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课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导学案

第六课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导学案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导学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
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主学习
1、抗美援朝开始于( )年,结束于( )年。

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 ).涌现出的两
位英雄人物是( )、( )。

我们应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 )、( )?
的原因、目的、时间和司令员。

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

在抗美援朝涌现出了以
( )、( ) 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1)土地改革的目的:( )(2)时间:( )年( )月到( )年冬
(3)依据《 》(4)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意义:( )( )( )。

二、小组合作学习
1、我的问题:
2、讨论题:(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
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
条。

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

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
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4)土地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回答问题
2、书写答案
3、观点阐述 四、教师精讲(
系统总结)
原因 时间:(
)司令员:( )
抗美援朝 经过:五战五捷
50—53) 结果:胜利
意义:提高了( )巩固了( )
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和社会发展
五、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姓名记载历史。

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0年他已( )
A.55周岁
B.59周岁
C.57周岁
D.58周岁
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
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 ) A.林彪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3.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
美国侵略者。

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
A.中国人民远征军
B.中国人民派遣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
自愿军
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
A.北伐战争中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中 D.抗美援朝战争中
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
A.汉城
B.平壤
C.仁川
D.板门店
6.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徐州近郊一农户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
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11.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

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
A.黄继光图
B.雷锋图
C.邱少云图
D.邓稼先图(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