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科级干部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科级干部在机关是中层管理者, 就像三明治中间的夹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科级干部执行力的好坏,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部门能否实现工作计划以及任务目标的完成质量。
结合科任班的学习,对提高科级干部执行力进行了思考。
一、执行力的含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有人提出,执行力就是发现不落实的事,追究不尽责的人,事后问责。
也有人提出,一套好制度就是一个好学校,制定一整套制度,用制度守望学校,这就有了执行力。
还有人提出,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关于执行力,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干事,干成事。
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一是作为下属,做得永远比领导的要求好;二是作为基层部门领导,要盯住自己的下属不放;三是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
执行力是人的一种能力,不是人的本能。
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而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
二、如何理解执行力
在具体工作中,作为下属,如果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那么,在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的时候一般会表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一是立刻回答“是”或者“好”或者“没问题”。
向领导表明自己接受工作任务的态度非常坚决。
二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记住领导交办事项的要点,保质保量,不打折扣。
这三条标准并不高,谁能够做到,谁就是一个很有执行力的人。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很多时候,领导在给
我们安排工作任务的时候,我们总好习惯地去想:“为什么偏让我做?这件事是该我做吗?”“我能做好吗?”“做错了怎么办?”“完不成怎么办?”问来问去,讨价还价。
发展好的单位,不仅是规章制度有多么健全,而且执行力都很强。
执行力也是个软实力,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遇到问题应学会变通,学会应变,善于解决问题,不是就此把工作放下不管了。
执行力落实到行为上就是动手能力、应变能力。
动手能力不是领到工作任务,简单布置下去,当个二传手,自己不认真思考、落实、检查和反馈。
应变能力不是投机取巧,放弃原则,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工作方法,积极把问题解决。
三、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往往不是出在政策上、理论上,而是出在执行力上,执行走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安排计划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二是制度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执行不到位,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执行。
三是执行力度不够。
制定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成效不大。
分析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责任心。
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存在着“懒”、“慢”、“软”、“散”等方面问题,工作部署了下去了,落实起来拖拖拉拉,无所作为。
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不能自觉地贯彻工作指标,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
还有的爱找借口推卸责任。
有问题,怪客观原因,唯独不主观上找原因。
三是制度不完善。
某些制度与实际脱
节,又不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完善,在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随意性比较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
四是机制不健全。
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导致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效率不高,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抓落实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致使工作力度小。
四、如何提高执行力
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提高执行力做好本职工作,不但是对单位负责的表现,同样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负责的表现。
反过来,只有对自已、对家庭、对事业负责了,才能对单位负责,也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力也就得以提高了。
提高执行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第一,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业务水准。
要想做好科级干部,首先要“德才兼备”,要强化执行意识,培养忠诚精神,树立负责态度,锤炼诚信品质。
做到以修身为本,以正心为本;身不修则德不立,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其令不从。
要善于读书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业务精通。
只有敬业重德的科级干部才能谈执行力,科级干部的个人修养影响着他们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无信不立,有信则威”,只有威信高的科级,他的执行力才能高。
第二,要发挥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作为一个科级干部,不能只靠口头说,要靠实际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良好形象。
打铁先要自身硬,无论是遵章守纪,还是工作任务的完成,科级干部都要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
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排定科学的工作次序,做到有任务马上去做,执行时必须专心致志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作风。
只有让别人心悦诚服,你才有说服力,你说的话,别人才会听,才谈得上执行力。
第三,要有主动积极的工作作风。
科级干部在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干不干事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更不能患得患失,畏难发愁,敷衍塞责。
要主动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当好参谋助手。
第四,要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工作做到位,就是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要做的工作不能敷衍,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及时发现、解决的问题。
当然,工作中也不能越位,不能越过领导擅自做决定,要注意多向领导请示汇报,争取主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第五,要注意沟通协调、团结合作。
每个人、每个部门都不是独立的,对个人来说,要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多看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
对各部门来说,应该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合力。
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同事的工作帮着做,集体的工作大家做。
只有打造高效执行团队,明确划分职责职能,用人所长,自己的执行力才会更加提升。
第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是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
作为科级干部,上要面对领导,下要面对同事,工作中要一视同仁,坚持原则、坚持正义,对事不对人,工作中不找借口,不推卸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碰到困难上,遇到荣誉让,这样才能激发同事的工作热情,才有威信,说的话才
有分量。
第七,要注意总结反省。
总结反省也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
作为科级干部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看看工作中存在什么不足,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遇到相同问题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不断的总结反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戒,警钟常鸣,推动工作更好的落实。
第八,要以科学的方法提高执行力。
要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真正做到善谋事、能干事、办成事。
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大胆创新中不断增强执行力、提升工作水平。
执行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一个部门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
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一系列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要靠强有力的效能监察来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