无尽的黑暗里,指引你前进。
(中间部分是短语而非句子)第三,要注意有无修饰成分和使用修辞格。
“希望是地平线”的“地平线”没有定语,“风是帆的伙伴”的“伙伴”前面有领属性定语。
续写的句子也应该是无定语和带定语的两种。
比喻句的下文一定要接得好。
否则也会出现问题。
【下两句出了什么问题?】①风是鸟的阻力,能把你吹到无底的深渊。
②风是远航的阻力,你越想到达越不能。
风的确对逆飞的鸟会形成阻力,远航的船如果逆风而行,风也的确会形成阻力。
这不是比喻句。
关于这道题,还有两点需要注意:1、前后两句之间不能矛盾。
【下两句又犯了什么错误?】(前后矛盾)①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够不着,也能摸得到。
②希望是黑暗,就算看不见,也永远是明亮的。
2、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必须能够成立。
【下两句出了什么问题?】①希望是底线,就算看不见,也永远在心里。
②希望是起跑线,不但看得见,而且每个都能到达。
“底线”本身含混不清,而“起跑线”是实在的,不是希望。
【练习2】根据提供的开头,结合文段所要表达的主旨,仿写两个句子。
画家画画,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
诗人作诗:教师讲课:[参考答案]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言简意赅,有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三)命题式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
如:例3.(P94例3)(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4分)(1)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2)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简析:(以下为江苏高考阅卷点对该题阅卷的补充说明。
)①不在题目规定的“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该题不得分。
②要求(1)(2)两句所选的词一致。
如果不一致,最高只能得2分(总分4分)。
③(1)句式要求:联合词组[友谊(勇敢)(信任)+□□]+动宾词组。
④(1)内容要合理,明显不合理的如“勇敢和坚定产生光明”,不得分。
⑤(1)句式不符,内容合理举例:“友谊是心灵的桥梁”“关心和信任,给人温暖”“勇敢和努力定会成功”“患难中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勇敢和友谊让你成功”,均得1分。
⑥(2)句式相仿,要求:a、陈述对象作主语的主谓宾结构。
但用“是”“像(似)(仿佛)”组成的句子不属“相仿”范围。
B、构成排比,所用的三个动词不要求相同。
⑦(2)类比恰当,要求有二:a、前面两句至少有一句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的说明。
B、因为以“友谊”“勇敢”“信任”作为陈述对象,因此它的含义是积极的,前两句应与之一致。
注意:照抄原句中的任何一句,即不得分。
⑧【给下列各句打分(全部是第2句的,满分为2分),并说出理由】:△“土地出小草,鸡蛋出小鸡,勇敢出英雄”,2分。
△“蝌蚪变青蛙,蚕变蛾子,友谊变真情”,2分。
△“佛靠一炷香,树靠一张皮,友谊靠沟通”,2分。
△“森林丢弃沙漠,大海丢弃陆地,勇敢丢弃懦弱。
”,1分,扣“丢弃”用得不当。
△“糖类给人能量,脂肪给人热量,友谊给人力量”,1分,扣句式。
△“风推动帆,水托起舟,友谊送你到幸福的彼岸” 1分,扣句式。
△“路是地上的通道,桥是河上的通道,友谊是思想上的通道”, 1分,扣句式。
△“亲情是定心丸,温情是小棉袄,友谊是雪中炭”,0分,扣句式,扣类比。
⑨参考答案:勇敢和无畏等于胜利。
/刀剑克硬木,水克火,勇敢克困难。
【练习3】根据示例的语境和句式仿写一段话。
示例:面对被二战炮火击毁的剧院,市民们开始了重建工作:歌唱家义演募捐,慈善家慷慨解囊,公务员拿出了加班加点所得的奖金,服务员掏出了自己微笑换来的小费。
终于,一座现代化的歌剧院重新落成了。
仿写:面对三个来自异地的失去父母的孩子,校园里拂起爱的春风:。
[参考答案]学校领导拿出了职务津贴,老师们拿出了超工作量的补助,同学们拿出了节省的零花钱,清洁工拿出了卖废品的收入。
终于,一个温暖的家庭重新建立起来了。
(四)开放式1、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
如:例4.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简析:此题只限定的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较灵活。
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比等。
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参考答案]虚心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
例5.(P95例8)(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第25题,6分)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要求: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合理贴切。
简析:海与浪花、涛声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鱼虾、海鸥与海也有一定联系。
【练习4】请根据示例仿写两个句子。
例:冰:经不起阳光质询的美玉。
稻穗:成熟者的头总是垂得很低。
仿写[参考答案]鱼眼睛,经不起任何检验的珍珠。
/每成长一步,就会作一个小节。
五、解题要点:1.三个注意点(P90)(1)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句式、结构相同,要准确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2)要仔细分析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3)要注意语意连贯,前后衔接照应。
2.三个步骤(P91)(1)分析示例性语句的具体要求;(2)明确题干中的附带性要求;(3)整理语句,以求表述完美。
3、一个意识:想好写好的意识。
想好:认真辨析并实现题目要求和例句特点。
写好: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
4、特别提示:(1)不犯审题上的错误;(2)先拟草稿再工整誊写。
六、强化训练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题目分析:第一句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花”;第二句拟人,句中的“你”指“花”;第三句,是“你孤芳自赏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