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子进化与分类学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子进化 与分类学
6.1 rRNA序列分析与生物三域理论
1.rRNA分类原则与方法
(1)原核微生物:23SrRNA(2904bp) 16SrRNA(1542bp) 5SrRNA(120bp) (2)真核微生物:25SSrRNA 18SrRNA 5.8SrRNA 5SrRNA (3)rRNA特点:广泛性;遗传特性;保守性; 易提取测序。 (4)分类方法:酶切和测序
6.4 细菌的分类系统
1.伯杰氏分类系统(第九版) 2.原核生物分类系统
6.5真核分类系统概要
1.真菌的分类原则和依据 形态学位主、生理生化和生态学为辅的原则。 (1)丝状真菌的分类 根据:孢子产生的方式和孢子本身的特点。 A:形态形状 B:生理 C:生化 D:生态 (2)酵母的分类依据
2、生物三域理论
(1)原始五界系统 (2)三域系统:细菌域、古细菌域、真 核生物域(Wose 建立在rRNA的研究之 上)。 缺点:无非细胞形态生物
6.2 基因机构的进化
包括:启动子区域的进化、编码区的进 化、非编码区的进化、内含子的进化等
6.3 分类学与命名法则
1.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真菌门:四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2)接合菌亚门(3) 子囊菌亚门(4)担子菌亚门(5)半知 菌亚门。
3.细菌经典分类方法: (1)个体细胞形态、大小、染色 (2)群体形态 (3)生理生化特点 (4)生态特点
4.细菌数值分类方法 (1)特征的地位等同,数理统计求相似 性。相似度≥80%属于同种。
5.分子分类法 (1)G+C百分含量 (2)核酸杂交 (3)16SrRNA
DNA同源性≥70%可定为同一个种。
(G+C)%≤10-12%,16SrRNA同源性≥95% 归为同一个属。
2.微生物的命名规则 林奈氏双命名法:属名+种名(拉丁) Bacillus stubtilis var.niger Saccharomyces cervisiae Ha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