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QC七大手法概念

新QC七大手法概念

品质管理【新Q C七大手法】目录手法一亲和图法 (2)手法二关连图法 (7)手法三系统图法 (9)手法四矩阵图法 (13)手法五矩阵图解析法 (16)手法六PDPC法 (18)手法七箭形图解法 (21)手法一:亲和图法学习重点:一、新QC七大手法与TQC二、何谓亲和图法三、适当使用时机为何?四、亲和图法HOW TO学习1:掌握问题点的体质学习2:重视企划的体质学习3:重视过程的体质学习4:重点指向的体质学习5:全员系统指向的体质●作多元性的评估●一开始就做对●选择最好的状态为指标●真正做到重点指向●有系统的推行●积极寻求改变●做预测plan 1 整理杂乱、混沌之状况与设定问题之阶段plan 2 展开手段之阶段plan 3 将手段排列出,做成实施阶段针对不很清楚的问题,根据其所收集语言资料的亲和性,将问题明确化,做结构性之掌握之手法—————亲和图状况1:讨论未来问题时状况2:讨论未曾经验之问题时状况3:针对以往不太注意的问题重新评估时请说明新QC七大手法运用于PDCA中的哪一阶段?如何使用?亲和图法H O W T O步骤1:决定主题1.混沌不清的事情2.企图将自己的想法或小组想法整理出来3.打破原有观念重新整理步骤2:语言资料的收集1.直接观察法2.文献调查法3.面谈调查法4.个人思考法5.团体思考法其中个人思考法又分:回忆法与自省法步骤3:重新确认、修正语言资料point 1:尽可能具体的表达例子:Point 2:勿将二个以上的意思事件合而为一例子步骤4步骤5:卡片的汇集、分群几乎相同、相似、接近、有关系,就广义上有共通性,在其背后有某些牵连,似乎在某处有些关连。

步骤6:制作亲和卡语言资料抽象度步骤7:卡片的安排步骤8:制作亲和图请依据刚才之制作要领,参考学习手册上之习题进行演练,制作——亲和图亲和图法用途用途1:于混沌之中欲掌握事实时用途2:欲进行崭新任务或工作时用途3:横跨部门间企划协调时手法二:关连图法学习重点:一、何谓关连图法二、关连图法How To三、关连图类型四、关连图法与亲和图法之差异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性自动化缩短交货期节省能源化安全对策针对原因——结果、目的——手段等的关系复杂地纠结的问题1.抽出一切的要因2.简洁、明瞭地表达3.将因果关系以箭头连结4.掌握全貌5.集中重点项目Q1:试说明关连图法之基本规则?Q2:关连图共分哪几类型?试举例说明?关连图法H o w T o步骤1 :决定主题步骤2 :列举原因步骤3 :整理卡片步骤4 :集群组合步骤5 :连结原因与结果步骤6 :检讨整体的内容步骤7 :粘贴卡片、钩勒箭头步骤8 :明确重点请重复上述步骤,参考学习手册上之习题,进行演练,制作——关连图。

注意事项:1.确认事实、收集更多情报2.追加、并修正原因、要因point 1 :表明本意point 2 :改善成员的合作关系point 3 :容易获得一致同意point 4 :容易获得协助point 5 :重点明确point 6 :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构想手法三:系统图法学习重点:一、 何谓系统图法 二、 系统图法的优点 三、 系统图法 How To 四、 系统图法使用重点对问题有全面性的了解,并且明确地掌握问题点,追求出最适当对策的一种方法 ——系统图法优点 1:很容易地展开理论性的系统现象、减少遗漏。

优点 2:参与讨论的人员,意见容易统一,产生共识。

优点 3:目的~手段整理容易且一目了然,具说服力二、作特性要因图来使用 三、新产品开发时的品质设计作业一、品质成本期限V oice of Customer要求的品质品质的要素制造程序工程管理表QC工程图五、部门职掌、任务和管理机能明确化与效率化Q1:试说明何谓系统图法,并以大树,述其发展原理?Q2:系统图之应用范围为何?(1)对策型系统图(2)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为明确改善之对象与内容、事物是如何组成,利用此种手法予以体系化。

———构成要素展开型系统图系统图法H o w T o步骤1:决定目标或目的,书写于卡片上。

步骤2:记入所设定之目标或目的之限制条件事项。

步骤3:为完成目的的第一手段思考,并书写于卡片。

步骤4:再次思考为了达成此目的需要什么手段。

步骤5:制作实施手段的各种条件查检表。

步骤6:粘贴制作系统图,并完成之。

步骤7:填入完成之年、月、日、场所及小组成员,其他注意事项。

请依据上述制作步骤参考学习手册上之习题,进行演练,制作一系统图。

注意事项:(1)对欲实施之手段,予以评价(2)所展开之手段,可能有2个以上,应排成纵列,以线连结。

(3)一边思考一边进行得以修正不必要或不佳之手段。

(4)由最低层次手段往高层次加以确认。

使用重点:Point 1:找出问题的具体对策,并做查检表使用。

Point 2:以能行动且简洁的词句书写。

Point 3:大对策之后附上限制条件等项目,以利状况掌握。

手法四:矩阵图法学习重点:一、何谓矩阵图法二、矩阵图法种类三、矩阵图法How To四、矩阵图法与系统图法之关系利用纵轴与横轴的配置,理解品质需求与代用特性两要素间的组合,于主要重点中取得相互关系的掌握,以探索问题的所在获得解决的一种方法。

——矩阵图法矩阵图法类型:L型矩阵图应用:达成目的与对策之对应,多数的结果与其原因相互关连的对象。

T型矩阵图应用:降低不良活动或探索产品销售重点,以掌握行销之利基。

Y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C型矩阵图优点1:累积经验,理出头绪并找出重点。

优点2:要素间关系明确、可掌握全体构成状况。

优点3:整合其他种类图表,表现真正问题所在。

优点4:以多次元方式之观察,找出潜在的各项因素。

优点5:纵、横轴的要素分析可避免一边过于形象,另一边过于详细之情形发生。

Q 1:何谓矩阵图法?Q 2:试说明矩阵图法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矩阵图法H o w T o步骤1:确定使用目的步骤2:根据目的来决定行与列间的项目。

步骤3:制作矩阵图。

步骤4:观察行列关系,在交点上注记。

步骤5:查看有无遗漏交点,互相讨论取得共识。

请重复上述制作要领,参考学员手册上之演练题,进行演练。

(1)使用于何处新产品设计或竞争者的比较(2)使用注意事项Point 1:Point 2:特点在于依丰富经验,取得高度资讯,,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3)交点的层别化例如:非常重要◎很重要○一般重要△手法五:矩阵解析法学习重点:一、 何谓矩阵解析法二、 矩阵解析法 How To三、 矩阵解析法适用范围四、 矩阵解析法与回归分析法Q 1:如何判定资料为有效?Q 2:如何解析,以预测未来商品的开发与销售?Q 3:请说明何谓矩阵解析法,通常于何时使用?矩阵解析法H o w T o步骤 1:搜集资料,并整理之。

步骤 2:求相关系数,r = ?先各别求(Xi-X)与(Yi-Y),再求(Xi-X).(Yi-Y)演练:请依据计算公式,算出A 与C 之r=?请参看学习手册y= (Xi-X )(Yi-Y ) √ ∑(Xi-X)2 . . (Yi-Y)2步骤3: 作成矩阵步骤4: 判断步骤5: 结果回归分析法分析两者间有因果关系时使用矩阵解析法欲取得两者间相关之关系时使用1.资料为随机应变2.评价者的取样,须能确保此资料符合常态。

3.评价用的因素,必须是互相没有关系的。

4.此分析法采用最小平方法。

工程解析:1.复杂因素相纠缠的工程解析。

2.由市调资料,以求品质的把握点。

3.复杂的品质评价。

4.官能特性的分类体系。

手法六:P D P C法学习重点:一、何谓PDPC法二、PDPC法之特征三、PDPC法How To四、PDPC法之使用P—Process 过程D—Decision 决定P—Program 计划C—Chart 图表过程决定计划图表针对为了达成目的计划,所碰上的问题事先预测种种不利事态或结果,将过程的特性以各种可行方法,尽量导向预期理想状态的一种方法——PDPC法1.正确的把握状况2.同心协力,集合众智,达成目标。

3.公司决定全盘性之解决方法。

重大事故预测图法特征A:能发挥经验,预测未来掌握先机与动态。

特征B:以系统状态的时间系列推移,作时系列性的掌握。

特征C:可以将预期理想或想法传达给有关人员知道。

Q 1:何谓PDPC法?Q 2:PDPC法之特征为何?P D P C法H o w T o一面进行问题解决作业,一面搜集资料,遇上新状况或新对策时,随即标示于图——依次展开型。

进行作业前,为达目标,在所有过程中,事先提出有阻碍之因素,并订出对策或回避对策、标示于图——强制连结型。

步骤1:PDPC法各项记号的理解。

步骤2:将主题及预计理想目标写在卡片上。

步骤3:写出现在所知道的各项事实。

步骤4:针对事实,展开对策的拟定与途径的决定。

在一般流程图中产生反复作同一作业之情形称之为——Process Loop步骤5:检查流程图,有否遗漏处。

步骤6:粘贴卡片,以细线圈住某些过程,纪录基本资料。

请依上述制作步骤参考学习手册上之习题,进行演练,制作—PDPC 法PDPC法使用:使用(1):比较QC手法与PDPC法。

使用(2):可作为工作进度管理图用使用(3):事先订定决策重点手法七:箭形图解法学习重点:一、何谓箭形图解法二、箭形图解之表示法三、箭形图解法How To四、日程的计算运用箭形图解(箭头图)订定计划之推行上最适宜的日程计划,并有效地管理该进度的方法。

P-ProgramE-EvaluationR-ReviewT-Technique计划评核术PERT箭形图解表示法:Q1:请说明何谓,并行作业、后续作业、结合点,dummy等图示记号的使用?Q2:图示记号使用规划为何箭形图解Ho w T o步骤1:列举工作步骤2:制作工作卡步骤3:安排工作卡顺序步骤4:决定工作卡的位置步骤5:画上结合点及箭头步骤6:估计所需日数日程计算:最早结合点日程由该结合点起始的作业,所能开始的最早日程。

最迟结合点日程在该结合点结束的作业,最迟所必需完成的日程。

请依上述制作步骤参考学习手册上之习题,进行演练,制作—系统图。

Point 1:能防止作业的疏漏Point 2:能明确进度状况(提高计划参与意识与责任感)Point 3:能迅速订定对策Point 4:日程调整能有效进行Point 5:工作的安排、筹划能得心应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