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渊明《饮酒诗》PPT课件

陶渊明《饮酒诗》PPT课件

悠哉的小说《陶渊明在最 后一个重阳节的孤独》描写了他。
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 陶家墓地,位于今天江西省九江 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 陶渊明的墓如今保存完好,墓碑 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 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 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 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 孙所立。
三个阶段两个分期
三个阶段:
1、少年、青年的闲居阶段(29岁前):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出身望族,少有壮志。”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2、壮年的辗转出仕阶段(29-41岁):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3、中晚年的隐居终老阶段(41-63岁):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身处乱世。《感 士不遇赋》写道:“自真风告逝, 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 驱易进之心。”
他做过彭泽令等小官, 41岁时辞职归隐,结束了总共十三 年的仕宦生活。
他“性刚才拙,与物 多忤”,隐居后“躬耕自资”。 妻子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 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 后”,维持贫贱的农民生活。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 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 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 元勋,封为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 过太守。
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了, 成为清寒的庶族。
他九岁丧父,与母妹 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 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给 他的影响很大,使他接受儒家 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 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 丘山”的两种相反的志趣。
仕宦经历
五次出仕: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393年),29岁,第一次做 官,江州祭酒——晋安帝隆安 四年(400年),荆州府属吏, 职务不明——元兴三年 (404),刘裕幕府中,镇军 参军——同年,建威将军刘敬 宣幕下,建威参军——义熙元 年三月(405年),彭泽县令
推崇陶渊明的萧统
萧统集有天下藏书3万卷, “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 未之有也。”同时引纳才学之士, 编纂成《文选》30卷,共700余篇 诗文作品。历史上第一次辟出了文 这个概念。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江州刺史檀道济到他家访问。这时, 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 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 则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 敢望贤?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性情高 傲的他挥而去之。
元嘉四年(427年)九月 中旬神志清醒时,给自己写了《拟 挽歌辞三首》,末尾说:“死去何 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对死亡 看得那样平淡自然。终年63岁—— 学界对此有争议 。
在世时, 陶渊明与 周续之、 刘遗民并
称为“浔 阳三隐”。
他原住柴桑,后迁居上 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 。义熙四 年(408),他44岁时因住地失火 又迁至栗里(今星子县温泉栗里陶村), 生活较为困顿。
他曾乞讨借贷度日,在其 诗中有描写。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
诗最有代表性。
思考:田园诗和山水诗有什么区别?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 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生活 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 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 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精神避难所。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2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陶渊明生平
陶渊明(约365年— 427年),
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 靖节先生,晚年后改名潜。东晋 末期南朝宋初期的文学家。
浔阳柴桑(江西省九江市) 人。
《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 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饮酒》之“清晨闻叩门 "
——陶渊明
主讲:刘敏
•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
• 东晋偏安江左,士族谈玄说理风气尤盛, 就在玄言诗风笼罩文坛,文学内容严重脱 离现实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 散文、辞赋创作上别开生面,以其突出创 作成就给沉闷文坛带来清新气息,对后世 文学产生极其深远影响。
田园诗的内容
(一)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 (二)写田园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三个阶段两个分期
两个分期:
前期(41岁以前): 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 酒,刘裕幕下镇军参 军 、彭泽令,
后期(41岁以后): 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 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 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408), 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 乐道。
二、陶渊明的思想
(一) 安贫乐道的思想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 现儒家思想。
(二)崇尚“自然”的思想
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 天真的性情。
第二节 鉴赏: 《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
一、陶渊明的诗歌介绍
• 陶诗的题材: 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
他好喝酒。老朋友颜延 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 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 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 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 续饮酒。
萧统称他的诗中“篇篇有 酒”。
陶渊明诗中写他喝酒
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
(《读〈山海经〉》)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挽歌辞三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