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10月第40卷第10期Int J Trad Chin Med, October 2018, V ol. 40, No.10·综述·乌梅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马琴 杨薇 陈水龄【摘要】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临床运用广泛。
本文整理分析有关乌梅丸的病机及该方的临床研究文献,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乌梅丸;病机;临床运用;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f Wumei pill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Ma Qin, Yang Wei, Chen Shuiling. Eye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40, ChinaCorresprondingauthor: Yang Wei, Email: 184950196@【Abstract】 Wumei pill from the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genesis of Wumei pill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gynecology and 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Wumei pill; Pathogenesis;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乌梅丸始见于《伤寒杂病论》,由乌梅、黄连、黄柏、桂枝、附子、川椒等10味药组成,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作用,原方主要用于蛔厥、久痢。
现代对乌梅丸的病机有不同认识,对其临床运用有了新发展。
本文就近年来对乌梅丸的病机认识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对乌梅丸病机的认识《伤寒论》记载:“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治疗蛔虫扰动、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四肢厥逆的蛔厥症,为厥阴病篇之主方,可治脏厥。
病机特征是“潜藏于内,变动不居”[1]。
脏厥本质为脏寒,独阴无阳;蛔厥亦为脏寒,故病机相侔,都用乌梅丸治之。
历代医家对于乌梅丸的病机有不同认识:①多数医家认为,其病机为寒热错杂,又以上热下寒为主。
《四DOI: 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8.10.028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课题(ZZ11-040);高健生名医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作者单位:100040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通信作者:杨薇,Email: 184950196@qq.c om 圣心源》曰:“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故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姜、附并用,所以清子气之上热,温母气之下寒也”。
《伤寒缵论》云:“乌梅丸主胃气虚而寒热错杂之邪积于胸中,故蛔不安而时时上攻。
故仍用寒热错杂之味治之。
”《医宗金鉴》认为乌梅丸“解寒热错杂,阳明混淆之邪”。
刘渡舟运用乌梅丸治疗厥阴病之寒热错杂证,以调理肝胃之不和。
②根据《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合枢理论,分析认为乌梅丸的病机是“肝气亏虚,厥阴不合,阳气外越,虚寒内生”[2-3]。
③李士懋[4]推崇其病机为肝阳虚,认为乌梅丸是治肝阳虚致火郁的方剂,厥阴病的本质为肝阳虚致寒热错杂证。
由上可知,乌梅丸的病机主要为寒热错杂、肝气虚、肝阳虚。
在临床运用中,后世医家根据乌梅丸的病机特点,广泛用于各科疾病。
2临床应用2.1 溃疡性结肠炎:王金明[5]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观察组给予乌梅丸,均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10月第40卷第10期 Int J Trad Chin Med, October 2018, V ol. 40, No.10·1001·84.4%。
魏文先等[6]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泼尼松口服)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乌梅丸加减)各34例进行比较,均连续给药28 d 后,治疗组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李兰芳[7]将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治疗组给予乌梅丸加减方,治疗15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9%。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覃优[8]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与联合组各49例,对比组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莫沙比利对照联合服用,联合组运用艾灸联合乌梅丸治疗,均治疗90 d,联合组有效率为95.92%,对比组为75.51%。
马银平等[9]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治疗组57例。
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
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54/57),对照组为82.1% (4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36);治疗组的H.pylori转阴率为88.2%(45/51),对照组为48.0%(2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3,P<0.001)。
提示,乌梅丸联合三联疗法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3 胃食管反流病:李丹丹等[10]研究认为,乌梅丸水煎剂可减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胸痛、泛酸、反胃症状。
周燕等[11]将1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观察组(服用雷贝拉唑联合乌梅丸汤剂)各80例,用药8周后,观察组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增强食管体部远端廓清能力。
2.4 肠易激综合征:陈雅菲[12]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70.45%。
叶涛和陶夏平[13]对46例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
结果,治疗后1、2、4周时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8.70%(27/46)、84.78%(39/46)、97.83%(45/46),提示乌梅丸可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
2.5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谢更钟等[14]运用乌梅丸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西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乌梅丸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刘晓瑞等[15]从乌梅丸上热下寒证的病机出发,探析乌梅丸治疗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认为乌梅丸体现了上下同治、标本兼治的思想。
杨月花等[16]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认为,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西沙比利。
2.6 心率失常:伍建光和赖俊宇[17]将8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分为服用盐酸胺碘酮片的对照组与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乌梅丸的观察组进行比较,连续治疗4周,乌梅丸加减可减少冠心病室性早搏数,减轻临床症状。
彭健[18]运用乌梅丸治疗阿斯综合症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李雯等[19]通过总结验案认为,乌梅丸治疗缓慢心率失常患者有效。
2.7 哮喘:唐鸽[20]研究认为,乌梅丸联合西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
李小军[21]临床观察认为,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效果。
刘谦[22]将夜间哮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组给予乌梅丸,均用药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
2.8 失眠:王爱华和李国焕[23]研究认为,乌梅丸用于慢性乙肝失眠取得良好效果。
杜津莉等[24]将165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予以艾司唑仑、靳三针、靳三针联合乌梅丸组治疗。
结果,靳三针联合乌梅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组、靳三针组。
·1002·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10月第40卷第10期Int J Trad Chin Med, October 2018, V ol. 40, No.102.9 抑郁症:徐志男[25]将54例围绝经期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组予加味乌梅丸方。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5%。
2.10 过敏性鼻炎:何显文[26]将6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常规组30例和中医组35例,对照组服用氯雷他定,中医组服用乌梅丸,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3.33%,中医组为97.14%。
3小结目前,乌梅丸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系统、多部位疾病,发挥了中医整体观的治病优势。
但根据文献总结看出,乌梅丸在内科的应用报导较多,五官科、皮肤科等报道较少,且在五官科、皮肤科等应用方面主要以个案报道多见,今后是否在以个案报道为主基础上,加强其试验论证,分析其治疗眼科、皮肤科等疾病的作用,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尚待进一步探讨。
利益冲突申明本文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作者贡献声明马琴:酝酿和采集分析数据、起草与撰写文章;杨薇:支持性贡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进行审阅;陈水龄:采集数据参 考 文 献[1]胡镜清,江丽杰. 从病机原义解析辨证识机论治[J]. 中医杂志,2015,56(24):2098-2001,2103. DOI:10.13288/j.11-2166/r.2015.24.007.[2]王素波,杨瑞宁. 浅谈对乌梅丸病机及临床的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23. 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7.11.116.[3]郝知音,班光国,芦剑锋. 乌梅丸证病机新解[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88-89. DOI:10.13424/ki.jsctcm.2015.02.033. [4]李士懋. 临证一得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71-412.[5]王金明. 用乌梅丸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1-112.[6]魏文先,翟玉云,邹颖. 乌梅丸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7,32(11):2208-2211.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17.11.575.[7]李兰芳. 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180. DOI:10.15912/ki.gocm.2017.02.151. [8]覃优. 艾灸联合乌梅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8):884. DOI:10.3969/j.issn.1004-2814.2017.08.007. [9]马银平,靳秀芳,徐凤超,等. 乌梅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8):702-705.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8.08.005. [10]李丹丹,袁星星,杨磊,等. 乌梅丸水煎剂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51-53.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7.02.024.[11]周燕,李保良,姚李吉,等. 乌梅丸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J]. 中药材,2016,39(5):1169-1172.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6.05.055.[12]陈雅菲. 乌梅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17,34(5):98-100.DOI:10.3969/j.issn.1002-2406.2017.05.028.[13]叶涛,陶夏平. 乌梅丸用于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8):689-691.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3.08.006.[14] 谢更钟,何艳惠,张志玲,等. 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8):1272-1276.DOI:10.16448/j.cjtcm.2017.0424.[15]刘晓瑞,黄彬洋,高泓,等. 从乌梅丸上热下寒证探析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J]. 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1):932-934.DOI:10.16295/ki.0257-358x.2017.11.006.[16]杨月花,刘全中,丁靖,等. 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寒热错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1):12-16. DOI:10.13359/ki.gzxbtcm.2016.01.004.[17]伍建光,赖俊宇. 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4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2):212-215. DOI:10.13422/j.cnki.syfjx.2014220212.[18]彭健. 乌梅丸加减治疗阿斯综合征临床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780-178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31.[19]李雯,汪东东,朱翠玲. 朱翠玲运用乌梅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验案赏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7):988-989.DOI:10.16448/j.cjtcm.2017.0329.[20]唐鸽. 乌梅丸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26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6):141-145. DOI:10.19613/ki.1671-3141.2017.66.085.[21]李小军. 乌梅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体会[J]. 山西中医,2016, 32(7):34. DOI:10.3969/j.issn.1000-7156.2016.07.017.[22]刘谦. 乌梅丸治疗夜间哮喘的临床观察[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23]王爱华,李国焕. 乌梅丸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经验总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78-180. DOI:10.14164/j.11-5581/r.2017.06.091.[24]杜津莉,樊炜骏,杜洪娟. 靳三针结合加味乌梅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8):1104-1107.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7.08.27.[25]徐志男. 加味乌梅丸汤剂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26]何显文. 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9):132.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9.120.(收稿日期:2018-08-22)(本文编辑:高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