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筹划第1章

税务筹划第1章

2)减税技术(Tax Reduction Technique)
减税就是国家对纳税人应缴税款的减征。减税 筹划技术就是尽量争取获得减税待遇和使其减税额 最大、减税期最长。
3)税率差异技术(Tax rates Difference Technique)
税率差异筹划技术就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 尽量利用税率的差异,使因之减少的应纳税款最大 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一个企业完全可以利用 税率的差异使节减的税款最大化。
1.1.3税收负担的含义 1.1.4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1.5 税务筹划中的税收负担判断原则
1.1.6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1.1.7 税务违法责任
1.1.1 税务筹划(Tax Planning)的 概念
本书认为,在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不对 等的情况下,对公法来说,应遵循“法无授权则 违法”的原则,如果征管方也可进行“筹划”, 则会造成对公法的滥用。对纳税人来说,可遵循 “法无明文不为过(罪)”。因此,涉税筹划只 应(能)是纳税人的“筹划”,即纳税人进行税 务筹划是其一项基本权利(详见下节),而对征 管方来说,只能是依法征管、依法治税。再则, 根据会计的划分,既然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是两 类非
1.5 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和 方法
1.5.1 节税筹划技术 1.5.2 避税筹划技术 1.5.3 税负转嫁技术
1.5.1 节税筹划技术
节税筹划技术主要是根据税制构成要素进行的 筹划,主要有:
1)免税技术(Tax Exemption Technique)
免税方式有法定免税、特定免税和临时免税三 种,其中后两种免税方式带有不公平性和随意性。 免税筹划技术就是利用税法规定的免税条件,尽量 争取免税额最大、免税期最长。
1.2.2 税务筹划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1)税收法律制度 2)税收执法环境
1.2.3 税务筹划的行为规范
如果单纯为了减轻税负,就可能降低税务筹 划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以下负效应:
第一,税务筹划的即时外显收益抵补不了税 务筹划的即时外显成本(税务筹划的费用过大, 收不抵支);
第二,税务筹划的即时外显收益虽然大于相 应的即时外显成本,但其外显净收益却低于即时 的机会成本;
1.5.2 避税筹划技术
避税筹划技术是纳税人在现行税法的框架下, 为降低税负而采用的某些手段和技巧。主要是从 缩小税基、降低税率两方面筹划,常见的技术有:
1)价格转让法
价格转让法亦称转让价格法、转让定价法。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经济实 体为共同获取更多利润和更多地满足经济利益的 需要,以内部价格进行的销售(转让)活动,这 是避税实践中最基本的方法。
第1章 税务筹划总论
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掌握:
1.税务筹划的概念、动因和意义;
2.税务筹划的目标、原则和特点;
学 习 目 标
3.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税务筹划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税收负担的含义; 5.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6.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7.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财务报告的关

P9-10
1.1.6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 权利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 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济 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 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所取得的收益应属合 法收益。
P42-44
• 三个问题: • 税收负担能否减轻? • 减轻负担的途径有哪些? • 什么是减轻负担的最好途径? • 积极应对方法:违法的:偷税、漏税、逃
税率、高税负,进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3)成本效益原则 4)时效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6)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1.4.2 税务筹划的特点
1)超前性(预期性) 2)目的性 3)政策导向性 4)普遍性 5)多变性
1.5 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根据税务筹划包括的内容,税务筹划技术可 以分为节税筹划技术、避税筹划技术和税负转嫁 技术。
1)守法原则 2)自我保护原则
纳税人为了实现自我保护,一般应做到:
①增强法制观念,树立税法遵从意识。 ②熟知税法等相关法规。 ③熟知会计准则、制度。如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都明确了与税法分离的原则,如何正 确进行涉税事项的会计处理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④熟悉税务筹划的技术和方法。对纳税人来说,税 务筹划要首先保证不能违反税法,然后才是如何避免高
• 30%以上且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 7年有期徒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2)抗税罪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 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 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3)欠税罪 数额在1-10万元处3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或单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10万元以上 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7)促进社会中介服务的发展
1.3 税务筹划的目标
1.3.1 恰当履行纳税义务,实现涉税 零风险 1.3.2 纳税成本最低化 1.3.3 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 1.3.4 税收负担最低化与税后利润最 大化
1.4 税务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1.4.1 税务筹划的原则 1.4.2 税务筹划的特点
1.4.1 税务筹划的原则
税、 • 合法的: 节税、税负转嫁、 • 不违法的: 避税、 • 消极应对方法:停业或缩减业务规模等
是否合法
违 法
不 违 法 合 法
节税
避 税 偷、逃、抗、欠、骗税等
税负转嫁
图 1-1 税务筹划与偷、逃、抗、欠、骗税的区别
• 违法之路和停业之路是没有前途的
• 1、行不通的违法之路
• ⑴偷税 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偷税数额 占应纳税额10%以上不满30%的。且偷 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或两年内因偷税 被税务机关两次行政处罚,且数额在一万 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向国家 缴纳税款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它反映一定时期 内,国家与纳税人在社会产品分配上的量的关 系。 • 1)名义税收负担与实际税收负担 • 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1.1.4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税收负担总体指标
税收负担总体指标主要由两个具体指标组成 (1)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
第1章 税务筹划总论
1.1 税务筹划的概念和分类 1.2 税务筹划的动因和意义 1.3 税务筹划的目标 1.4 税务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1.5 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1.6 税务筹划的程序和步骤 1.7 税务筹划的经济制度分析 1.8 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财务报告
1.1 税务筹划的概念和分类
1.1.1 税务筹划(Tax Planning)的概念 1.1.2 税务筹划的分类
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
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
同期国民生总值GNP
100%
(2)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额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2)税收负担个体指标
税收负担总体指标主要由三个具体指标组成:
1.
企业税收总负担率
各种纳税总额 同期销售收入
100%
2.
准 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认定
1.2.5 税务筹划的意义
1)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 识
税务筹划与纳税意识的这种一致性关系体现在:
其一,税务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 阶段的表现,是与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 革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其二,企业纳税意识强与企业进行的税务筹 划具有共同点,即企业税务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 为必须合乎税法条文和立法意图或者不违反税法, 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强的应有之意。
常明确的会计主体,因此,纳税人的纳税筹划称 “税务筹划”较妥。基于上述认识,本书认为税 务筹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税务筹划仅指 节税,广义的税务筹划既包括节税、又包括避税, 还包括税负转嫁。节税的天地并不宽,税负转嫁 仅限于间接税,手段比较单一,而避税的弹性和 空间则比较大。在企业税务筹划实务中,节税、 避税、税负转嫁既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
3)融资(筹资)法
融资法即利用融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 和使税负最轻的方法。
4)租赁法
租赁可以获得双重好处,也是一种减轻税负 的行为。
5)低税区避税法
低税区避税法是最常见的避税方法。低税区 包括税率较低、税收优惠政策多、税负较轻的国 家和地区。
根据上述理解与认识,本书认为:税务筹划
是纳税人P13(122)。
1.1.2 税务筹划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税务筹划可以有不同的 分类,一般有以下分类:
1)按税务筹划的主体分类(企业和个人) 2)按税务筹划的期限分类(短期和长期) 3)按税务筹划的区域分类(国内和国际)
1.1.3 税收负担的含义
其三,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表和正
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基础和前 提,会计账表健全、会计行为规范,其税务筹划 的弹性应该会更大,它也为以后提高税务筹划效 率提供依据;同时,依法建账也是企业依法纳税 的基本要求。
2)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管理水平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6)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不断健全和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流转税税额 同期销售收入
100%
流转税分为价外税和价内税,在计算价外税的税负担率的 时候,销售收入为不含税销售收入;在计算价内税的税收 负担率的时候,销售收入为含税销售收入。但在比较价内 税和价外税的税负时,应该都采取含税销售收入。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所得税税额 同期会计利润
100%
第三,税务筹划的即时净收益虽然超过了即 时的机会成本(损失),但因片面税务筹划动机 导致的筹资、投资或经营行为短期化,使企业资 金运动的内在秩序受到干扰,影响企业资金未来 的获利能力,形成潜在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