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ExplorationandThinkingofPart-timeTeachersConstructioninTaxSystem ――TakeHubeiTaxSystemasanexample
WANGJie
(HubeiProvincialOffice,SAT,Wuhan,Hubei430071)
,
practicalexperience,,businessmanagers,
ole,,asolidtheoreticalfoundation,
,
lovetaxeducationpart-timeteachers,isplacedinthenationaltaxsystemanimportanttopicofeducationandtraining sectorinfrontofandlong-termtask.Inthisregard,
theauthorworkspart-timeteachersaccordingtotheirownpractice,Hubeitaxsystem,forexample,
thetaxsystemofpart-timeteacherspresentsituation,theexisting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teamelaborated.Finally ,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argeted.
1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1.1基本情况
从全国税务系统的实践来看,早在2005年四川、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国
干担任兼职教师。
2006
暂行办法》(国税函〔2006〕863
3000余人。
2008年选拔培养第一批
人,现省局兼职教师库规模已超过100
77人,由省税校负责管理使用,主要承担省税校主体班、业务班有关教学任务。
1.2授课情况
由图1省局第一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可见,2008年入库的第一批兼职教师中,授课时长在1~50个课时的有8人,占该批兼职教师总人数的15%;51~100个课时的有3人,占5%;101~150个课时的有1人,占2%;151~200个课时的
有3人,占5%;200个课时以上的有5人,占9%。
课时最多的是讲授税收基础知识的张某某(京山县国税局),达844课时;其次是讲授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的张某(钟祥市国税局),达280课时。
至今未授课的有35人,占64%。
由图2省局第二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可见,2013年入库的第二批兼职教师中,授课时长在1~50个课时的有8人,占该批兼职教师总人数的17%;51~100个课时的有3人,占7%;101~150个课时的有2人,占4%;151~200个课时的
有1人,占2%,达200课时;
今未授课的有32人,占70%。
图1
图2
测评优秀面高达90.20%;。
单项指标来看,优秀面最高的依
)、师资水平(88.24%)。
表1省局
2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湖北省国税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窥见,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国家税务总局加强师资库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使用不均,资源存在浪费
从统计的兼职教师课时考评情况看,湖北省国税局选聘的兼职教师中,原有授课经历的较少,聘后实际承担了省局教学任务的更少。
表2省局两批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对比可见,湖北省国税局两批兼职教师中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比例均在1/3左右,累计授课分别为2956课时和772课时,实际年人均授课时长不足10课时。
加上省局主要根据经验和习惯使用兼职教师,教学任务长期
2.2培养不足,能力有待提升
集中备课或沟通协调)的教师之间,教师个人与主管部门之间,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几乎都是“零沟通”,呈现出明显的“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特征。
另一方面,正负激励手段的缺失,没有解决税务系统兼职教师“讲与不讲一个样,讲多讲少一个样,讲好讲坏一个样”的问题。
部分口碑好、业务精的兼职教师承担了较重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本职工作与兼职教学之间
的矛盾,所在单位不能主动支持其承担教研工作。
3加强税务系统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管理制度,盘活人力资源
一是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
完善任教资格标准,严把入口关;制定解聘办法,疏通出口关。
遵循“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原则,放开进与出两个通道,促进师资力量健康流动。
二是建立符合税务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
考和改进,追求精益求精。
对兼职教师按照年龄、
师提供到税务培训机构挂教锻炼的机会。
3.3健全激励机制,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深化兼职教师工作范围,提高其权益,使其从临时、被动接受教学任务,转变为日常、主动参与教育规划、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制定。
二是实施多元激励,打好正激励与负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组合拳”。
探索建
立兼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拓宽技术职称评审渠道;开展“教学标兵”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支持科研项目等奖励措施。
三是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包括硬件设施保障及组织资源保障,如组织专兼职教师结对互助、兼职教师集中备课等。
四是探索兼职教学与绩效管理挂钩机制。
对兼职教师所在单位,考核其支持教学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兼职教师工教矛盾;对兼职教师个人,考核其教学科研的情况,给其注入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