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1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73万册。建筑面积为12000m²。 (四)用地概况 该图书馆位于某高校校园内,建筑平面范围66×66米左右,与其他三个同为66×66米的建筑构成校园的新建教学组团,并以风车状结构环绕一个广场,共同作为校园中的一个模块。其他三个建筑分别为一栋教学楼、一栋科研实验楼、一栋建筑艺术设计楼。可以在任务书后附的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两个地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五)规划设计要求 1、在设计中体现对所选地块的地理、气候、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做回应。 2、规划建筑檐口高度18 米是整个地块内建筑群总体规划的统一性指导高度。个别建筑高度可以配合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特殊区域可以高于或低于18 米。 3、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四组建筑组团所围合的中央广场同为综合体的一部分,需进行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4、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5、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800 m² (1)基本书库1400 m²(320册/ m²)计40万册; (2)开架库2400 m²(156册/ m²)计33万册。可分散于阅览室; 2、阅览区 4200 m²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²;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² (1)采购20 m²; (2)中文编目60 m²; (3)外文编目60 m²; (4)装订40 m²; (5)馆长40 m²; (6)办公2X40 m²; (7)接待兼会议80 m²; (8)监控中心80 m²; (9)保安20 m²;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2 (10)储藏40 m²。 4、读者服务区 1260 m² (1)出纳目录厅500 m²; (2)报告厅450 m²(含声光控制室、报告人休息室); (3)新书展览; (4)读者服务部; (5)书店; 5、公共辅助部分 2220m² 包括各功能组成部分的水平与垂直交通面积、卫生间和其它必要面积。 以上各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为12000m²,允许面积误差增减1200 m²(士10%)。 (七)图纸要求 图纸规格:841×594(展板) 1、总平面图 (1) 标明道路、绿化、集散小广场、停车位和出入口的位置; (2) 标明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化率; (3) 画出建筑一层平面所有对外出入口的室内外高差处理方式及红线范围内的场地布置。 2、各层平面图 (1) 标注开间、进深轴线与尺寸,画出墙、柱、楼梯、门窗洞口、门的开启方向,标明房间名称;书库和阅览室应布置家具。 (2) 在一层平面图中标注剖切符号。画出所有男女卫生间的洁具布置。 3、正、侧立面图 标注必要的标高及尺寸、色彩。 4、剖面图 标注各层楼地面标高、屋面坡度、剖面关键尺寸。 5、效果图,表现方法自定 6、必要的分析图

设计进度及要求

设计时间: 8周 周次 内容 课外要求 1 熟悉理解设计任务 搜集、查阅参考资料 课外 小组参观调研已建成的各类图书馆 (至少3个) 写出参观调研报告 2-3 典型案例搜集并抄绘分析;提交分析报告并汇报、讨论。 方案构思

3 第一轮草图,发散构思,多方案比较。 方案构思转为方案设计

4 草模推敲,多方案比较 方案构思过程中手工模型对于方案的推敲 5 第二轮草图,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建筑造型。 确定发展方案,进行二草设计。

6 第三轮草图,整合技术要素,细部推敲。 针对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整。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3 7 定稿,包括正图所有内容。 8 成果制作,交正图及文字资料。 成果制作

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7集 《图书馆建筑设计》 《世界建筑造型与平面设计典例大观》文化建筑类 其它相关书籍,相关网络资料,相关建筑师专集.

地形图(附图)

场地一:中国北⽅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4 场地二:中国南⽅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5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导书 图书馆建筑类型包括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心学图书馆等。 图书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图书馆(藏书量150万册以上);中型图书馆(藏书量50-150万册);小型图书馆(藏书量50万册以下)。

一、图书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1、图书馆的功能组成: 图书馆建筑最基本的功能组成部分包括:公共活动区、情报服务区、阅览区、藏书区、行政业务区、技术设备区(图3-18)。

上述各功能区主要功能及所包含的相关房间是: (1) 公共活动区。是图书馆的交通枢纽、读者的休息交流空间,也是展开学术活动的场所。主要房间包括大厅、存物、咨询台、报告厅、展览厅、书店等。 (2) 情报服务厅。主要承担信息检索和情报服务。主要房间包括出纳、目录厅。 (3) 阅览区。是图书馆最核心的部分,为读者提供学习的地方。包括各种性质的阅览区,是融阅、藏、借、管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4) 藏书区。是各类图书、音像数据保管的地方。主要房间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各种特藏书库、音像数据库等。 (5) 行政业务区。包括行政办公用房和业务用房两部分,前者对图书馆进行行政管理,后者对图书数据进行彩编、加工、研究。 (6) 技术设备区。主要对图书馆的物理环境质量和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包括空调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 以上图书馆功能组成如图3-19所示。 2、图书馆功能分析 从图3-19图书馆功能组合关系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图书馆功能设计的特点: (1) 图书馆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括;读者入口、工作人员入口、书籍入口。此外,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6 含有报告厅的图书馆还需另设报告厅单独对外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需要和城市道路有方便的联系。 (2) 公共活动共位于图书馆的前部。若干相关功能内容要方便地为读者服务。 (3) 在众多的房间中以阅览区、出纳目录厅、书库三者的组织构成图书馆建筑的主体部分。三者布局应紧凑有条理,互不干扰。 (4) 行政和业务房间各自成区,既联系又分区。而业务房间是按书的流程进行安排,并与书库区紧邻。 (5) 由于读者对象不同,各阅览室布局也不同,其中,相对有噪声的儿童阅览室与读者流动大的报刊阅览被各自组成单独一区,以减少对普通阅览室的干扰。

3、图书馆流线分析 (1)图书馆流线主要包括读者流线和书籍流线。两者不交叉干扰。其次还有服务流线,能方便到达图书馆各区。

(2)读者流线根据不同读者对象又分儿童读者流线、报刊读者流线、普通阅览流线和研究人员流线,它们对各阅览区的布局产生影响。 (3)书籍流线按工艺要求进行,应短捷,可方便到达书库。

二、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38-99)

1、总平面 (1)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余地。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7 (2)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3)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室外应设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4)建筑物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5)基地内京戏设置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选车停放设施。 2、建筑设计 (1)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2)图书馆管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3)建筑设计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4)书库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数倍模数。 (5)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套书刊提升设备。 (6)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一标高。 (7)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 (8)阅览区的建筑开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并应考虑开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9)阅览区应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 (10)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空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11)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12)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13)音像数据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与其它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14)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15)少儿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入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所。 (16)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出入口,并与出纳空间毗邻。当与出纳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17)300坐位以上的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宜设专用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18)公用专和厕所宜分别设置。公用厕所卫生洁具按人数男女各半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3)儿童男厕按每50人设大便器一具,小便器两具; 4)儿童女厕按每25人设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设一具; 6)公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一个; 7)公用厕所中应设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19)采编用房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与典藏室、书库、书刊入口有便捷联系,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工艺流程的要求。 (20)装裱、照相等业务用房不应与书库、非书数据库贴邻布置。 (21)图书馆的安全出口不京戏小于两个,并应分散设置。 (22)书库、非书数据库、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1500 m²;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时,不应大于1000 m²;当高度超过24m时,不应大于700 m²。同时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 m²的特藏库、胶片库和珍善本书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