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害防治》课后作业
第二章鼠的形态和分类学研究方法
1、鼠的体躯结构分为哪几个部分。
鼠的体躯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5部分。
鼠体两侧对称。
2、鼠的整体骨骼包括哪几部分。
3、鼠的头骨是由哪几块主要骨片组成。
枕骨、顶间骨、顶骨、额骨、颞骨、蝶骨、筛骨、前颌骨、上颌骨、泪骨、颧骨、颚骨、翼骨、鼻甲骨、犁骨、下颌骨。
4、哺乳动物的牙齿按照形态与功能分为哪几部分,用公式如何表示。
哺乳动物的牙齿属于异齿形,分化为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裂食物)、前臼齿、臼齿(咬、切、压、磨碎食物等多种功能)四部分。
齿式公式:
5、鼠类的牙齿构造有何特点。
啮齿动物没有犬齿,其牙齿分化为门齿、前臼齿、臼齿。
而一些鼠类的前臼齿退化,变得细小,而更多种类已仅存臼齿和门齿。
啮齿动物的臼齿数不超过6枚,颊齿从前往后数,倒数3枚为臼齿,其余为前臼齿,最少的只有3枚臼齿,臼齿的形状为长柱形。
6
第三章鼠的生物学特性
1、栖息地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栖息地是鼠类进行筑巢居住、外出采食、交配繁殖和越冬蜇眠等一系列活动的范围,既是这种鼠分布区的一部分,也是鼠在当地生物群落中所占据的小区域。
2、举例说明广域性鼠种和狭域性鼠种
广域性鼠种分布及为广泛,对环境没有特殊要求,能在各种不同条件的栖息地生存。
狭域性鼠种对栖息地的某些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栖息地内生活。
3、什么是狭食性和广食性
4、什么是生产性食物和维持性食物
5、鼠迁移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鼠类迁移的原因主要是数量激增和密度增高,此外还有栖息地的食物条件改变或者季节性的食物来源不足,导致鼠类改变活动区域,直到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
生物学意义就是,了解和掌握鼠类周期性的迁移规律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人们可由此为农、林、牧、卫生防疫机构及广大群众灭除鼠害提供理论基础。
6、什么叫洞系,洞系的结构和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洞系是指洞道系统,是对老鼠洞的形态结构的一个概括性统称。
洞系结构一般由巢室、仓库、厕所、暗窗、盲道、穴窟和洞道组成。
各类鼠洞口的大小、形状、数量都不尽相同,可以根据这一特征鉴别鼠的种类以及洞内有无鼠类活动。
生物学意义就是,可以根据老鼠洞口的特征判断鼠的种类,然后“对症下药”,还可以根据每种老鼠进行储粮的时间和年内容的不同,摸清起规律,并针对这种规律进行灭鼠,可以收到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