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简介
体质的分类
•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
• ①寒性体质的表现
• 经常四肢冰冷、脸色苍白、有贫血倾向,平常怕冷、但也容易虚 火上炎,喜欢吃热饮及热食,容易疲劳,神疲乏力,身体抵抗力 较差,体温偏低, 易出汗,血压偏低, 舌苔较厚,不易口渇, 大便稀薄,容易腹泻,尿多色淡,性格偏安静内向,女性经期常 推后, 男性易阳痿。
药膳
03/ 特点&功效
特点&功效
/① 辩证施食 /③ 服食方便 /⑤ 养生保健
/② 防治兼宜 /④ 治疗疾病 /⑥ 养阴活血
辩证施食
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 的体质1.、慢健性康胃状炎况患、者患,病若性证质属、季节 时令、胃地寒理者环,境宜等服多良方附面粥情况,判断 其基本2.症证型属;胃然阴后虚再者确,定则相服应玉的食疗 原则,石给梅予楂适饮当的药膳治疗。
全面发展时期
宋元时期为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宋代官方修订的《太平 圣惠方》专设"食治门",记载药膳方剂160首,可以治疗28种病症, 且药膳以粥、羹、饼、茶等剂形出现。
元朝的统治者也重视医药理论,提倡蒙、汉医的进一步结合和 吸收外域医学的成果。
药膳
02/ 分类
按形态分
(一)流体类 1.汁类: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叶和块根得到的汁液。 2.饮类: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
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 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Hale Waihona Puke 健强身、延年益寿。01 始于
02 成形
03 发展
04 完善
商周
晋唐
宋元
明清
蒙昧时期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 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
药膳功效
• 治疗疾病 • 1.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 • 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个阶段可以用药膳或食物为主加以治疗。例如桂枝汤就是食疗方
是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主方;《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以治妇人脏躁等,都 是以食疗方为主治病的实例。(《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
2.药食结合以辅助治疗疾病 《内经》提出:“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即:药物可以用来去除疾病,食物要随着药物一起 服用,达到辅助药物以达到去除病症,培元固根的效果 古代医家主张在病邪炽盛阶段依靠药物,一旦病邪已衰,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饮食营养亦须 及时与保证,以恢复正气,增强其抗病能力。
按功能分
(一)养生保健延寿类 补益气血药膳、调补阴阳药膳、调理五脏药膳、益智药膳、明目
药膳、聪耳药膳、延年益寿药膳 (二)美容美发类
增白祛斑药膳、润肤美颜药膳、减肥瘦身药膳、乌发生发药膳、 固齿药膳 (三)祛邪治病类
解表药膳、清热药膳、祛寒药膳、消导药膳、通便药膳共14种等 (四)疾病康复类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炖、熬、烩、氽(tun)、焖、烧、蒸、煮、 卤、炸
温浸即可。 3.汤类: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物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放入锅内,加清水
用文火煎煮,取汁而成。 4.酒类:将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白酒,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而成。 5.羹类:以肉、蛋、奶或海产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药材而制成的较为稠厚的
汤液。
(二)半流体类 1.膏类: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
体状的稠膏。 2.粥类:是以大米、小米、秫米、大麦、小麦等富于淀粉性的粮食,加入一
些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在加入水一同煮熬而成半液体的食品。 3.糊类:由富含淀粉的食料细粉,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经炒、炙、蒸、
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成的干燥品。
(三)固体类
1.饭食类:分为米饭、糕、卷、饼等种类。 2.糖果类:以糖为原料,加入药粉或药汁,兑水熬制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食品。 3.粉散类:是将作为药膳的中药细粉加入米粉或面粉之中,用温水冲开。
奠基时期
经过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使食疗药膳的知识逐渐向理 论阶段过渡。在《黄帝内经》的有关章节,书中提出系统的食 疗学理论,对中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形成时期
晋唐时期,这时的药膳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 著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北魏崔洁的《食经》、梁代刘 休的《食方》等著述对中国药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辨证施膳治疗疾病
辨证施膳是从辨证论治发展而来的。
它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气、 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 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 针对病人的证候,
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原则, 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 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 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病人,
服食方便
中药汤剂多有苦味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 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
药膳特点
防治兼宜
一.强身防病 药膳尽管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 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 的
二.治病 莱阳梨香菇补精,是由莱阳梨汁和香菇、 银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闩病患者服 后不仅能显著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可使高 脂血症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 改善。
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病人的膳食 基本上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 食谱四大类。
五味相调,性味相连
• 五味为:酸、苦、甘、辛、咸 • 四气:寒、热、温、凉 • 性味指药物的性质和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 • 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 •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泻、固精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 • 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
药膳
民以食为天
药膳
01/ 发展历程
02/ 分类
03/ 特点和功效
04/ 应用原则
药膳
01/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定义: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
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 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