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讲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第一讲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通顺: 译文语言通顺易懂,自然流畅,符合译文语言表达习惯, 没有文理不通、晦涩难懂等现象。
例1:Darkness released him from his last restraints. 原译:黑暗把他从最后的顾忌中解放出来。 改译:在黑暗中,他就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 例2: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 可。 原译:Language i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learn well and to learn it well one has to study very hard. 改译:The mastery of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例2:What is done by night appears by day. 原译:夜晚做的事白天就看见了。 改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例3: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 个银人儿来了。(《红楼梦》) 原译:You‟ve had three mishaps and eight disasters since you were a boy, the money we‟ve spent on you would make a person made of silver. 改译:You‟ve had one trouble after another since you were a boy, the money we‟ve spent on you would make a silver statue bigger than you.
E. A. Nida(尤金· 奈达)提出的翻译标准(1964) 1. true to the original 2. vivid 3. smooth and natural 4. equivalent of response (忠实于原文、传神、语言顺畅自然、同等效应) “Readers of TL must have the same response to the text with that of readers of SL despite of different means of expressions.” (尽管语言表达形式不同,译文读者读译文取得的 心理反应要和原文读者读原文的心理反应基本相 同。) Dynamic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功能对等(p.8-9)
唐代的玄奘:“既需求真,又须喻俗” (即“忠实、通顺”) 清朝的严复:“信、达、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 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 焉。”“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信达而 外,求其尔雅。”(《天演论》首卷《译例 言》,1898) 鲁迅:“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 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二、当代语言学翻译观 研究视角从语言本身扩展到交际语境、语域、语用等领 域,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 Eugene. A. Nida(尤金· 奈达,美国翻译理论家):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1. 翻译的重点在于“再现原语的信息(message)”, 而不是保留原文的结构形式(formal structure)。 2. 原文意义的再现是最重要的,文体风格的再现也不能 忽视。 3. “贴切”是指译文在内容上应忠实于原文。 4. “自然”是指译文要使译语读者感到自然通达。
第一讲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 问题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分类 翻译的标准 译界争议的六大问题 翻译的过程 译者的必备条件 练习
翻译的性质
一、传统语言学翻译观 Catford(卡特福德,英国语言学家): 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SL)中的文本材料用另一种 语言(TL)中的等值文本材料来替换。)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 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 动。” 巴尔胡达罗夫(苏联语言学家):“翻译是在保持 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 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
四、文化学翻译观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思想 文化的交流。 王克非:“翻译是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 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沈苏儒:“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Mary Snell-Hornby(奥地利学者、翻译家) 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Bassnet和Lefevere认为,翻译研究进入20世 纪90年代,其历史性的转折点是文化研究。
三、文艺学翻译观 翻译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强调语言的创 造功能,讲究译品的艺术效果。 西方学者Susan Bassnet (英国翻译理论 家),Andre A. Lefevere(比利时学者)等 人认为“翻译就是对原文重新摆布。” 茅盾:“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 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 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 受 。” 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论”。
翻译的分类
一、就翻译的源语和目的语而言: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同一语言内部的不同语言变体之间进行翻译。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把本族语(native language)译为外族语 (foreign language),或将外族语译为本族 语。 符际翻译(semiolingual translation) 各种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
翻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 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 忠实: 1. 对原作内容的忠实。 2. 保持原作的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 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例1:And the shell burst into a million new copies. 原译:炮弹一爆炸,变成了几百万份的新拷贝。 改译:炮弹炸成了无数碎片。
译界争议的六大问题(p.5-13)
直译还是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vs. free translation) 功能对等还是形式对应(functional equivalence vs. formal correspondence ) 重内容还是重形式(content vs. form) 靠近源语还是靠近译入语(source-oriented vs. target-oriented) 以原作者为中心还是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authorcentered vs. reader-centered) 原作者写作的目的还是译者翻译的目的(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vs.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or)
直译的优点:不破坏原文的语言结构美,保留原文 的文化意象,体现异国情调或作者个人语言风格。 直译的缺点:容易机械对应或欠通顺,可读性差, 造成“翻译症”,甚至变成“硬译”“死译”,。
意译(free translation) 打破或部分打破原文的语言外壳,让其中的 隐含信息浮出水面,再以符合译入语习惯的 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例:Having this thorny problem sorted out will sort out the men from the boys. 直译:处理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将把男人从 男孩中区分出来。 意译:处理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就能知道 谁的能力大谁的能力小。
四、就翻译活动的处理方式而言: 全译 节译 摘译 编译
翻译的标准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泰特勒,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18世纪末在《论翻译 的原则》一书中提出“翻译的三原则”) 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整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尽可能多地使译文的表达 形式或句法结构同原文保持一致(以通顺地传递原 文信息为前提)。 英汉语言共相 例: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直译≠死译 例:American companies are way ahead when it comes to biotechnology. 直译:美国公司在生物技术方面遥遥领先。 死译:美国公司是遥遥领先的,当涉及到生物技术 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