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整理.ppt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整理.ppt

式。
• (4)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 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 掌握、运动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5)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以及 各相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 治疗(0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 工作者等的积极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 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 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 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 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 理论依据。认为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 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 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
• 反射性抑制:躯干屈肌张力增高时,把 头部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 增加伸肌张力;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时, 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 增加屈肌张力;躯干屈肌与伸肌张力增 高时,可以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 来抑制。
• 肢体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外展肌 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上臂屈肌痉挛时, 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头在中立位,以排 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躯干、头、肢体的 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曲外展并屈膝即可 抑制。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 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 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及髋的 伸展。
• 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 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MRP主张通 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 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 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 运动再学习疗法由七部分组成,包含了 13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分别为: 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卧到 床边坐起;④坐位平衡;⑤站起与坐下; ⑥站立平衡;⑦步行。治疗时根据患者 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部分 开始训练,
共同特点:
• (1)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 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 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 的康复治疗中。
• (2)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 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 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 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 (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 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 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作等长练习 (如保持静态姿势),后作等张练习(如在 某一姿势上作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 (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习向心性控 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对称性 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
• Bobath认为,运动是人类固有的特性,运动的 感觉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而获得。一个比 较简单的例子是儿童如何骑自行车,在这一过 程中,儿童通过体验正确的骑自行车感觉来掌 握骑车技术,而不是听成人对骑车要领的描述 或所作的骑车示范。康复治疗同样如此,如在 儿童脑瘫的训练中:通过控制和引导儿童运动 的输出来影响感觉的输入,逐渐减少帮助,最 终,儿童学会在没有任何帮助下控制自己的运
• 2)基本技术与手法:
• 控制关键点:关键点(keypoint)是指人体的某 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 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治疗中治疗者通过在 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 肌警方: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 和平衡反应。对关键点的控制是Bobath技术中 手法操作的核心,常与反射性抑制综合应用。 人体关键点包括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 骨中下段;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 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 拇趾。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谭同才
•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neurophyisological therapy)常用的为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和运 动再学习技术(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 神经发育疗法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 的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方法, 其 典 型 代 表 为 Bobath 技 术 、 Brunnstrom 技 术 、 Rood 技 术 、 Kabat-Knott-Voss 技 术(又称为PNF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
• 1. Bobath技术
• (1)理论基础:包括灵活运用运动发育控制 理论,强调运动感觉的学习,重视技巧性动作 的掌握和整体治疗。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的 顺序,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如自发性姿势 反射和于衡反应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常的运 动反应输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输出加 以重组而改善运动功能。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 姿势与运动模式,然后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 复姿势控制,调正反应,平 衡反应及其他保护性反应为基础,基本 技巧包括中线对称、直立反应、躯干旋 转等。Bobath认为,脑损伤患者在获得 这些基本技巧后,比较容易达到不同的 运动阶段,例如:在掌握中线对称后, 几乎不需要经过特别练习,就可以掌握 坐位技巧。
• Bobath技术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的顺 序,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如自发性 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调节肌张力,诱发 正常的运动反应输出,通过中枢神经系 统对运动输出加以重组而改善运动功能。 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 然后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 性、技巧性动作。
• 每一部分分为四个步骤:①了解正常的活动成 分并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 分;②针对患者丧失的运动成分,通过简洁的 解释和指令,反复多次的练习,并配合语言、 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重新恢复已经丧失的运 动功能;③把所掌握的运动成分与正常的运动 结合起来,不断纠正异常,使其逐渐正常化; ④在真实的生沽环境中练习已经掌握的运动功 能,使其不断熟练。
相关主题