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翻来覆去油光可签粗制烂造诚惶诚恐B . 暗然失色正襟危坐托泥带水负箧曳屣C . 长嘘短叹苍海桑田不可明状莫衷一是D . 期期艾艾深恶痛疾无可置疑藏污纳垢2. (3分) (2017七上·浦东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 . 按近体诗的分类,《宿建德江》是五言绝句,《放言五首》是七言律诗。
B . 张飞、关羽、曹操都属于中国戏曲角色中的“净”角,俗称“花脸”。
C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李白对杜甫飘逸豪放、雄奇洒脱诗风的赞叹。
D . 从体裁而言,鲁迅的《社戏》、牛汉的《滹沱河和我》都属于叙事散文。
E . “朝闻夕死”出自《论语》,体现出对真理或信仰追求的迫切。
3. (2分)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 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 . 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 . 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 .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二、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9九上·韶关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心旷神怡,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2)鸡声茅店月,________。
(《商山早行》)(3)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美好愿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诗《行路难》(其一)用南朝时宗悫的典故,表现诗人壮志未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益习其声()②驴不胜怒()(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 . 驴不胜怒,蹄之C . 水陆草木之花D . 跪而拾之以归(3)翻译下列句子。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启示:6. (10分) (2017八下·北京期中)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木图①沈括予奉使按②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
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
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
皆欲其轻,易赍③故也。
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
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注释】①木图:木版地图。
②按:巡察。
③赍:jī携带。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第二板已具具________ ②瞬息可就就________③以纸帖之帖________ ④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用讫再火令药熔。
②则以木刻上之。
(3)请你根据选文填空。
活板排版过程依次为准备一块铁板、________、放上铁框子、________、用火烘烤和________六个步骤;沈括制作木版地图依次经历了实地观察、________和用木料雕刻三个步骤。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莫扎特的造访赵丽宏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
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
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
”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
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
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
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
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
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
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
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
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
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
”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
”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
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
”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
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
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⑪“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⑫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
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
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⑬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1)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2)文章第⑪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
(3)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
(5)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请根据这些特点,描写你在他的音乐中可能“看到”的画面(要求和文中描写的画面不重复)。
8. (14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出关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角度的描写?具体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七上·彭水期中)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大写英文字母代替。
(一)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是能闪耀出别样的光芒,为我们的人生点缀上最美的宝石。
请结合自我经历和感悟,以“生活因_______而精彩”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1、2-1、3-1、二、默写 (共1题;共5分)4-1、4-2、4-3、4-4、4-5、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5-1、5-2、5-3、5-4、6-1、6-2、6-3、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1、7-2、7-3、7-4、7-5、8-1、8-2、8-3、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